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钱衡峰2023-06-28 11:006,259

  

  从省城回来后,我背着书包去江阳二中文科补习班复读。我离开这儿已经有一年零七个月了。我在教室里惊奇地发现了几个从前的同学。他们在念高五。

  我进补习班的时候,学校已经快放寒假了。班主任搬了一套桌椅给我,指了指教室后面一块空地,示意让我坐那儿。我发现桌子上破了一个大洞,椅子也只有三条腿。没办法,谁让我来得晚呢。只能将就了。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喊:起立!我习惯性地站了起来。我忘记了我屁股下的椅子只有三条腿。我坐下的时候拌了个四脚朝天,立刻引发了哄堂大笑。我眼眶里含着屈辱的泪水。我原本坐在宽敞明亮的大学教室里的,现在却在这些低智商的人面前扮演小丑。

  我来补习班没几天就赶上了元月份的月考。考试成绩出来后除语文外其余四门全部不及格。这是正常现象。我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摸过高中课本了。在接下来的五个多月时间里我把成绩赶了上来。那年七月我参加了高考。我又考上了另一所大学。这次,我选择了中文系。

  值得一提的,在我上补习班期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我母亲赵巧云有一个生意场上极为要好的朋友,叫闯玉芬。阎玉芬的丈夫是江阳县政府办公室的副主任。有一天阎玉芬来找赵巧云,说她有办法能让赵巧云拿到比银行正常存款要高三倍的利息。赵巧云对阎玉芬一直是比较信赖的,她认为阋玉芬是官太太,应该具备某种能量。因此赵巧云不假思索地从银行取出两万块钱交给了阎玉芬,连张收据都没让她写。一个月后,阎玉芬按时给赵巧云送来了利息钱。面对高额利息的诱惑,赵巧云又取出三万元交给阎玉芬,加上先前的两万,一共五万块。阎玉芬给赵巧云送了两个月利息后,忽然托人带话给赵巧云,说赵巧云那五万块钱收不回来了。她把赵巧云的钱拿去借给了一家私企老板,那家企业由于涉嫌非法集资被强行关闭后,老板携款逃到了外地。

  让赵巧云伤心的不是平白无故损失了五万元钱。赵巧云认为好友阎玉芬欺骗了她,自己独吞了这五万块。由于赵巧云对阎玉芬过于信任,连收据都没让她写,因此这官司根本就没法打。我父亲冯江阳说,像这种死无对证的事情就只能找黑道出面。

  冯江阳年轻的时候有一个结拜兄弟叫吴东伟,那时刚好从云南某监狱服完刑回来。冯江阳决定请他出面帮忙。吴东伟坐了十几年牢后回到他阔别已久的家乡,他发现他的亲人不是死了就是搬走了,他成了连户口都被注销了的孤家寡人。吴东伟回来后的头一天就来找他昔日的大哥冯江阳。在他服刑期间冯江阳曾经往监狱里给他汇过几次钱。冯江阳收留了他,从我家的三个门面里拿出面积最小的一个给他居住。吴东伟安顿下来后,到我家厨房摸了把菜刀径直走进了街道办事处。办事处的主任很明智地给这个亡命之徒到派出所上了户口。

  吴东伟在我家吃饭,他跟冯江阳喝酒划拳。两人正喝得尽兴,吴东伟忽然从椅子上站起来,向冯江阳立正敬礼,说,报告干部,我想小便,请批准。原来这吴东伟在监狱里蹲了十几年,养成了凡事都要报告的习惯。冯江阳向他挥挥手,说,快去快回。吴东伟双手握拳放至腰部,原地一转身,一路小跑直奔厕所而去。

  吴东伟重新获得自由后,他发现自己过得并不开心。由于长时间在牢里呆着,他的思维还停留在八十年代初期,与这个社会严重脱节。他既无文化又无手艺,根本就不可能找到正当的职业。加上周围的人都用郧夷的眼神注视和防备着他,吴东伟十分苦恼。他不止一次地向冯江阳表示他想重新回监狱去。他已经适应了监狱的生活。在监狱里他从来不为吃饭和穿衣操心。冯江阳就准备利用赵巧云和阎玉芬的这一段恩怨来成全他。

  闯玉芬有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宝贝儿子叫刘松,在江阳二中理科补习班就读。吴东伟准备拿他儿子下手。吴东伟说他要寻找一个判无期徒刑的机会,因此他决定挑掉刘松的脚筋。刘松就在我隔壁班上念书。他是一个很阳光的男孩。他在补习班上成绩相当不错,几个月后他就能步入名牌大学的殿堂。我一想到这个健康帅气的男孩马上就要变成一个拄着拐棍的残疾人了,心里就十分难受。我想不通他父母的过错为什么要让他用一生的代价去承担?

  那天傍晚我在去学校上自习之前听见吴东伟跟冯江阳说他已经跟踪刘松好几天了,他准备今天晚上动手。我赶紧跳上自行车一路狂踩至江阳二中校门口。我在那儿拦住了和我一样骑自行车上学的刘松。我把事情经过跟刘松一说,刘松吓出了一身冷汗。刘松说他父母做的事情他一点也不知情。他愿意马上回家去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

  那天深夜刘松的母亲阎玉芬终于到我家来了。自从出事之后她就没登过我家的门。阎玉芬向赵巧云解释其实她并不是有意欺骗赵巧云,她自己也是受害者。她有几万块钱现在也收不回来了。阎玉芬给赵巧云送来了两万块钱。阎玉芬说她家里暂时只有这些钱了。她还要准备一些钱送儿子念大学。在临走的时候阎玉芬向赵巧云表示,说赵巧云随时可以带人去她家拖东西。她家的空调和彩电还值点钱。我了解赵巧云的性格和为人。赵巧云并不是守财奴。她只是想要一个说法。赵巧云最终原谅了阎玉芬。赵巧云说只当她花三万块钱买了一个教训吧。

  三个月后,阎玉芬的儿子刘松考上了北京一所著名的大学。刘松去北京后,在元旦前给我寄来一张贺卡,贺卡里夹着一张他站在大学校门口的照片。刘松在贺卡里祝我新年快乐学业有成。我买了一张卡片回寄给他,里面同样夹了我的一张照片。不过照片的背景不是校门,而是寝室。我原本也想以校门为背景的,因为考虑到我念的大学只是所名不见经传的大专院校,寄过去后免得被名牌大学的天之骄子们笑话,因此作罢。

  大学开学后,出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状况。中文系的辅导员居然是我的小学同学杨柳。杨柳在这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和十年前相比,杨柳的变化并不大。她的脸蛋还是和当年一样秀气。美中不足的是,杨柳的身高停留在一米五三。这的确矮了一点。

  杨柳在我面前并没有辅导员的架子。她总是让我有空去她的单身宿舍里玩。班上的男生都鼓励我去追她。他们认为,作为学生,能把辅导员老师追到手,实在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对于他们的怂恿,我总是一笑了之。一来我觉得我和杨柳虽然曾经是同学,但现在她的身份是我的老师,她嘴上不说,内心未必瞧得起我:二来我认为男人最有面子的事是身边跟着一位美女。杨柳长得不错,但她的身高明显配不上我。

  虽然我的年龄和我的那些大学同学相差无几,但我的经历比起他们来,要复杂得多。我写的文章显得成熟而有内涵。大一那年中文系唐主任教我们基础写作,他让我们写一篇散文,谈谈刚进大学时的心里感受。我用半个小时就完成了这篇三千字的散文。一周以后唐主任拿着作文本进行讲评。他说我们班六十多个学生的作文他差不多全看完了,还剩两三本他没来得及看。他认为写得好的有五个人。唐主任将那五个人的名单写在黑板上。里面没有我的名字。班上的同学都望着我。因为他们都知道我想得诺贝尔文学奖。我很镇定。我对同桌李宏平说唐老师一定没看我的文章。李宏平不以为然。

  唐主任除了教基础写作外,还教我们古汉语。第二天是古汉语课,唐主任手里拿着一个作文本走了进来。他说今天是古汉语课,不应该进行作文点评的。但他昨天见了一篇文章,觉得写得极好,他认为有必要给大家朗读一下。唐主任还没有念,我便知道那一定是我的文章。唐主任对我这篇信手拈来的散文评价甚高,他说全文三千多字,连标点符号都无法改动一个。从那以后,我在学校名声大噪。后来,在校学生会改选中,我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学生会宣传部长。

  我由一名被大学退学的不合格学生到另一所大学的优秀学生干部的经历说明,人,应该选准适合自己的道路。很多人抢着去走的未必就是金光大道。如果选错了路,只会误入歧途前功尽弃。

  我在大学里的同桌李宏平和我很有缘分。我们在高三补习班是同桌,到了大学还是同桌。而且,我们还在同一个寝室。李宏平的家在江阳乡下,他是一个十分质朴的人。开学后不久,我送给他一条领带。他不知道如何才能把它体面地系在脖子上。他居然不懂得领带要和衬衫搭配的道理。他穿一件圆领汗衫,直接把领带捆到脖子上,然后精神焕发地跑去上课。知道的人晓得他这是在打领带,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去上吊。

  我们班上的人都喜欢逗李宏平玩,觉得他实在是个乐子。由于我经常送一些小礼物给李宏平,李宏平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他偶尔也会回赠我一些小东西。有一回我和李宏平在食堂吃饭,李宏平从裤兜里掏出一个粉红色的纸包给我,说这是他在他姐夫家里拿的高级餐巾纸。他拿了两个,一个他留着自己用,还有一个送给我。我接过李宏平递过来的这包所谓的餐巾纸,一看,我口里含着的一口汤喷出几丈远。李宏平给我的是一个安尔乐牌带护翼的卫生巾。

  李宏平大学毕业后,他那个在乡下守水库的父亲四处求人,想帮李宏平在江阳县城里找个好工作。我们大学毕业的那年国家已经不怎么包分配了。因此大专毕业的李宏平想留在县城还真有些难度。我灵机一动,觉得李宏平人虽然有些迁,但人品没得说,既不抽烟又不喝酒还不怎么好色,他如果好色的话怎么会连卫生巾和餐巾纸都分不清呢?让他做我的妹夫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我回家跟我母亲赵巧云商量,赵巧云让我把李宏平带回家给他们看看。我妹妹冯花对李宏平的长相不太满意,认为他门牙太突出了,皮肤也黑,长得有点像几百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我没想到胸脯没有发育的冯花也会如此挑剔。我把冯花怒斥了一顿。我说就你这副搓衣板身材,有男人肯要就谢天谢地了,你还想嫁给潘安不成。冯花原本就是个没什么主意的人,加上她已经步入大龄未婚姑娘的行列,后来她还是羞羞答答地同意了。冯花职高毕业后,赵巧云把她弄进商场里当了一名营业员。赵巧云说她原本可以让冯花去当会计或出纳的,可惜冯花老是算错账,没办法只好让她去站柜台,那样损失会小一点。

  我把我的意思跟李宏平一说,他就明白了。李宏平是想同我做亲戚的,因为我对他实在太好了。但他说这是终身大事,他要回家去跟他父亲商量。几天后他来找我,说他父亲同意了,不过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让我父母出面帮他在县城里找一份工作。

  为了给李宏平找工作,赵巧云颇费了一番脑筋。赵巧云并不缺乏给李宏平找工作的能力,让赵巧云踌躇的是该给他找一份什么工作呢。工作单位太好的话,李宏平今后说不定会变心,工作单位不好,赵巧云又担心日后女儿会跟着他受苦。后来赵巧云给李宏平找了一个不好也不坏的工作。她把李宏平弄进了江阳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赵巧云认为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肯定会常抓不懈,因此李宏平将来下岗的可能性不大。此外相对于其他要害部门,计生委也算不上实权单位。

  我第二次考上大学后,赵巧云停止了她从事十多年的布匹生意。赵巧云说现在布匹生意已经不怎么好做了。现在最挣钱的行业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所谓的娱乐业。赵巧云将全部资金都投入到娱乐城的建设和经营中去了。

  半年后,由赵巧云担任法人代表和总经理的娱乐城终于开业了。娱乐城的名字是我取的,我将它命名为“围城外”。由于投入的资金有限,我家的“围城外”娱乐城规模并不大。赵巧云买下了一栋临街的三层楼房,将底下两层装修后用来对外营业,最上面一层做成宿舍给娱乐城的员工们居住。

  娱乐城开业后,我父亲冯江阳到娱乐城做兼职。他担任保安经理。此时的冯江阳已经五十多岁,长江后浪推前浪,他再也不是昔日那个在江阳大街上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标志性人物了。因此尽管冯江阳在娱乐城负责保安,还是会有人来这儿寻衅滋事。那天领头来闹事的是二十多岁的方豹。方豹曾经是我的小学同学,当我坐在大学教室里时,他已经坐上了江阳县城某黑帮的第一把交椅。方豹来“围城外”找一位坐台小姐的麻烦,严格地说,这些坐台小姐并不是“围城外”娱乐城的员工。她们像流莺一样,哪家娱乐城生意旺她们就出现在哪儿。因此这些小姐的人身安全并不在身为“围城外”保安经理冯江阳的管辖范围内。冯江阳也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知姓名的坐台小姐而得罪方豹。但冯江阳不这么想。

  我母亲赵巧云骂冯江阳不懂得和气生财的道理,打开门做生意求财不求气,但冯江阳好像专门来这儿和年轻人赌气。冯江阳和方豹一言不合便打了起来。两人从包房一直打到厨房,冯江阳抡起一个茶杯把方豹的头砸开了花。同时,他也被方豹扔过来的开水瓶里的开水给烫伤了。冯江阳从医院里出来后,摩拳擦掌准备和方豹继续玩下去。赵巧云对冯江阳说,你有一家娱乐城开在这儿,你在明他在暗。除非你不想做生意了,否则你跟他只能讲和。

  后来赵巧云请了一位在江湖上资历很老既熟悉冯江阳又了解方豹的人出面,把他们请到一起喝茶。赵巧云拿出八百块钱医药费给方豹,又给他讲了不少好话,说他少年得志前途无量,方豹听得心里舒坦,伸手接过钱去此事才算彻底摆平。冯江阳觉得无趣,便辞去他的保安经理一职,又回到他的钟表店里跟人下象棋去了。

  赵巧云经营两三年娱乐城后,身心俱疲。娱乐城要应付的神仙实在太多了,不管黑道白道她都得罪不起。加上她年纪也大了,不愿再去为这些事伤神,因此她将娱乐城转让了出去,从此在家安心养老。

  我的好朋友王勇,在我读大学期曾经来到我所在的城市打工。他只有高中学历,因此找工作难度很大。有一家公司招他去做业务员,这家公司据说是某地图出版社的代理商。公司老总说他们准备出一本地图册,要王勇去各企事业单位拉赞助,谁赞助的钱越多,谁出现在地图上的文字就越醒目。一分钱不出的话,那你就只能从地图上消失了。

  王勇是一个很敬业而且能吃苦的人。他当上业务员的第二天就出现在了市政府。王勇认为市政府毫无疑问是一个市最大的单位,因此他们出的赞助费肯定是最高的。市政府办公室一位副主任接待了他。这位副主任听完王勇的介绍后觉得这事十分可疑。如果市政府不出赞助费,那么这地图上就不标明它的位置么?一个没有政府的地图,那还是一个地图吗?副主任打电话给公安局,公安局把王勇给抓起来了。王勇的被抓带出一个诈骗集团。由于王勇只是一个打工的,对里面的内幕并不知情,几天后他被放了出来。

  王勇从公安局出来后,准备回他租住的小屋,休整一下后再重新出去找工作。他在路上遇到了他的一位高中同学。他乡遇故人,王勇很高兴。他将这位同学带回他租来的小屋后出门打算买点菜回来招待他。王勇提着菜回来后,他惊讶地发现他那位同学不见了,他的被子箱子鞋子全部消失了。王勇的邻居告诉他,他出门以后,他的同学喊来了一辆三轮车,将他的东西全部拖走了。

  有了几次被骗经历的王勇变得成熟了。他到地摊上花三十块钱买了一张假大学文凭去了广东惠州。他在那儿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同时也找到了他现在的老婆。

  拿到大学毕业证后不久我便开始谈恋爱了。在此之前我克制着对女人的欲望,总是把自己关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补充我在文学方面的养分。我打算写几部长篇巨著。那年七月,我没有回家。我在大学附近的民房里租了一个套间。我打电话找赵巧云要钱买电脑和打印机。赵巧云听说我要写书,她很爽快地从银行汇了一万块钱给我。赵巧云说写书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她还说将来出书后如果卖不出去她可以帮忙。她认识好几家书店的经理。

  我坐在新买来的电脑旁,写了个标题就不知如何下笔了。我发现我严重缺乏灵感。而男人的灵感往往离不开女人。因此,我决定谈恋爱。我推开我租来的那套房间的铝合金门窗,发现对门就是我所在大学的女生宿舍。我看见有个漂亮女生在对面三楼一间寝室窗前坐着,我心想,就是她了。

  那个女生果然成了我现在的女友。她是外语系的,和我同一年毕业。我坐在电脑前面思考如何写长篇小说的时候,她坐在窗户前面考虑她日后的去向。她不知道她应该回家乡担任一名中学老师还是去沿海城市充当一名白领。

  我帮她回答了这个问题。她和我一起留在了我们念大学的这个城市。几个月后,我成了省城一家报社的驻站记者,而她去了这个城市的一家私营企业。我们像绝大多数平凡却又不甘平庸的青年人一样,怀着各自的梦想,在为自己的前程打拼。

  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绝色两代男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