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第十五日
烈风宗主2021-06-23 18:192,304

  好在井阑怕火,杨岐便问:“我军还有多少震天雷?”

  “还有三百颗。”军需官回答。

  “什么?”

  “还有三百颗。”军需官重复了一遍。

  十余日的守城战,箭矢早已消耗殆尽,平均每名弓弩手只有不到五支箭矢。轰天雷、震天雷在前两天也派上用场,炸死炸伤得有两千多敌军,不过一打起来就没数,刚才一清点,震天雷、包括作为轰天雷弹药的震天雷,一共还有三百枚。

  杨岐心头一紧,他也不知道多少枚震天雷才能烧毁一架井阑,剩下的三百枚不知道还够不够用。

  至于霹雳炮,喷射的是散弹,对战斗人员能够造成显著杀伤,也能打坏一些轻型攻城器械,诸如云梯之类。但碰上高大坚固的井阑,那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时成廉建议道:“要不如我们趁今夜在城外挖掘陷坑。井阑车的轮子走入陷坑里,就会卡住不能动弹,严重的甚至会倾倒。这样一来,我们不就能躲过一劫了吗?”

  想来想去,确实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杨岐只能采纳这一建议。

  不管河南军能否躲过一劫,总之今天晚上挖坑的几百名士兵,有一劫肯定是躲不过了。

  晚上袁军岗哨发现河南军有人扛着铁锹偷偷出城施工,当即告知上级。袁军派出三千轻骑,把施工队剿灭个一干二净,除此之外,还成功缴获了战利品——铁锹四百把。

  在城头上血战十几天,平均下来一天伤亡都没有超过三百的,今天晚上短短一个时辰,四百人就没了。可见成廉出的馊主意,是真不怎么样。

  眼见袁军的一辆辆井阑车竖了起来,不想个好办法是真不行。

  好在,临近袁军进攻的最后关头,杨岐灵光一闪,有了主意。

  “拿法油罐!”

  “什么……拿……油罐?”众将不解。

  “很简单,”杨岐说道:“震天雷里面装的是硫磺木炭等物。油罐就是在这些东西的基础上再添上油,而且不用铁罐装,用陶罐。”

  说白了就是燃烧瓶。

  杨岐记得自己曾经看过一篇新闻报道,说是在南京下关国际航运中心工地上出土的古物中,有大量陶瓷碎片,还有不少瓶罐底部残件留着字款,诸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

  还有一件陶瓶,周身有很多凹槽。专家说,这应该是水手挂在身上的水壶。一旦发生海战,水手就在陶壶里装上火药,扯一块布作为引信,点燃后掷向敌船,陶罐破碎,点着的火药向四周溅射。由于当时的船舶均为木制,一旦火势蔓延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这种“燃烧瓶”并非明代发明,早在北宋进攻南唐的战斗中,就使用了可以燃耗爆炸的石球或铁容器。而欧洲的“燃烧瓶”,直到1936年的西班牙内战中才出现,此后成为民兵、游击队对付敌人装甲部队的有效武器。再往后,又有了“莫诺托夫鸡尾酒”的绰号而广为人知。

  而杨岐今天的灵光一闪,让“燃烧瓶”提前八百年登上历史舞台。

  陶罐、火药、油、布条,这四样东西就组合成了油罐,平均造价才十几钱一个,袁军的井阑车从自己军阵推进到城墙外一百步的时候,河南军就已经快人手一个油罐了。

  袁军的井阑车不断向城墙逼近。

  河南军士卒按照命令,手拿油罐静静等待,当井阑靠近城墙,放下上方吊桥的时候,他们一齐出手,将成千上万的油罐丢了过去。

  油罐砸碎在井阑上,立刻燃起熊熊大火。

  “啊——”

  井阑车里的袁军全身着火,发出活叫驴一样的惨叫。

  短短一刻的工夫,百余辆井阑车被焚毁,井阑上数千袁军葬身火海。

  除此以外,还有没砸中井阑车,砸到井阑车旁边步卒头顶上的油罐,同样烧掉了千余袁军。

  长达五十里的火线,仿佛成为了洛阳星堡的新城墙,又一次将袁军主力阻挡在外。

  不过,在火焰熄灭后,袁军还是向着星堡真正的城墙发起猛攻。

  城上城下,再度矢如飞蝗,炮声阵阵。

  “破了、破了!”城墙下传来一声惊恐的大叫。原来是一小股袁军在攻城人员的掩护下,拿着铁锹和镐头挖墙角,他们挖了半天,在付出了十条命的代价后,终于掘到了墙基。

  他们埋下剩余的十几枚震天雷,盖上沙土拍平,然后扯好引线“嗤”地一点,一声闷响后,青砖砌成的厚实围墙竟生生被炸凹了一块。

  几个河南军士卒摔下来,顾不上短断腿的疼痛,就朝城墙上的头领大喊,告知危急的情形。

  杨岐闻讯放眼看去:小事。

  没什么大不了的,星堡的墙结实着呢,几块砖掉了而已,问题不大。

  只不过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被炸陷的地方竟然从土里慢慢冒出来一尊佛像,还是卷毛的,脑袋顶在了城墙损毁的地方,生生把凹陷的地方撑复原了。

  袁军士兵纷纷引以为异,徘徊不前,甚至双手合十鞠躬行礼。

  身后将官大声训斥,这些士兵方才继续登云梯攻城

  城墙内外杀声震天,满眼都是明晃晃的刀枪剑戟和喷涌的血浆,以及横飞的断肢,人人都是凶神恶煞,恨不得吃了敌人。

  唯有城墙根下,一尊释迦慈眉善目,以平和的神情看待渺小的众生,即便鲜血溅在了脸上都丝毫不为所动。

  裴元绍砍开一人脖颈,被喷射出来的血糊了一脸,他用袖子一抹,转头冲同守一面墙的张辽喊道:“敌人太多了,我们快顶不住了,张将军,实在不行退守后一道城墙吧?”

  他说话的当儿,身旁三名步卒就被刚登上城墙的袁军拽住衣服,一把扯下去,摔了个粉身碎骨。

  张辽喊道:“现在退守,岂不是叫人跟着追到门口?先打退他们这一波攻势再说。”

  裴元绍带来的部曲都快拼光了,现在就剩他自己、两名军侯和不到二百个环刀士。他们知道张辽说的有理,只能紧咬牙关,继续抬着沉重的胳膊,挥舞兵器与围墙上下的敌人搏斗。

  今天就连杨岐的两位上了年纪的武术师范都登城作战了。

  童渊靠着朝凤枪之利,一枪一个,把想登上来的敌人像捣蒜一样朝下捅。

  童渊好几十岁人了,这种单调的动作重复多了,已经让他晕得连后槽牙都发麻了,而且由于他的防守态势必须将上半身全部露在上面,也使他成了袁军弓弩手的主要照顾对象。几番射击,已经使他身中三箭,但好在只是插进盔甲缝隙,并没有伤及躯干。

  而马钧也将自己发明的各式有用或者没有用的机械与武器拿出来,协助防守,只是面对黑压压的敌人,三四件精巧的机关实在起不了太大作用。

  “火炮怎么不射了?”听不到有节奏的“轰隆”声,高顺喝问炮兵。

继续阅读:第242章 第十五日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第一炮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