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离却忽然问道:“你说浪辰,会藏在哪里呢?”
“呃……”萧煜被他瞬间转换话题,一时脑中混乱,“这……他要纵览全局,应该是埋伏在高处。所谓的轻功高手,不但速度奇快,还善于隐伏,让别人无从发现他的行踪!”
白月离抬起头,在夜空中寻找着什么:“不错,他应该藏在一个隐秘的至高点。如果府中一乱,他可将战势一览无余,从而做出判断。”
“他的位置的确灵活。”
“浪辰此刻,是最了解府中情况的人。他知道在哪里最容易制作动 乱,也知道在混乱时,可以从哪里悄无声息的摸进夫人的卧房,最可怕的,是府中的卫士不会拦阻他!”
萧煜做出大惊之状:“您是在怀疑浪辰吗?”
“没有,我只是做出推论而已。”白月离道,“这盗婴之人的真正身份,或许会让我们大吃一惊啊!”
书房,曹玉锦袍铠甲,正襟危坐,一双虎目牢牢瞪视着大开的书房门。
忽然,徐锦云那孱弱的身影,缓缓走入。
“夫人,你刚刚生产,身子还弱。怎么不在房中休息?”
徐锦云道:“是那位白月离先生,让我来的,说是诱敌之计。”
曹玉一怔:“诱敌?”
徐锦云微微一颔首:“就在夫君你调动众人的时候,白月离先生找到了我。”说着,她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了,说起她与白月离的对谈:
“先生有什么事,要对妾身讲吗?”
白月离将偷盗兵符另有其人的推论,向徐锦云重述了一边。
徐锦云一听,身子恨恨的仄歪了一下:“先生的意思是。徐旌出于某种原因,去柴房放火,随后偷偷赶回,来到书房的时候,看到那偷盗兵符的贼人。贼人因为行径败露,被迫杀死徐旌灭口?”
白月离点点头:“夫人真是聪明 慧黠。”
“可此人是谁呢?”徐锦云问道。
白月离道:“夫人好好想想,兵符为什么会出现在徐旌的手中?”
“按照萧煜他们的推论,是张博非收买徐旌,让他潜入曹候府,盗取兵符。然而徐旌却盗出了假的兵符,张博非恼羞成怒杀了徐旌。”
白月离道:“第一,张博非一个江湖人,如何知道兵符真假。第二,就算她知道兵符有假,那为何不再度进入书房搜寻?第三,徐旌偷来兵符,怎么可能会选在作案地点与张博非交易?另外,若是张博非不知道兵符是假的,那他又为什么不拿走兵符?”
“这……”
徐锦云似是身体还未恢复的缘故,一番急剧的思考之下,竟出了一身冷汗,她摇头说道:“这样说来,原因只有一个——凶手的目的,不是兵符。”
“不错!”
“那这偷兵符的事儿,又作何解释?”
白月离道:“很简单!此人盗取兵符的目的,与徐旌放火的目的相同!”
徐锦云这下直接后退三步,跌坐在椅子上:“你是说?”
“制造混乱,调虎离山!”
白月离道,“如今的局面,正是如他所愿!大部分的护卫,被调去守卫书房,守护兵符。夫人这里防卫空虚,如果此时有人来盗走公子,比之前要容易的多!”
徐锦云全身颤抖:“当听说凶徒的目标是兵符,而非吾儿的那一刻,我感到一阵放松。那感觉就像从地狱到了人间,白月离先生你这一番话,却将妾身又拉回了地狱!”
她轻喘几声,问道,“是谁?那恶名昭彰的张博非阴魂不散的盗子鼠辈,究竟是谁?”
“凶手的目的是打草惊蛇,那盗取兵符的行动就必须失败。如果兵符真的被偷走,书房便失去保护的价值,你的夫君会搜查府中的每一个人。府中戒备森严,你的夫君还会将守卫,分撒在府中各处,挖地三尺寻找兵符。如此一来,府中处处都有眼线,偷盗者更难脱逃。故而,偷取兵符的行动必须失败。”
“所,所以呢?”
白月离道:“所以,偷盗者不会偷走真的兵符。但是夫人你想,徐旌当时出现在书房是个意外。”
“贼人将兵符藏在他身上,也是在杀他之后,临时起念。如果他不出现,贼人就会带着这块兵符离开。”
“他偷盗的计划必须失败,又会带着兵符离开,原因只有一个……”
白月离道:“对,他知道那块兵符是假的!也就是说,此人偷错兵符,并非是因为他不知道兵符的秘密,反而是因为他知道兵符的秘密。知道偷走假的兵符才会恰到好处的转移曹玉的注意力!”
“那这个人就只可能是……”
“是萧煜!”
听着徐锦云的转述,曹玉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急火,拍案而起:“如果白月离推断无误,偷盗兵符之人,正是萧煜。兵符有二的秘密,除了你我,府中无人知晓。唯有萧煜来自大内,知道这个秘密。”
闻铮点头道:“当时,还是他告诉我们的。”
“这个白月离真是可恶。他明知如此,为什么不向本都督言明,反而要将萧煜带走呢?”
县令道:“白月离这么做可能是想到对付萧煜的办法了。不过,若萧煜还有帮手,贵公子岂不危险?”
曹玉思忖道:“这一切都是白月离的推论。万一他推论错了?嗯,闻铮,你带二十名护卫,保护夫人回去,顺便留在她房外守护。”
闻铮应了一声,对徐锦云道:“夫人,咱们走吧。”
“这样,会否打乱白月离先生的计划。”徐锦云问。
曹玉呸了一声:“屁的计划,整个曹候府。除了梁鸿羽,他此时还能支配谁?只靠他们两人能行使什么计划?闻铮,依令行事!”
闻铮看着徐锦云道:“夫人,跟我来吧。”
徐锦云无奈,只好出了书房,走入夜风中。
闻铮点出二十名守卫,将徐锦云护在中 央。自己走在队伍最前面。
众守卫簇拥着徐锦云,注意力却全部集中在外围。
忽听徐锦云一声惨呼,闻铮大惊,回头看时,却见徐锦云右臂上插着一支飞刀,鲜血直流。
闻铮急忙拔刀出鞘,大呼:“有人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