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吹过,带着一丝春日独有的料峭。
耿忠站在后山的山坡上,脚下是热火朝天的根据地,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
找矿的网已经撒下去了,可他的心,却丝毫没有放松。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找到矿石,仅仅是推开了炼钢这扇大门的第一道缝隙。
真正硬核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耿小子!一个人在这发什么癔症呢?”
李云龙的大嗓门由远及近,他跟赵刚并肩走了过来。
看到耿忠那副凝重的表情,李云龙心里“咯噔”一下。
“怎么了?是不是找矿石的事没把握?”他急吼吼地问。
耿忠摇了摇头,指着山下那片预留出来、准备建造高炉的空地。
“团长,找矿石我不担心。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
“我担心的是另一件事。”
“啥事?”李云龙追问。
“锅。”耿忠吐出一个字。
“锅?”李云龙和赵刚都愣住了。
“对,锅。”耿忠解释道,“炼钢,说白了就是用极高的温度把铁矿石里的铁给融化出来。这个过程,需要一个能承受这种高温的容器,也就是高炉。”
“这个我知道!”李云龙一拍大腿,“你不是有图纸吗?照着图纸盖不就完了?要砖咱们就烧砖,要土咱们就和泥!要人手,全团的兵都给你!”
耿忠苦笑了一下。
“团长,问题就在这砖上。”
“我们平时盖房子、砌墙用的那种青砖,不行。”
赵刚比较细心,他立刻抓住了关键。
“老耿,你的意思是,需要一种特殊的砖?”
“没错!”
耿忠赞许地看了赵刚一眼。
“炼铁的温度,至少要达到一千多度。普通砖头扔进去,铁水没出来,它自己先烧成一滩玻璃了。”
“我们需要一种能耐得住上千度高温,烧不化、烧不裂的砖。”
“这种砖,叫耐火砖。”
耐火砖。
一个全新的名词,让李云龙和赵刚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能想象枪林弹雨,能想象冲锋陷阵,但这种纯粹技术层面的东西,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围。
李云龙烦躁地抓了抓后脑勺。
“他娘的,怎么又冒出个新名堂!”
“耿小子,你别给老子卖关子,你就直说,这耐火砖,咱要上哪儿弄去?”
“我们自己造不出来。”耿忠给出了一个让李云龙心凉了半截的答案。
“为什么?”
“因为造耐火砖,需要特定的材料配方和烧制工艺,比如高铝土、石英石、焦炭粉……这些东西,我们现在一样都没有,就算有,配比和烧制温度也需要反复实验,我们没有那个时间。”
李云龙的脸黑了下来。
“那你的意思是……这事黄了?”
“那倒也不是。”耿忠话锋一转,“我们自己从零开始造不出来,但我们可以去找现成的。”
“现成的?”
“对。一般的大型砖窑、瓷窑,为了烧制产品,它们砌的窑炉内壁,用的就是耐火砖。只要能找到这种窑,就有可能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
听到还有希望,李云龙的脸色才缓和下来。
赵刚则一直在低头沉思,听到“砖窑”两个字,他忽然抬起头,眼睛一亮。
“砖窑……”
他走到耿忠面前,有些不确定地问。
“老耿,我记得咱们根据地往东三十里,有个叫黑石沟的地方,以前好像有个很大的砖窑,后来鬼子来了,窑主跑了,那地方就荒废了。”
“你说,那里会不会有咱们要的东西?”
“有这个可能!”耿忠的精神也是一振。
这简直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李云龙一听,当机立断。
“那还等什么!”
“王承海!”他扯着嗓子就喊。
“别喊了团长,”耿忠连忙拦住他,“这种事,侦察连去了也没用,他们不认识什么是耐火砖。得我们亲自去看看。”
“行!那咱们现在就去!”
李云龙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
他立刻叫上警卫班,牵了三匹马,三人一队,直奔黑石沟而去。
黑石沟,地如其名,到处都是黑褐色的岩石。
远远地,就能看到几座高大的砖窑孤零零地矗立在山坳里,像几个被遗弃的巨人。
走近了,更能感受到此处的荒凉。
窑厂的院墙塌了半边,遍地都是破碎的砖瓦和丛生的杂草。几间屋子也只剩下残垣断壁,风一吹,门窗发出“吱呀吱呀”的怪响。
“他娘的,真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李云光嘀咕了一句。
他们走进一座最大的窑炉。
窑炉内部黑漆漆的,一股烟熏火燎和尘土混合的怪味扑面而来。
耿忠打着火把,仔细地在窑炉内壁上敲敲打打。
李云龙和赵刚也好奇地跟在后面。
“老耿,找到了吗?”
“嗯。”耿忠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喜悦。
他用刺刀撬下来一块内壁上的砖。
这块砖的颜色比普通的青砖更深,呈现出一种暗黄和灰白混合的色泽,质地也更加紧密坚硬,入手沉甸甸的。
“就是这个!”
耿忠把砖递给李云龙。
“这就是耐火砖。你们看,它被火烧了这么多年,除了表面有些熏黑,本体基本没有损坏。”
李云龙拿在手里掂了掂,又用手指敲了敲,发出清脆的响声。
“看上去是比普通砖头结实。”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从窑炉门口传了过来。
“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里鬼鬼祟祟地干什么?”
警卫班的战士们立刻警惕起来,举起了枪。
“别紧张!”赵刚连忙制止。
只见一个穿着破烂棉袄,身材干瘦,满脸皱纹刻得像核桃皮一样的老头,正拄着一根木棍,站在不远处,一脸警惕地看着他们。
赵刚走上前,和善地开口。
“老乡,我们是八路军独立团的,路过这里,想找些东西。”
那老头上下打量了他们几眼,看到他们身上的军装,警惕的神色才稍稍缓和。
“八路军?”
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
“你们找什么?这破地方,除了碎砖烂瓦,啥也没有了。”
“我们想找这种砖。”赵刚把手里的耐火砖递了过去。
老头接过砖,浑浊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他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砖的表面,像是抚摸一件稀世珍宝。
“耐火土烧的火泥砖……你们要这个干什么?”
耿忠走上前。
“老人家,您以前是这窑厂的师傅?”
老头瞥了他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默认了。
“我叫陈福贵,在这烧了一辈子的砖。你们可以叫我陈老汉。”
耿忠立刻客气地拱了拱手。
“陈师傅,我们想用这种砖,砌一个炉子。”
“砌炉子?”陈老汉斜睨着他,“一般的炉子,用青砖就够了。你们要用火泥砖,看来是要玩点大名堂啊。”
李云龙忍不住插嘴。
“老头儿,你眼光不错!我们就是要玩个大的!”
“我们要炼钢!”
“炼钢?”
陈老汉听到这两个字,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他指着李云龙,又指了指耿忠。
“就凭你们几个娃娃?”
“还炼钢?你们知道炼钢要多高的温度吗?你们知道那铁水有多厉害吗?”
他摇着头,一脸的不信和嘲讽。
“我在这烧了一辈子砖,见过吹牛的,没见过你们这么能吹的。年轻人,别做梦了,赶紧回家抱孩子去吧!”
李云龙的脸当场就挂不住了。
“嘿!你这老头儿,怎么说话呢!”
耿忠却拦住了他,他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对陈老汉说。
“陈师傅,我们是不是在做梦,您以后可以看。”
“现在,我们只想知道,这个窑厂里,像这样的耐火砖,大概还有多少?”
陈老汉收起笑容,打量了耿忠几眼。
他发现这个年轻人,跟旁边那个咋咋呼呼的大个子不一样,眼神很静,也很沉,不像是在说大话。
他沉默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指了指脚下的几座窑炉。
“这几座窑,是我带着徒弟们一手建起来的。用的都是最好的耐火土,掺了料的。”
“当初窑厂倒闭,窑主跑了,这些窑炉也就荒废了。里面的耐火砖,拆下来,倒是还能用。”
听到这话,李云龙和赵刚都露出了喜色。
“那太好了!”赵刚连忙问,“陈师傅,您估计,这些砖够我们砌一座……砌一座炼钢的高炉吗?”
陈老汉背着手,慢悠悠地在几座窑炉前踱了一圈,最后停下脚步。
他伸出三根干枯的手指。
“最多,能拆出三千块完整的。”
“三千块!”李云龙大喜过望,“够了吧?耿小子!”
耿忠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悦。
他一直都在心里快速地计算着。
听到这个数字,他皱起了眉头,缓缓地摇了摇头。
李云龙的心,又沉了下去。
“不够?”
耿忠的脸色很凝重,他看着空地上那片预留的场地,声音里带着一丝沉重。
“要建起我设计图纸上最小型号的土高炉,并且保证炉壁有足够的厚度来保温和确保安全……”
“我们至少需要一万块。”
“一万块?”
李云龙和赵刚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千块。
一万块。
这个差距,太大了。
刚刚燃起的希望,仿佛瞬间就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
陈老汉在一旁,又哼了一声,语气里带着一丝果然如此的意味。
“我就说你们是异想天开。”
“这还只是砖,后面的麻烦事还多着呢。炼钢,是那么好炼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