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就是吴王想招你为婿嘛,这很正常啊!”
“哪里正常了?”
“你看啊,陛下刚刚给他册封吴王,他为了表示对朝廷的忠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宗室的将军,这不是非常的合情合理吗?”
“嗯?好像是这么回事!不对,我要说的不是这个,他表不表忠心关我什么事?陛下那么多儿子他不嫁,为什么偏偏找到我头上?”
姜维捏着下巴想了想,“也许这不是吴王的意思,而是吴王女儿的意思呢?”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叶凡猛地拍了下额头,把自己拍坐下了。
对啊,姜维说的很有道理。昨天自己救了孙鲁班,说不定人家晚上就和孙权说了要以身相许,不然孙权哪能这么快就生出这样的心思,还上杆子来送女儿?
这时,姜维忽然叫道:“吴王的女儿,不会就是昨天你在湖边救下来的那个吧?”
叶凡无奈的点了点头,“是啊,就是她!”
“那不是挺好的吗?你们也算是认识了,不像有些人,到洞房花烛夜掀开盖头的时候,才知道新娘长什么样子。”
“好什么好啊?你知道吗?那姑娘才十三岁,还啥都不懂呢!”
“自古以来,从受聘到成婚,中间相隔的时间是有规矩的。天子要隔一年,诸侯半年,大夫一季,庶民一月。而今孙权已是吴王,自当从诸侯礼,半年为期。此去洛阳千二百里,使者要在路上跑五六天才能到,期间往来反复,又不知要耗费多长时间。更何况现在还未下聘,不知道吴王和大将军商量多久才能定下来,再加上中间等待半年,到那时,吴王之女就不是十三岁了。”
“这么麻烦?”叶凡有些不信。
“怎么能是麻烦呢?这都是自古传下来的礼法。”姜维淡淡的说道,“女子自受聘之日起,就要在家中女眷的教导下,学习礼仪,诸侯之女半年之期,有什么学不会的?”
叶凡只是粗知历史,这些细枝末节他哪里知道,现在听姜维这么一说,觉得古人定下这么多规矩还是很有道理的。
姜维却又问道:“昭伯,你该不会是因为吴王要招你为婿,所以才打算回洛阳吧?”
“当然啦,不然留在这里当赘婿吗?”
“那你为何又不走了?”
“大事未成,岂能半途而废?”
姜维闻言,不再往下问了,他知道,后面的话就不是他能听的了。
叶凡也没有主动说,虽然他现在很信任姜维,但也不能过于轻松,不然就有点试探对方的意思,难免会让姜维感到不快。
不管孙权接下来作何安排,叶凡在接到洛阳来信之前,都不能离开东吴。
嘉福殿奏对时,提出借蜀攻吴计策的是他;朝堂上提出册封孙权时,主动请缨的也是他,如果叶凡现在撂挑子不干了,且不说曹操会怎么想,朝中的大臣们也不会答应,而且还会因此牵连父亲受到弹劾,龙门集团也可能因此破产。
这些结果哪一个都不是叶凡想要看见的,因此他不能因为孙权的一句话就耍起了小孩子脾气。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快三年了,就算是块木头也能耳濡目染,学会一些人情世故了。
留在东吴,继续潜伏,厚积薄发,无论最终是要灭蜀,还是攻吴,叶凡都不能在此之前露出任何破绽,并且还要做好地下工作,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才行。
想到这,叶凡不禁暗自握拳,狠狠的点了下头!
叶凡一直都明白,自从他出现在这个世界,历史的走向就已经改变了,就像是一条笔直的大河,突然出现了岔路,分出了一条平行的支流,继续奔腾下去。
这条支流不管如何翻滚,都不可能再回归到干流上,也就是说,历史在叶凡出现在这里的一刹那,就和历史书上所写的不一样了。
叶凡之所以小心翼翼,完全是想把自己穿越的影响缩到最小,好让历史的偏差不超出自己的控制范围。
就像叶凡明明知道曹操的病症,甚至可以用简单的方式对曹操进行治疗,但他没有。
因为一旦曹操没有死,那曹操受禅称帝的事情就会推迟,相应的,刘备也不会那么早称帝,也不会挥师伐吴。
虽然历史不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但像曹操这样的大人物,他的生死,对于短时间内的历史走向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
眼下,十六岁的叶凡还只是个骑都尉,不仅没有自己的兵权,更没有自己的威望。不要说是司马懿,就连朝廷里的五品小官,自己现在也没有任何能力扳倒人家。
龙门集团的诞生,不仅富裕了叶凡自己,还帮助朝廷稳定了经济,使得本来应该在黄处二年就被废弃的五铢钱又恢复了生命。
就这一项,就足以使叶凡简在帝心,更何况叶凡现在又主动请缨,出使东吴。
掐着指头算,曹操也只有四年多的寿命了,在他驾崩之前,叶凡一定要给自己挣到一个爵位,这个爵位不能依靠门荫,否则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但是,在叶凡真正掌握话语权之前,临渊履薄依然是他接下来依然要保持的状态。
邢贞已经踏上归程了,仪仗全部带回,除了姜维之外,只剩下两个随从服侍叶凡。
孙权仿佛成竹在胸,在邢贞离开之后,就把叶凡当成是自己的后辈一样照顾,不仅在城中专门赐给了宅邸,还拨了五万钱,锦缎粮米不计其数。
江南出美女,自六朝以降,两千年来一直如此,不信你把“娱”字拆开,你就明白了。
不管是当年投降曹操的关羽,还是在东吴成亲的刘备,无一例外,都收到了主人赠送的江南美女。
唯独赐予叶凡的二十名佣人,没有一个姑娘,都是青衣小帽的男娃子。
很快,曹操的诏书又到了。
朝廷答应了孙权的请求,正式册封孙权的长子,十四岁的孙登为吴王世子,十岁的次子孙虑为建昌侯。册封孙权长女孙鲁班为丹阳县主,次女孙鲁嫣为陵阳县主,三女孙鲁莜为怀安县主,幼女孙鲁育为溧阳县主。
大女儿孙鲁班和小女儿孙鲁育是同母所生,皆为步练师膝下之女,因此孙权便给小女儿取字小虎。
若按照汉朝流传下来的规制,诸侯王之女只能册封为乡主,亭主,服饰仪仗等也都视同于乡侯,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