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一鱼三吃
王动2025-07-02 18:303,652

“叔父坐,韩将军、王将军,请坐。”

四人鱼贯进了主帐,吴天殷勤地招待三人落座。

这一次,自然是要夏沧海坐主座了,而且称呼上也放在前面。

且,吴天还很机灵地没用“请”字……就突出一个关系亲近,不需要太客套。

果然,夏沧海第一时间就听出了这简单一句招呼中,隐含的意义,嘴角无声地微微翘起。

这里虽然是忠字营的军营,是韩光磊的主场,但忠字营在广南郡毕竟是客军,韩光磊是客军校尉,所以他得坐夏沧海的右手边。

王德闯是土军校尉,坐在夏沧海左手边。

虽然说的是“坐”,但其实是跪坐在软垫上,军营在行军和战时,是不允许坐椅子的……吴天也不知道是因为啥,反正就是这么规定的。

吴天没去坐王德闯的旁边,而是陪坐在夏沧海的身边。

“臭小子,你去坐英杰的旁边。”夏沧海瞪了吴天一眼,不让他坐。

“啊?我想跟叔父坐的近些。”吴天笑嘻嘻道。

“这又不是在家里,去坐英杰旁边。”夏沧海的神色缓和了许多,但依旧坚持不让吴天坐在自己旁边。

吴天不明所以,给三人倒了一杯清水以后,才乖乖遵从夏沧海的意思,坐在王德闯的旁边。

一边坐下,吴天一边说道:“过段时间,等我回去研究一下怎么炒茶,弄好了,便送一些给叔父尝尝鲜。”

炒茶?

夏沧海上次就听吴天说过,不过这个时代所谓的喝茶,喝的都是加了香料,甚至羊油的加料茶,和后世所谓的喝茶,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

甚至连做菜,也是炖煮,没有“炒”这个概念。

所以夏沧海一直不是太理解,炒茶是什么意思,所以上次他就没在意。

但既然吴天第二次提及,或许真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吧。

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好用的,夏沧海身为一个皇族,又是皇商,各种享受都已经是极致,有些方面的享受,甚至皇帝都没有他的好。所以对于一些新鲜玩意儿,夏沧海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但他还是很给吴天面子的,于是笑眯眯地点头说道:“好,那我等着,需要多少人和材料,回头跟孙掌柜说,他会给你准备的。”

王德闯和韩光磊就这么干坐着,面带微笑地听着这两人叙旧。

但他们也不是浪费时间,起码亲眼见证了夏沧海和吴天的关系,那是真的亲近,并不是人前表演……只是两人都不会想到,其实,也确实算得上是表演。

当然,是表演,但也是真的,因为夏沧海是发自内心地想和吴天亲近。

未来的书法大家啊,这可是能够名留青史的。

一个皇族,如果对皇位没什么野心的话,也就只剩下在文化方面名留青史,这一件事可以干了。

夏沧海看到桌案上,被砚台压住的厚厚一沓宣纸,明显是写满了字的,顿时眼睛一亮,似是想到了什么,立马拨开砚台,翻了翻。

很快,夏沧海便露出享受的神情。

“好!好!”夏沧海看了一会儿,便将手里的宣纸分给王德闯和韩光磊,一边说道:“两位将军,来看看我侄儿独创的书法,颜体。”

两个校尉听到夏沧海亲口喊自己为“将军”的时候,那真的是,见惯了血腥杀戮的心脏,都差点儿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

吴天一看就是个少年郎,嘴唇上连胡须都还没长出来呢,他喊再多声“将军”,那也是敬称,好听,但当不得真。

可“将军”二字,从夏沧海的嘴里说出来,那可就不单纯是好听了,那意味着夏沧海也认可,他俩是可以成为将军的——夏沧海是谁?他可是皇族!

且,按照军中的惯例,副将可不算将军,顶多算“准将”一级的,少将军才是真正的将军。

大夏国全国,上将军一个都没有,大将军才只五人。

甚至连兵部尚书,实际上的全国兵马大元帅,也只是大将军而已。

少将军多一些,但也不到五十人,只有四十九人。

可见大夏国对于高级军官的军衔,有多谨慎。

所以,一瞬间,王德闯和韩光磊两人,真的是为这一个称呼,而激动的浑身战栗,热血沸腾。

但好在,两人都是久经战阵厮杀的,都有一颗处变不惊的大心脏,所以刹那的狂热以后,马上就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没有当场出糗。

然后,两人就注意到了夏沧海后半句话——吴天独创的书法?颜体?

两人慌忙低头,小心翼翼地托着手里的宣纸,一点儿力气都不敢使,唯恐自己摸惯了刀枪的手,不小心把纸给撤坏了。

但,不管怎么看,两人都没看出来,这颜体……到底有啥好的?

王德闯和韩光磊两人,都不是文盲,都是年幼时就上过私塾的,两人的文化底子,可比朱永忠强多了……起码也认识三五百个常用字。

但要说鉴赏书法……那可真就太为难这二位了。

一般的儒生都干不了这活儿。

但这并不妨碍,两位“未来的将军”,用崇敬的眼神,看向吴天。

他们不傻,知道夏沧海明知道他们没有鉴赏书法的能力,还偏偏让他俩鉴赏,不就是为了给吴天正名嘛。

连民俗传说里,黄皮子修炼成精了,还要堵路讨封:你看我像不像人?

可见这个“名义”,其实是很重要的。

所以两位校尉,立马就一通彩虹屁奉上,好好地吹捧了一番吴天……嗯,半是马屁,半是真心吧。

他俩虽然不具备鉴赏能力,但多少也能看的出来,这书法,确实不是常见的楷体,而且……看着很顺眼,很漂亮。

等两人夸完了,夏沧海才捋着胡须,满脸愉悦,继续夸。

“看来你这几天,虽然条件艰苦,吃尽苦头,却也没落下功课,不错!很不错!”

“第三卷都写完了啊,第四卷还差多少?”

听吴天说,第四卷今天就能写完,夏沧海顿时更满意了,笑道:“那我便住一晚,明早带三四两卷一起走。”

王德闯和韩光磊一脸懵逼,什么第三卷、第四卷的?

但这次,夏沧海并没有要解释的意思……书法上帮吴天宣传一下,正个名,讨个好口彩也就罢了,但话本本身,其实夏沧海根本就不在意。

“说说你这几天的见闻吧,苏云清呢?他是跟你一起来的吧,怎么现在不见人影?”夏沧海收好了《梁祝》的稿子,毫无征兆地,突然将话题拉进要害。

瞬间,韩光磊和王德闯挺直了腰杆儿。

戏肉来了。

而吴天也终于意识到,夏沧海亲自赶来见他,恐怕也并不是完全是给他面子,其实也是想弄到第一手的资料。

这才是夏沧海亲自赶来,最重要的目的。

高兰县城三四天前,刚被白莲教的贼人裹挟流民冲击,城破后又被烧杀劫掠了一番,好好的一座广南郡排名前十的繁华县城,短短一两天便被烧成一座白地……这消息传出去,只怕整个朝堂都要为之震动,多少官员要乌纱帽落地,甚至会影响到一直稳定的政局,连夏氏皇族的统治都要受到影响。

所以,夏咏棠的重视,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事件虽大,真正亲身经历过的当事人,却几乎没有——高兰县城里幸存的那些流离失所的居民,在朝廷官方的统计口径里,是不算当事人的。

因为他们没有话语权。

普通百姓说的话,不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份官方的告示里,甚至也不可能出现在史书里。

顶多,他们和其他遭受受灾百姓作,为一个整体,会在史书上留下一句话:岁大饥、人相食、白莲教作乱。

简简单单的十个字,便概括了无数惨烈的天灾人祸。

但吴天不同,他虽然现在没有功名,并且还曾经身为奴籍,但却已经显露出未来可以名留青史的潜力,独创字体的书法大家啊……翻遍史书也找不出几个人。

所以现在吴天虽然也没有话语权,但却有作为一个参照物,被“呈堂证供”的资格了。

吴天的脑海里,瞬间想清楚了背后的一切,但是他并没有丝毫的失落和不满,他的心态已经非常成熟了,很难再会被书生意气的小情绪,干扰他正确的认知和判断——如果说,摆脱奴籍是吴天翻身的基础,那这一次夏沧海的询问,或许就是吴天翻身的契机,也是吴天穿越后,人生最重要的第二个转折点。

于是,吴天也挺直了腰杆儿,将他们一行人从抵达灾区开始,所有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吴天是懂详略得当的,他也大概清楚,夏沧海想听的是什么,所以比如扈二娘他们,吴天就只字不提,但有不明武装攻打县衙,替换账本并假装烧毁,以及脱困后胡明怀的私下离去,吴天都毫不隐瞒。

王德闯和韩光磊两人如坐针毡,但夏沧海没让他俩走,他俩也不敢走,只能低着头,沉默地听着。

吴天其实也没亲眼见到白莲教贼人的杀戮劫掠,因为他们几个都躲在井下的洞里,但仅仅是一句“厮杀、惨嚎声两天两夜,昼夜不停,尸体塞满了井底,井水倒灌洞里,且已腐烂,故,我等不敢再躲藏,只能硬着头皮出来”,便让夏沧海的脸变了色。

尸体把普通人家的井底都给塞满了……这意味着白莲教贼人的滥杀无辜,连水源都破坏,这分明就是事先有计划的作恶行径,而且,压根儿也没想着要占据富庶的高兰县城,纯粹就是劫掠,杀戮,以及留给官府一个烂摊子。

所以,忠字营一到,白莲教立马撤退……或许并不是兵力不足,抵挡不住官军,而是本来就没打算据守高兰县城。

至于白莲教贼人是否会布置埋伏,诱使官军冒进……那是将领们的问题,轮不到夏沧海置喙,他也不敢建议,有吴天的这一番表述,就已经非常足够了。

且,还有青阳县县令苏云清,和驻高兰县御史杜碑,这两人的所作所为……夏沧海甚至已经想到,他的密折若是和这二人分别上书的情形有不一样的关键地方,哈,那可就有意思了。

让皇帝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肯定会更信夏沧海的密折啊,这边可是有好几个证人的。

所以当然是他夏沧海的密折,可信度更高啊。

一个公忠体国的褒奖,少不了的吧,谁敢质疑?

同时,还将一个未来的书法大家,直接推荐给了皇帝……又是一个举荐人才的褒奖吧。

有了这两大功劳,未来他就算犯了什么错,得罪了什么人,也足够抵罪的了吧。

然后,再等吴天以后拿到功名,起了势,又要记他夏沧海一份大大的人情……吴天还叫着他叔父呢,嘿,一鱼三吃了属于是。

还得是我啊!

夏沧海哈哈一笑,神情愉悦,看向吴天的眼神,就像是看自己的亲侄儿一样。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章 投名状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极品小家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