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城市紧靠特高课和警备司令部的人肯定是不够的。古川雄辉直接向哈尔滨周边伪满驻军下达了命令,要求他们配合特高课的行动。
对于伪满军队的执行力,古川雄辉并不完全放心。所以最后他还联系了城南那个实验室的主官。提醒他可能会有泄密的风险,有人劫走了准备送来实验室的材料。对于这次特高课的通报,实验室非常重视。他们正在做的实验内容是绝对不能传出去的。
实验室方立刻派出驻防部队对周边的确进行警戒搜查。同时派出了两个满编的小队共一百四十人到劫车的现场。配合特高课一起准备进山搜查尸体的踪迹。
特高课对于伪满政府管辖的军队,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相对而言,却对日本军方的影响里有限。特高课隶属于宪兵,而驻军则是隶属陆军。都穿着军装,但并不是同一个系统。相互之间更多的是协同合作的关系。
所以古川雄辉只有在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之后才会联系军方。
有了军方的加入,古川雄辉手中可调用的资源就变得充足起来。他立刻收拢自己手下最精锐的人手,将下一步的重心放在搜捕可疑人物上。
从袭击到劫车,古川雄辉已经将目标理所应当的锁定在了苏联人身上。苏联情报机关一直都是他们最大的对手。也只有他们才有能力搞这种规模的袭击,同时也有理由节奏车上的尸体。
现在古川雄辉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苏联情报人员对于城南的实验室到底了解多少。
古川雄辉的这种判断也不能说错,只能说张家兄弟所在的组织实在是太没有知名度了。根本就没有入古川雄辉的“法眼”。所以在古川雄辉思考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他们这个选项。
这说明张锦骏过去几年的工作做的非常好。张锦驰做得也不错,至少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被落实种种的怀疑。
张府内有个设置和物资都很齐全的暗室,张锦驰也专门研究过洗印技术。这回他就把那几张拍摄了五月偷袭计划的底片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扩印。不需要放大镜就能够清楚的看到内容。
五月计划顾名思义,就是要在五月份发动的军事计划。计划所涉及的作战部队就超过七万人的规模。步兵,火炮,坦克甚至是飞机,在计划中都有提及。
如果这份计划真的执行,那就是要认真的打一场打仗!以现在苏军在北方边境沿线的兵力而言,日军出其不意的情况,是极有可能达到计划作战目标的。击穿边境防线甚至击溃边境苏军都很有可能。
日本军人的军事素质其实跟苏军差不多。甚至在作战意志方面还要超过苏军。张锦驰听说最近苏军方面正在搞军改。也不知道改过自后,作战力是会提升还是下降。
照片洗出来之后不久,张锦骏就带着一系列坏消息回到了张府。
张锦骏面色凝重的告诉他们:“封城已经开始,只进不出。普通人要进过审查和搜身才能上车。重点关注对象则必须有特高课的确认才能离开。
我打听过了,重点关注的除了他们怀疑有问题的人之外,像你这样的纨绔子弟,富商,伪满官员都包括在其中。”
“咱们的人撤出去多少?”这是张锦驰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这次行动时间十分仓促,能按照计划执行好袭击任务已经算是不错了。撤离计划都只能用原来他们各自的预案。咱们这边的人还算好,应该有大半都撤出了城。但合作的那边,有十几人都被堵了回来。而且……”
“还有更糟的消息?”
张锦骏脸色凝重的点头:“而且我刚收到消息,城外驻扎的日军也动了。就算逃到城外,再往外转移也会非常困难。火车站,汽车站的盘查都非常严格。”
张锦驰说道:“什么时候特高课能直接调动日本陆军了?反应这么大,难道是发现咱们偷拍了保险柜里的情报?”
张锦骏说道:“这种反应的确超出预期。我想来想去,哈尔滨地区能让日本陆军这么敏感的事,似乎就只剩下南郊的那个军事基地。可能是劫车的行动刺激到了他们。”
张锦驰转身看向墙上的地图:“这么看来,南边那个设施的重要性比咱们一开始推测的还要高。关键是,关于那里的信息异常的少,说明保密的功夫做得很足。”
张锦骏把胶片拿在手中:“北面的人好像知道点内情,这次正好可以跟他们交换一下情报。但眼下最麻烦的还是怎么把这些人送出去。
过去的所有准备,都是针对普通的封城。哈尔滨城能出去,但现在有日军的第二道封锁圈挡路。就算出了哈尔滨城也早晚会被抓到。”
在哈尔滨生活这么久,几条秘密的出城路径总是有的。但就像张锦骏说的那样,哈尔滨能出去但军队的封锁圈很难通过。军队封锁圈跟城市封锁的特点正相反,一个的相对静态,而另一个则是动态为主。
人数少还能拼一把,但现在需要撤离的人超过二十个。这么大的队伍,不被发现的概率太低了。关东军的侦察兵也不是吃干饭的。
张锦驰问:“北面的人也在哈尔滨经营了很多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张锦骏摇头:“军队的封锁圈,除了搏命凭运气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张锦驰叹了口气:“咱们有多长时间?”
张锦骏略微思考后,伸出三根手指:“三天,最多。”
只有三天时间,这几乎不可能的。这点时间恐怕连对封锁圈完整的侦查都做不到。兄弟二人盯着地图看了许久,也没有想到什么办法。
张锦驰有些烦躁的起身在屋子里走了几步,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回身对张锦骏说:“还记得老廖怎么说的吗?”
张锦骏愣了一下,说:“老廖说过很多话,你说哪句?”
张锦驰说:“当你面对一个问题思考很久也找不到新出路的时候,就应该抛掉过去所有成型的条条框框。换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思考。”
“这句话我记得,但你的新角度是?”
“我们一直在想如何悄悄的穿过的封锁圈,如何避开守卫和军队的巡逻。”
“没错。”
“新角度就是不再以不被发现为前提,如何穿过封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