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独立团的军事技术夜校开课,部队的风气便为之一变。
曾几何时,夜幕一降,战士们不是聚众胡吹神侃,就是偷着推牌九。
如今的光景,却大不相同。
晚饭刚过,无论是连队营房、村头谷场,乃至马厩的草垛边,处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战士。
他们凑在昏黄的油灯下,借着微光,以树枝为笔,沙地作纸。
一笔一画,歪歪扭扭,练习着书写自己的名字,练习着加减算数。
嘴里还念念有词。
“一加一等于二……”
“中国的中,是这么写的……”
那份专注,那份对知识的渴求,让整个独立团都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昂扬氛围里。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
与这片浓得化不开的向学之风格格不入的,是一个高大壮硕的身影。
——魏和尚。
训练场上。
魏和尚依旧雷打不动地,进行着他的日常功课。
“喝!哈!”
他赤裸着上半身,虬结的肌肉犹如钢铁浇铸。
他打的,是一套少林长拳。
拳风呼啸,筋骨齐鸣!
一招一式,尽是爆炸性的力量!
一套拳毕,他又举起两个巨石凿成的石锁,练习臂力。
汗水顺着古铜色的肌肤肆意流淌,在冬日暖阳下蒸腾起淡淡的白雾。
他享受着这种将身体潜能压榨至极限的快感。
可当他偶尔停下喘息,望见远处那些抱着黑册子、用树枝比比划划的战友时,脸上便会流露出深深的费解。
他挠了挠锃亮的光头,眼神里满是不解,甚至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
在他看来,这群人简直是不务正业!
有功夫学那些弯弯绕绕、酸不溜丢的玩意儿,还不如像他一样多打几趟拳、多练练力气来得实在!
拳头要硬,刀要快,上了战场才能多杀鬼子,才能活下来!
这才是硬道理!
至于什么“抛物线”、“ABC”,能当饭吃?能挡子弹?
这个念头在他心里憋了好几天了。
魏和尚是直肠子,向来心里藏不住事。
这天,他练完功,恰好看见耿忠独自坐在窑洞门口,手捧一本厚书,似乎在为夜校备课。
他再也按捺不住,大步流星地走了过去。
他山一般的身影,瞬间遮蔽了耿忠面前的阳光。
耿忠抬起头,见是魏和尚,不禁莞尔。
“和尚,练完功了?”
“嗯。”
魏和尚瓮声瓮气地应了,在耿忠身旁一屁股坐下。
他搓着蒲扇般的大手,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憋了半晌,他决定开门见山。
“耿先生。”
“俺老魏是个粗人,说话直,您别见怪。”
“俺心里有个事想不明白,想问问您。”
耿忠合上书,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你说。”
魏和尚得了鼓励,胆气也壮了。
他不再绕弯,蒲扇大的手先是指向不远处咿呀学语的战士,又指了指自己那比常人大腿还粗的拳头。
他用最朴素的语言,问出了那个盘桓心头许久的问题。
“耿先生,俺就想知道。”
“学那些画线算数的弯绕玩意儿,到底有啥用?”
“它能让俺的拳头更快吗?”
“能让俺的力气更大吗?”
“要是都不能,那不就是白耽误练功的工夫?”
他声音不小,这个问题如一块顽石,砸入平静的湖心。
周遭正在学习的战士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将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是啊!
魏和尚此问,尖锐且极具代表性!
这不只是他一人的疑惑,更是部队里许多信奉“实用至上”的战士们共同的心声。
他们学习,是服从命令,是出于对耿先生的崇拜。
可他们打心底里不明白,这些“文化知识”,对他们这些刀口舔血的战士,究竟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好处?
能让他们在战场上活得更久吗?
能让他们杀更多的鬼子吗?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
等着这位近乎神人般的“耿先生”,如何回答这直指核心的灵魂拷问。
面对这朴素的经验与科学的初次碰撞,耿忠脸上没有丝毫愠色,更无半点轻视。
恰恰相反,他眼中闪烁着棋逢对手的兴味。
他并未立刻作答,只是不紧不慢地看着魏和尚那砂锅大的拳头。
随即,他反问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和尚。”
“我问你。”
“你这一拳出去,是你这拳头厉害,”
他顿了顿,手指又转向魏和尚铁塔般的腰腹,
“……还是你的腰厉害?”
“啊?”
这个问题,直接把魏和尚问懵了。
拳头厉害,还是腰厉害?
这两者有何干系?打人自然是用拳头,腰也能打人?
他挠着光头,愣在原地,全然不解耿先生的言下之意。
看着魏和尚与周围战士们困惑的神情,耿忠笑意更深。
他缓缓起身,拍落身上尘土,对魏和尚招了招手。
“走,去训练场。”
“嘴上说无用。”
他眼中闪烁着猎人发现猎物般的自信光芒。
“我让你亲身体会一下,”
“‘科学’,是如何让你这拳头变得更快、更强的!”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科学能让拳头变强?
这怎么可能?!
所有人满怀狐疑与好奇,跟在耿忠和魏和尚身后,浩浩荡荡地涌向训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