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第三方
烈风宗主2021-07-13 10:452,166

  杨岐理解董昭的计策后,随即亲笔写就一封书信,命信使自北门出城,沿黄河摆渡,从黄河北岸绕到弘农,再摆渡过去,把信亲手送到张绣的府上。

  信使抵达弘农郡府的时候,张绣听见来人,赶紧起来穿衣服。

  昨晚一宿实在太累,以至于炎炎夏日、日上三竿居然还在榻上躺着。

  张绣穿到一半,旁边一位美妇抬起白臂,递过来一方干净的手帕,并说:“哎,先擦干净了。”

  “谢谢婶婶。”张绣接过手帕,沾了点水,擦了擦,才继续穿衣服。

  因为种田最累人,张绣一夜耕耘,免不了有些腰酸背痛,就一手叉着后腰走出房门,要去大堂接见使节。

  现在大家应当明白,为什么身为北地枪王的张绣,却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战绩;而他的师弟赵云,却以勇武与胆气,在后来成为刘备的保镖,屡屡救主了吧?

  酒色害人不浅呐!

  当坐到大堂,见到使节,看罢了杨岐的亲笔信件,张绣冷笑:“上个月他不是还挺威风吗?怎么转眼就变成了求人的人呢?”

  使节根据杨岐和董昭的嘱咐,哭丧着脸说:“袁术赏罚不分,又忌惮我家主公奉迎天子,欲将他除之而后快,望张将军念在唇亡齿寒的份上,驰援洛阳吧!”说罢叩首,涕泗横流。

  “可是他书信上,可没写着要我出兵救援呐!”张绣道:“更何况他杀害我叔叔,此乃不共戴天之仇,我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又怎么可能帮他!”

  此时,张绣上垂手一个年近五十,高高瘦瘦,面无表情、相貌平平无奇,只是眼褶偶尔会泄出几缕寒芒的老人家问张绣:“将军能否将书信给老夫一观?”

  “当然。”张绣说着,离席双手将书信奉上,极尽恭敬之意。

  那老人家将信件草草一扫,嘴角就微微一扬,道:“此乃借刀杀人、围魏救赵之计。”

  张绣问:“贾公为何这么说?”

  没错,这个老人家正是贾诩贾文和。当初李傕使骑都尉胡封刺死樊稠,李、郭之间矛盾日益激化,开始交兵。李傕请贾诩为宣义将军,以助自己。帮助汉献帝出逃、保护大臣,贾诩多有出力。后二人罢兵,贾诩便上还印绶。

  后来将军段煨与贾诩同郡,屯驻华阴,贾诩去投靠段煨。贾诩向来知名,为段煨军所敬服,段煨心里怕贾诩夺其兵权,但在表面上对贾诩十分礼遇。贾诩看出后,心不自安。

  恰巧张绣与贾诩暗中有来往,张绣便派人去迎接贾诩。

  贾诩临行时,有人问贾诩:“段煨待你这么好,你为何还要离去?”

  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虽然优厚,却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会被他所害,而我离开他一定很高兴,又指望我连结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愿意得到我,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

  贾诩到达张绣处,张绣果然大喜,对他“执子孙礼”。而段煨知道贾诩离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就这样,贾诩成为了张绣的谋主。

  面对张绣的疑问,贾诩将身子一斜,对张绣耳语几句,张绣听着听着,亦渐渐展露笑颜。

  随后,张绣将书信掷向河南军使节,怒斥道:“杨岐害死我叔叔,如今被昔日主公围剿,也是天理昭彰报应循环,我又岂会援助?不杀你就已经是看得起你主子杨岐,趁本将军心情还算好,快些滚吧!”

  使节吓得忙捡起书信,哆哆嗦嗦地退出了大堂。

  就在使节离开弘农走远了之后,张绣立刻召来心腹武将胡车儿,命其派出斥候,日夜不停,打探洛阳新城战况。

  原来贾诩一眼就看穿杨岐书信的本质其实是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袁术大军出征后方空虚,希望出手相助。

  而贾诩建议张绣干脆将计就计,趁机夺占南阳,不过不是现在,而是等到袁术大军疲敝,战意消沉之际,突然出手,占下富饶的南阳郡的同时,还能阻隔袁术大军退路,与河南军联手,绞杀袁术的十几万大军;并在此之后,在河南军疲惫不堪的时候,趁势再下河南,一气统占弘农、南阳、河南三郡,进可谋取天下,退亦可一方称雄。

  同一时刻的洛阳新城城墙上,河南军又一次奋力杀退了袁军,个个灰头土脸,血染衣裳。

  曹性凭着常人不及的鹰眼,站在围墙望台上朝远处看来看去,扫了几圈下来,震惊地发现,袁军的精锐——左阵军其实连没有半个精锐投入战斗,围攻城墙的,除了一部分虎捷军和陷阵锐士以外,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步卒。

  连日恶战,甚至连这一情况都是刚刚发现。

  曹性赶紧告诉杨岐,杨岐大为震惊。

  袁军让相对比较中庸的战力连日攻城,怕不是就是为了疲敝我军?待数日以后,再派遣精锐,一鼓作气攻占星堡?

  想到这儿,杨岐趴到城垛上极目远眺,忽然看见袁军的中军当中开辟了数块空地,一帮士兵和工匠在上面敲敲打打,不知道在忙活些什么。

  杨岐忙对曹性说:“你快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曹性凭借锐眼,一下子看清,声音中透出一股惊慌:“他们在打造井阑!”

  井阑,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登高攻城器具。推测是战国时期的墨子发明的,但后来楚王用井阑去进攻宋国,墨子用火来防御井阑的进攻。井阑行动力很慢,往往很容易被破坏。

  井阑是移动箭楼,可攻击城墙上敌军的攻城兵器。架上它,任何兵种都可远射。一般搭至三层半高,底下安上滑轮,居高临下移动扫射。特点:范围广,对动态打击力强;弱点:移动慢,没近身作战能力。

  古代攻城战,没有几支军队会推着井阑行军,都是跑到城底下现造。而现在,袁军的十几架井阑车快要造好了。

  好在井阑怕火,杨岐便问:“我军还有多少震天雷?”

  “还有三百颗。”军需官回答。

  “什么?”

  “还有三百颗。”军需官重复了一遍。

  十余日的守城战,箭矢早已消耗殆尽,平均每名弓弩手只有不到五支箭矢。轰天雷、震天雷在前两天也派上用场,炸死炸伤得有两千多敌军,不过一打起来就没数,刚才一清点,震天雷、包括作为轰天雷弹药的震天雷,一共还有三百枚。

继续阅读:第241章 第十五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第一炮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