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两夫妻这次出去学手艺,是寄托着大家的期望,因此他俩一回来,村子里的人就都围拢过来了。
李莞顾不得大家的问长问短,只是快步往家里走。
小院内,二伯娘正在给学走路的小中意加油鼓劲。
只见杨中意正扶着一个长条板凳,向不远处伸着双手的二伯娘挪过去。也许是因为断·nai的缘故,nai膘掉了,显得瘦了一些,但精神头却很好,整个人看起来也很健康。
李莞见到儿子,立刻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跟二伯娘打了个招呼,便一把抱起儿子。
哪知小中意根本不给他娘面子,皱着眉头用小手把李莞的头往一边扒拉,望着二伯娘含糊不清的叫二~奶奶。
李莞一阵郁闷,这分开也不过才两个月,这混小子竟然连老妈也不认得了。
“中意,中意,臭小子,这就不认得你老娘了啊?”郁闷的李莞对儿子发飙了。
二伯娘笑着过来逗道:“中中,快叫娘啊,你娘回来了。”
奈何杨中意只是认定了二伯娘,看也不看李莞,就是伸着手要他二~奶奶`抱.
“臭小子,我是你老娘,这么快就忘了。”李莞用力拍了一下他的小`屁·股。
虽然被打疼了,杨中意瘪了瘪嘴,却没有哭,倒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李莞身上,那双遗传了杨木的清澈纯净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望着李莞。
熟悉的气息,熟悉的怀抱,似乎让他想起了抱着自己的人是谁,一下子就楼住了李莞的脖子,将头伏在她肩上。
李莞的心顿时软的如一汪春水,将怀里的小人儿抱的更紧了。
此时小院子里已经是围满了人,闹哄哄的显得热闹无比。
儿子看起来健健康康的,李莞牵挂惦念的心也终于沉静了,抱着儿子,开始给众人讲述出去后的经历,没办法,要是靠杨木讲,那些编撰的故事,可就没那么顺溜了。
当然,景州城里关于赵小秋的一切都改头换面了,只有杨木学艺的地方没必要撒谎,实话实说了。这其中,李莞重点强调的是,赵小秋从小就纺纱织布,是这方面的高手,以后也是山洼村妇女们的师傅,她以后要在山洼村住下来了。
自然的,在李莞的故意泄漏下,那新编的赵小秋的身世就在山洼村人尽皆知了。鉴于李莞这个例子在前,又听李莞说赵小秋如何如何的勤劳能干,那些家中儿子已成年,要娶儿媳妇的妇人们,一个个都将赵小秋打量了又打量,打起了小算盘。
赵小秋一直低着头,微红着脸,任由李莞唾沫横飞的讲述。清秀的容颜,沉稳娴静的性子,也让那些注意她的妇人们好感不断攀升。
等这些村民的好奇心满足了,二伯娘也做好了饭菜。
吃完饭,李莞和杨木这才有空询问家里现在的情况。二伯娘告诉他们,稻田里已经翻耕了一遍,谷种也已经开始育苗了,旱田里也一直有大家照看,都很好。
李莞将带回来的一块布料送给二伯娘,当作这些日子她帮忙照顾杨中意的谢礼,二伯娘推辞不过,也就接受了。
因为赵小秋现在是李莞的干妹妹,自然是要和他们住在一起的,李莞便让杨木把西边的房间收拾出来,将自己那个小茅屋里的竹床搬来给赵小秋睡。
至于那个小茅屋,李莞已经想好了,以后那里可以弹棉花,也可免得这边的大屋弄得到处都是棉絮。
此时张定山家里,问明儿子突然回家的缘由,张大娘心里同样打起了小算盘。
当初他们一家人看中了李莞,却因为李莞自曝是望门寡,命硬,而打了退堂鼓,结果将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媳妇给放跑了。眼见李莞嫁给杨木,一进门就给杨家添了个大胖小子,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张大娘不知有多后悔。
这一次,同样的机会又来了,赵小秋虽然也没有亲人了,也是个命硬的,可她也同样相貌出众,而且会纺纱织布,性子沉稳,要是再错过了,张大娘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了的。
将自己的小心思告诉了张定山,张定山却只是说了一句,“人家姑娘刚到山洼村来,屁股都还没坐热板凳,你急什么。”
张大娘哼道:“我能不急吗?这大平的婚事一天不确定下来,我就一天没法睡安稳觉,再说了,这山洼村到了婚配年龄的小伙子可是有好几个,要是被哪家捷足先登了,到时候上哪儿找后悔药去?”
张定山被自家老婆子唠叨烦了,一摆手,“你自己看着办吧,对了,先问问大平那小子,他不是和那姑娘一起回来的吗?看看他怎么说。”
于是张大平就被自家老娘逮住,询问赵小秋的表现,和他自己的意见。
张大平红着脸吭哧了半天,憋出两个字“很好!”
于是张大娘满意的笑了,连夜去了村西头侄子石头家里,和石头媳妇商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