第一百零五章富商巨贾
阿烂2025-07-02 19:402,121

但今天,他们被叶凡颠覆了三观,面对叶凡给出的巨大诱惑,关爱下属这一条也还是能接受的。

  公司章程,叶凡已经命人抄了几遍出来,此次与会成员人手一本,叶凡开玩笑的说这是送给大家的上元节礼物,众人都呵呵笑了,但没有人敢把手上这个小册子当成是普通的礼物来看待。

  全部事项宣读完毕,会议也就结束了。

  牛陈李三人是留在最后才离开了,他们再一次向叶凡行大礼,来表达他们的感激,这让叶凡都有些厌烦了,“以后不要随随便便就跪下,男儿膝下有黄金不知道吗?”

  不愿意听三人的陈词滥调,叶凡挥了挥手,“走吧走吧,快回去吧,还有那么多事,够你们忙的!”

  “诶,明白了,公子!”

  正月十五一过,各级官府都开始正常上班了。

  国子学当然也不例外,只是学生要等到正月二十才会到校。

  在此之前,叶凡带着把学校当成家的马均,以及扭•丘俭对洛阳城里的适龄儿童进行了第二波的招生。

  今年开始,像马均,诸葛诞这样的第一届学生都能脱胎换骨当老师了,因此学校的容量“噌”一下子就上来了。

  国子学最近一年的表现,足以让这三个字在洛阳城以及周边各郡县声名远扬,当然啦,这也离不开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宣传。

  仅仅三天,就有近两千人前来报名,经过第一轮筛选之后,发现这两千人里有一大半都没达到国子学对于入学年龄的要求。

  在此之前,叶凡曾就此事和钟繇,郑称二人深入探讨过。

  钟繇认为,很多书香门第,小孩子到了三四岁,家里人就会给孩子请来先生,亦或是自家人亲自上,来教孩子读书认字。

  这是家学传承的重要纽带,像他们颍川钟氏,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郑称是后圣的支持者,认为孩子生下来之后,一定要抓紧时间培养他向善的一面,否则就会受到外界不良氛围的影响。

  最后钟繇和郑称给出的最佳入学年龄,竟然是五岁,也就是四周岁,在这后世也就是幼儿园的年纪,连学前班都上不了,叶凡当即就拒绝了。

  “二位前辈,你们想想,那五岁的娃娃进了我这教室里,除了哭还是哭,一个哭就传染一大片,整个教室里一起哭,那老师要怎么上课呢?”

  “再说了,国子学给学生们规定的课程里,除了识字之外,还有算术呢,二位觉得,让一个五岁的娃娃上来就学这种东西,他们能学得进去吗?说的严重一点,他们很有可能会被算术这种课程给吓着,然后产生厌学情绪,这样一来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不是?”

  钟繇捋着胡子,微微颔首。

  郑称则伸着脖子问道:“那昭伯你的意思是,几岁进入国子学比较合适?”

  “八岁!”叶凡脱口而出,“而且还得先上一年的学前班,在学前班时期,只学认字,不学算术。”

  “八岁?会不会太晚了?”

  “钟大人,我们这里是学校啊!”叶凡不停地用手背砸着手心,“一旦把学生招收过来,我们就得对他负责,如果年纪太小,一点也不懂事,安全问题该如何解决?再者,如果入学年龄早,那就等于是延长了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试问洛阳城中,有多少家庭能够负担得起这么多年的学费?”

  “你不是设立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吗?”

  “奖学金是每个人都能拿得到的吗?助学金也不能每个人我都助啊?”叶凡忽然想起一句电影台词,“元常先生,有些话本不该从我的嘴里说出来,但我今天必须说了,其实这世上最难治的病不是绝症,而是穷病!”

  叶凡振聋发聩的一句话,让钟繇和郑称愣在原地。

  其实钟繇又何尝不知?

  他虽然出身名门,却生逢乱世,亲身经历过十常侍,黄巾,董卓这些动乱。

  奉献帝回洛阳之后,钟繇亲眼目睹了这座辉煌了二百年的帝都变成了废墟,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而那些坐拥一州或是一郡的刺史,太守,却可以享用无尽的山珍海味,餐餐有美酒,夜夜伴笙歌。

  钟繇深深痛恨这样的行为,因此无论是他担任司隶校尉,驻守长安时,还是后来入朝为廷尉,相国时,他都克勤克俭,保持着良好的德行。

  虽然如此,但钟繇并不喜欢对路上碰到的乞丐进行施舍和帮助,他认为,这些人当乞丐的原因,是懒惰,而自己如果掏了这个钱,就等于是助长了这些人懒惰的气焰,反而会让他们更加懒惰。

  今天,他却从叶凡这里,听到了不一样的论调。

  “两位先生可能会有些疑问,穷怎么会是一种病呢?”叶凡自问自答,“二位想一想,同样要命的风寒,一个发生在舍弟身上,一个发生在津阳门外的乞者身上,试问,这两人谁会活下来?”

  “答案不言而喻,肯定是舍弟,因为我会不惜代价的为他治疗,就算花费巨万也在所不惜,可是那个乞者呢?没有人会为他诊治,更没有人会为他提供汤药,他最好的结局,也许就是能在死前碰上个好人,吃上一顿饱饭。”

  钟繇和郑称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叶凡接着说道:“没钱治病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他们没法改变自己的现状。因为穷,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解决了温饱,他们才有工夫去想别的事情;因为穷,他们没法读书认字,一辈子就注定活在了最底层,最终死在雪地里,连张草席都没有。”

  “所以说,我们在招生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那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他们可以随随便便拿出国子学十年的学费,但如果我们只考虑招收他们,这就违背了我的原则。因此,缩短学制,让更多的家庭都能将孩子送进来,这才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听到这,钟繇笑了,“但你还是没有说该怎么治疗百姓的‘穷病’啊?”

  “别着急,听我慢慢说。”叶凡也笑着回应,“关于能让穷人的孩子也能进到国子学的读书,我在合肥的时候,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我打算叫他免费师范生计划!”

  “免费师范生?什么意思?”

继续阅读:第一百零六章 曹真回来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卜卦后,被曹操奉为明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