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在上书房将那些眼高于顶的富二代们治得服服帖帖。
这事传到了李二耳朵里的时候,李二正和李承乾一起用膳。
“呵,这家伙还真能折腾,一点为人师表的样子都没有。”
李二皱着眉头嫌弃,在他的眼里秦川还是那个只是有一点小聪明,只会投机取巧之人。
李承乾难得没有接李二的话,只是低头专心吃着碗里的鱼,仿佛全天下都没有比吃这鱼更重要的事情了。
李二显然不满意自己的儿子不和他一起吐槽,于是笑着开口:“你小子这个时候装死,我可是听你说他这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挺不错,才真让他进上书房的。”
“父皇,您就承认您看他没有像以前那样不顺眼吧,要不然我把他夸得再好,您是也不会让他进上书房的。”李承乾见李二不是真心责备的样子,也顺着李二的话打趣到。
他知道李二留他下来用膳,肯定不是为了秦川的事情。这不,李二见气氛到这了,漫不经心地开口道:“魏征,前两日在朝堂上的进言,你也听到了吧,你怎么想?”
昨日早朝,魏征在朝堂上向李二提议:“陛下,李建成、李元吉当年为国家征战沙场,英勇无畏,取得战功。然而,他们却在政变中不幸离世,未能享受到应有的荣誉。臣建议陛下重新追封他们,以表彰他们的英勇事迹。”
李二闻言,心中自然犹豫不决。
他知道魏征的提议是出于公心,但他担心重新追封李建成和李元吉会引发朝野非议,认为他是在为自己的皇位正名。
然而,另一方面,李二又觉得魏征的提议很有道理,毕竟李建成和李元吉当年为国家付出了生命,理应得到表彰。
他这心里纠结,也就只能和他最宠爱的儿子,说一说心里话。
他这么在意,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昨晚,李二梦见自己在长安城遇见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他坐在龙椅上,看着他们两个笑着进大殿的门,朝他喊着说,大家都回家了,快回家吃饭。
那一刻他有一种感觉,仿佛那场政变没有发生过,他们还是好兄弟,还是他的左膀右臂。
醒来后,李二深感梦境的真实。
李承乾知道这是一道送命题,但也还是郑重地放下筷子毕恭毕敬地答了:“这等国事,父皇自己拿主意便好,您若问我,我必然觉得做总比不做好。”
“此话怎讲?”
“做了,民间的是非评说过段时间也就没有了,如果不做,会被人不停地翻出来指指点点。”
说着李承乾又顿了顿,最后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说道,“抛却其他,他们是亲人,为亲人安葬是天经地义的。”
“是阿,天经地义……”
三日后,他宣布重新追封李建成为国公,李元吉为郡公,并在长安为二人建立庙宇,以供后人瞻仰。
大典要举行三天,秦川也就得了三天休沐。
他不是皇亲国戚,不是肱骨重臣,也不是礼部得那些官员,所以乐得清闲。
他这早早起床后,直接端了早饭在院子里晒太阳,看着元录倒腾着一些小的科学实验。看着阿斌在院子里练剑,看着春桃在一旁看书。
太阳晒在身上暖暖地,他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惬意,没有了在现代的时候,读书考试考研工作等等压力。
也没有刚来这里,怕吃不饱穿不暖而日思夜想疯狂搞农业改革的急迫感。
如今倒是真闲了下来,让他觉得有些不切实际。
快到中午,他心里想着自己刚刚盘下来的城郊“客栈”,因为上书房的事情耽搁了那边的建造进度。
如今应该也休整得差不多了,他也改去那里看看,怎么说,那里也算是他得实验室。
实验室建得好不好,可关系到他之后的生财之道。
这么想着他就拉着元录他们出门了,美其名曰,秋游。
只是刚走到门口,秦川就听见了门房在驱赶一个老人家,不多时王管家出来和老人家在门边对话。
秦川耳朵尖倒是听到了个大概,只是还没有细听,就被老人家冲过来拉住了。
“您一定是国公府的贵人,一定能说得上话,您帮我们求求国公爷,救救我们吧。”老人家在国公府门口声泪俱下倒是对国公府形象很不友好。
秦川没办法只好示意王管家赶紧把人让进大门边的小房。
聊了两句,这才知道,老人家是被国公府封地上的农户推举来求减租的。
这几年来,秦川对唐朝封地制度了解不多,只是知道皇帝会将一部分土地赐予皇族、官员或功臣,作为封地食邑。
这些封地食邑通常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拥有丰富的农田、山林和水资源。
封地食邑制度的实施,为封地主人提供了独立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
封地主人可以在自己的食邑中建立农田、养殖牲畜,种植各种粮食和蔬菜作物,满足自己和家族成员的食物需求。
同时,封地主人也可以征收一部分农民的税收和劳动力,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
想来可能国公府封地的年景可能不好,这些封地中的农户才会来求国公府减免税收。
果然下一刻老人家就声泪俱下地说到:“我们是这国公府封地食邑的农民,因为连年旱灾,收成减半,生活变得困难。我们特地来求见封地主人,恳请减免税收,以缓解我们的困境。”
秦川看看王管家,王管家又看看他,显然现在国公爷不在,那个崔氏也指望不上,秦川一个表少爷,在国公府也没有话语权。
最后秦川只能示意一旁侍卫进入府内禀报。
在殷利锋出来没多久,崔氏就也跟着来了。
崔氏用手帕半捂着脸明显十分嫌弃老汉:“王管家,您可真会当家阿,什么阿猫阿狗都放进府里。”
被夺了半数管家权限,崔氏自然不舒服,有事没事就找王管家不痛快。
王管家跟着国公爷这么多年也不是吃素的,恭恭敬敬给崔氏和小世子行礼后,朗声道:“王某只是依国公爷命令,辅佐小世子管理家事而已,当家的是小世子,并非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