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更冷了,王府里的菊花都凋零了。
冬天快到了,晨起的时候,院子里的草木上,都挂满了霜。
刘可乐依旧在王府里吃喝玩儿乐,无所事事。
府中的账目、人事、分配、采买,都由内外管家和刘婆子安置的妥妥当当的。
她的工作只用定期检查,等着听汇报就行。
然后就是每日盯着寒儿,让他每日运动,强健体魄。
再偶尔查查他的功课,就是这么的简单。
连日的大吃大喝,她觉得自己好像胖了不少。
这期间也和冯乐瑶通了几封信。
冯乐瑶还没有怀上孩子,刘可乐为此焦虑不已。
叫来刘婆子,询问她,有没有什么快速怀孩子的药。
刘婆子还以为是刘可乐想要急着为王爷怀孩子,高兴的不得了,四处给她寻找药方。
刘可乐非常淡定的收下了药方,转头就找过路的镖局,给送到豫州去了。
她殷切的盼望着,瑶瑶赶紧怀孕,赶紧生下孩子,这样自己就可以解脱了。
有时候躺在床上,她又会想,自己解脱了,然后怎么办?自己要去哪儿?
如今的她,每晚都要跟张冀北躺在一个被窝儿里,给他暖脚。
有时候,张冀北会捏捏她的脸,摸摸她的头发,亲亲她的额头。
有时候还会拉拉她的小手,刘可乐也不再反抗了。
不过,要是想有更进一步的行为,刘可乐是强烈制止的!
就好比昨天夜里,张冀北竟然趁她睡着,想要袭胸!
幸好被刘可乐及时发现,踹了他几脚!
哎,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刘可乐仰天长啸,最最让她难过的是,除了张冀北总是对自己毛手毛脚。
自己一个老司机,也会在夜深人静,思想出现滑坡,忍不住去吃对方豆腐!
“可不能怪我,饮食男女,人之常情对不对!
谁让这家伙生的如此妖孽呢!
换谁顶得住啊!”刘可乐在心里默默为自己‘辩解’。
刘可乐一直奇怪,自己做王妃这么久了,怎么就没有诗词雅集、游园聚会邀请自己呢!
刘婆子告诉她,国丧刚过,天气又冷,是没有什么贵妇聚会的。
要等到过年的时候,宫里开了宴会,给开个头。
春天到了,各个王公贵府,才会开始宴饮!
对此,刘可乐期待的直搓手!
年前,冯丞相就要续弦了,三媒六聘,无一不隆重。
刘可乐毕竟是丞相的‘女儿’,这种大事,不出面,也是不行。
倒是辛苦了姑奶奶王夫人,刚给哥哥嫁了女儿,又要给哥哥娶媳妇。
经过上一次惊险刺激的嫁女经历,这一次,王夫人可是铆足了劲!
刘可乐也私下见过王夫人一次,拜托她替自己去一次冯乐瑶的外祖,张家。
去暗暗的给对方简单说一下冯乐瑶的事情,王夫人是个实在人,马上就把这件事给办了。
日子平淡的就像流水,刘可乐觉得在富贵窝里这么天天躺着,幸福的太乏味!
她不知道的是,朝堂上的斗争,可是如火如荼,太后和张冀北几乎每天都要争执。
朝堂上,党派对立严重,小皇帝虽然年幼,却也每日忧心忡忡。
刘可乐不得已,每周都要三五趟的进宫带娃,哄小皇帝高兴。
这日上午,阳光大好。
刘可乐百无聊赖的躺在太极宫的侧殿里打瞌睡。
小皇帝在隔壁,抓心挠肝的背书。
刘可乐听着他费尽全力,却依旧磕磕绊绊的背书声,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她走出侧殿,进了小书房,一屁股坐在小皇帝的身边。
小皇帝看见她进来了,高兴地放下书,就要跟她说话,却被太傅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小皇帝无奈,只好继续慢悠悠的背书。
“身修,,而,,而后家齐,家,家齐,而后……”小皇帝磕磕巴巴的背着。
太傅闭着眼,好像睡着了一样,一点提示也不给。
刘可乐看着小皇帝为难的样子,心疼不已。
啪,她伸手打掉了小皇帝手里的书。
“皇上,走,咱们出去休息一会!”刘可乐拉着小皇帝,起身就要离开。
“慢,王妃,陛下还没有背完书呢!”太傅缓缓的睁开了眼睛,慢悠悠的说。
太傅一把年纪,老态龙钟,就像一块活化石。
头发,眉毛,胡子,全部花白,满脸的皱纹,仙风道骨。
刘可乐按耐住性子,再次坐下,她笑着说:
“太傅,那要是陛下今日背不完呢?”
“背不完,就一直背,不吃不喝,不睡觉也要背会。”
“太傅,我来替他背。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句出自《大学》。
意思是说,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
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哦,是这个意思吗?
皇嫂,我还以为这个是讲,出去打仗,然后,然后打仗了,才能保家卫国呢!”小皇帝惊奇的说。
刘可乐无语了:“……陛下,你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那你在这一直背什么?”
“对啊,我背什么,我不知道啊!”小皇帝一摊手,自己先笑了。
两个人一起,直勾勾的盯着太傅!
太傅慢悠悠的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刘可乐的火气,蹭的就上来了:
“太傅,我今天不想跟您吵架,咱俩心平气和的谈谈,好吗?
就当是辩论,切磋,论道,行吗?”
“愿,闻,其,详!”太傅依旧是慢慢悠悠的回话。
小皇帝一看这架势,赶紧高兴地坐下,他可不能错过这精彩的一幕!
“太傅,您是陛下的老师,也是先帝的老师。
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那么我想请问您,民间有个说法,叫‘一个猴,一个栓法’,不知道您可曾听说过?”
太傅微微点头。
“陛下今年不过九岁,我听闻他五岁启蒙。
到如今也不过才四年,他才认得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词?
为什么不能多给他打打基础,让他先学点简单的。
由简及深,循序渐进。
硬要让他背《四书五经》做什么?”
小皇帝在一旁疯狂点头。
敢跟老太傅辩论的,刘可乐还是第一人。
小书房里外,宫女太监们探头探脑,都想听听。
刘可乐抬头,看到了广安王张冀北也在门口,就招手让他进来。
刘可乐说:“王爷,咱们做家长的,要时常跟老师多沟通。
这样才能了解陛下的学习进度,我呢,是他的嫂嫂,我有权跟老师聊聊,行吗?”
广安王点头:“王妃有什么意见,可以对太傅提出来。”
太傅不紧不慢的说:“陛下是国君,理应学习治国之道!”
“可是陛下也是孩子,应当有个快乐的童年!”
“对,朕应当有个快乐的童年!”小皇帝赶紧接话。
“陛下,得上天恩赐,祖宗庇佑,承袭大统,他就应该日夜苦读,学习治国之术!”
“对,他该学,谁让他是皇帝呢,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可是,他实在年纪太小了啊,太傅?
能不能先打好基础,在慢慢的学?
能不能给他好好解释解释,理解着学?
能不能不要早起那么早?晚上学到深夜。
他还是个孩子,还要长身体啊?”
“对的,朕还要长身体啊,太傅!”小皇帝像复读机一样,重复着刘可乐的话。
“时不待我,时间紧迫。
陛下不是天资聪颖的孩童,自当要多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成为明君。
这是他的职责!”太傅面无表情的看着小皇帝。
小皇帝听到太傅这样说自己,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刘可乐轻轻的拉起他的手,给了他一个鼓励的微笑。
“成为明君就一定要读那么多生硬拗口的书吗?
为什么非要勤能补拙?
从古以来那么多皇帝,那么多明君,都是饱读诗书的吗?
开国的皇帝,草莽起家的也不少。
说句大不敬的话,咱们武朝的开国圣祖,就是饱读诗书的吗?
他好像大字也识不了几个吧?
远的不说,就说如今,是广安王与太后共同辅政。
他们俩,谁会背这些帝王治国之术?
帝王之术,在于心怀苍生,在于爱民如子。
在于平衡君臣的关系,在于斩断后宫与前朝的瓜葛。
在于知人善用,在于体察下意。
近君子,远奸臣,广开言路,不拘一格降人才。
最重要的是,把握住钱和权!”
刘可乐一口气说完这些,感觉畅快了不少!
太傅一直盯着她,一动不动。
半晌,太傅突然笑了,他悠悠的说:“王妃,接着说,还有什么,接着说。”
刘可乐倒是愣了,她在等着太傅怼她,然后她好还击。
如今太傅这一笑,倒是给她笑懵了。
她转头看看张冀北,对方还沉浸在她刚才的话里。
刘可乐清了清嗓子,看看小皇帝,在对方期许的眼神里,她继续说:
“还是我之前说的,一个猴一个栓法。
我家的寒儿,他比陛下小一岁,安静,沉稳,爱读书。
陛下跟他恰恰相反,陛下活泼,好动,坐不住。
既然寒儿愿意读书,就让他读,博览群书,刻苦钻研。
既然陛下不爱读书,就把复杂的道理简单化。
陛下不能钻进书里,就把书中的道理,言简意赅的直接告诉他。
有的人爱做饭,喜欢劈柴烧水,亲手慢慢煲汤。
有的人讨厌厨房,那何必勉强?
直接把现成的鸡汤,喂给他就好了啊?一样也是饿不死。
咱们武朝入仕,除了文举,还有武举。
我看陛下就很喜欢舞刀弄枪,何不让他学习武术,强身健体。
真的大可不必,关起门,让他日日苦读,对他摧残折磨呢?
一个帝王,要是天天病病殃殃,龙体欠安。
就算真有凌云之志,学的会帝王之术,又有什么用?
小孩子,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嘛!
读书,绘画,练字,骑马,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掌握其他国家知识。
方方面面,我认为陛下都该学习。
学习不是一日之功,陛下还小,离亲政还早着呢。”
刘可乐说到这里,突然伸出手,牢牢的捂住了小皇帝耳朵,继续说:
“要是一味逼迫,让他产生厌学情绪,日后,心存恶念,是会重武轻文的。
老太傅,他现在是个小孩子,日后可是生杀大权在手啊!
你逼迫他?待他羽翼丰满,焚书坑儒,啧啧,可不是没有先例啊!
您是天下读书人之首,可不能让天下学子恨您啊!”
刘可乐表情丰富,连恐吓带吓唬,倒是真的把老太傅吓住了!
老太傅的一张脸,由红变黑,精彩至极!
他缓了又缓,半晌,叹了一口气:“王妃说的是,还是应当循序渐进。
先帝,是十四岁才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的。
王爷,就没有学,就上了战场了。
如今管理朝政,倒也是井井有条。”
广安王听到太傅夸奖自己,竟然有些羞涩的笑了。
太傅盯着小皇帝看了又看:
“陛下确实不是读书的材料。
还是把基础打好再说吧。
今日王妃的话,让我醍醐灌顶。
陛下的读书问题,让老朽在好好想想吧。
想好了,在跟你们,跟太后,在商议。
好了,今天就这样,我也累了,陛下去休息休息吧。”
小皇帝高兴的站起身,抬起双臂,高呼:“好呀!好呀!我要休息去了!”
书童扶起老太傅,出宫回府了。
小皇帝在书房里,高兴地蹦蹦跳跳,王爷说:
“陛下,出去玩吧,天气好,去御花园抓蚂蚁去吧。”
小皇帝飞也似的就要出去,走到门口的时候,他突然转身。
猛的窜到刘可乐的身边,抱起她,在脸上,就是一顿亲。
亲完,边往外跑,边喊:“谢谢皇嫂!谢谢皇嫂!”
广安王的脸色,黑的好像要杀人!!!
刘可乐见自己的观点,被太傅听进去了,高兴的说:
“王爷,咱们回府吧,我累了,回去歇歇!”
广安王点了点头,刘可乐推着轮椅,出了太极宫。
回府的马车上,张冀北一直盯着刘可乐。
“刘可乐,帝王之术,在于心怀苍生,在于爱民如子。
在于平衡君臣的关系,在于斩断后宫与前朝的瓜葛。
在于知人善用,在于体察下意。
近君子,远奸臣,广开言路,不拘一格降人才。
最重要的是,把握住钱和权!
这些,你怎么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