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是爱看笑话的,张冀北这些天每日从朝堂回来都是一副笑眯眯的表情。
刘可乐问他笑什么,他也不说话。
刘可乐说:“还不是嘲笑赵太妃吗?
我认为这件事情不论真假,都不重要,你怎么不趁机做点手脚。”
张冀北觉得刘可乐说的有道理,就说:“那好,那我就趁机做点什么吧,省得白白浪费了机会。”
说完就又乐呵呵的走了,刘可乐表示无奈。
这一天,刘可乐带着寒儿去城外放风筝。
一般贵族都是在皇家园林里面玩乐,普通老百姓才会在城外的河堤上放风筝。
刘可乐不想去皇家御苑,觉得在那里规矩多,碰见了人就要跟人家寒暄,太麻烦。
跟寒儿商量后,两个人就到城外去了。
春日的午后,天气太阳暖洋洋的。
刘可乐坐在草坪上,寒儿跑来跑去的放风筝。
刘可乐突然说:“寒儿,有时间咱们进皇去吧,见见你的皇叔。
这样,你们俩可以一起放风筝。”
寒儿点头说:“那日在太庙,我瞧着皇叔,心里就觉得十分欢喜。
还一直都没有去看望过他呢。”
刘可乐点点头,本想着册封结束以后,念儿就有时间了。
谁知太后一让他读书,教导礼仪。
念儿初入宫廷,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刘可乐也不想打扰他。
如今算算,已经过去了多日,应该也学的差不多了。
正在放风筝的时候,突然,刘可乐的眼光被一个男子吸引了。
那个男子穿的衣服和武朝的人不一样。
他穿了一件白色的褂子,下面穿着紧身的裤子,脚上的鞋子,一看就是运动鞋。
刘可乐心想:“莫非他跟我一样,也是现代的人吗?”
她本想上前询问,但是现在自己的身份比较特殊。
自己去问的话,肯定会敏感。
就吩咐今日跟自己的侍卫,荣儿的哥哥,跟着这个男人,看看他是做什么的。
刘可乐心事重重的跟寒儿放完风筝之后,又在大街上吃了饭。
带着寒儿逛了街,去书局买了一些画本儿。
回到了府里,晚上睡觉的时候,刘可乐还想着这件事。
他告诉张冀北,今天跟寒儿出去放风筝的时候,看见了一个男子。
看他的衣着打扮,很像是自己的那儿的人。
张冀北问道:“那你跟他相认了?”
刘可乐摇摇头。
张冀北说:“对,最好还是先不要。
你们那里的人,也不是都是好人。
要万一是有人怀疑了你的身份,知道了一些什么,想从你这边儿下手呢?
不要把什么人都当作好人。”
刘可乐点点头。
第二天,荣儿的哥哥来汇报说:“那个男子住在城郊的庙里,随身还带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见他解释不清楚,刘可乐就叫他画下来。
珠云哥哥画的歪七扭八,可是刘可乐一眼就认出,那是登山包和行李箱吗。
她更加确信这名男子跟自己一样,都是穿越来的。
她吩咐荣儿哥哥说:“多派两个人,悄悄的跟着他。
不要露出马脚,他有什么进展,随时汇报。”
刘可乐心想,他要真的是跟自己从一个地方来的,说不定他能知道回去的方法。
如今,回不回去是一回事儿,能不能回去,是另外一回事儿。
自己从心里,还是很想知道如何回去的。
有了这个想法,刘可乐的心里就日夜难安。
她开始私下清点自己的财物,和自己名下的一些资产。
想着这些东西,走的时候,也不知道能不能带回去。
她这一系列的小动作,就算瞒得过所有人,也瞒不过趣儿。
趣儿在发现猫腻以后,斩钉截铁的问刘可乐是不是要走。
刘可乐摇头说:“不是的,趣儿,我,我是从另外一个地方来的。
我这些天,遇见了一个跟我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
我想着,想从他那里知道要怎么回去。
如果我要是回去了,这些东西,我想清点清点。
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就分给大家。”
趣儿拉过刘可乐的手说:“可乐,你为什么要走?在这里有什么不好吗?
你是过得不如意,还是怎样?”
刘可乐摇了摇头,趣儿又说:“你已经是王妃了,地位崇高,跟王爷又相爱。
虽然是继母,你跟世子的感情,却比亲生的还要好。
虽然朝中有党争,可是太后又是真心的喜欢你,你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吗?”
刘可乐被趣儿这一番话说的确实有些蒙。
对呀,自己想走什么,担忧什么?
趣儿这样一说,刘可乐也不知所措了起来。
六神无主的,她去看了瑶瑶和孟源。
孟源不在府里,瑶瑶的肚子渐渐的大了起来,如今在府里,安安心心的待产。
刘可乐跟瑶瑶说起,自己跟孟源,是从一个地方来的。
还问瑶瑶愿不愿意去哪里看看。
瑶瑶说:“不去了,之前,源哥哥也跟我说过这个事情。
现在,他说他不想再回去了,在这里挺好的。”
刘可乐也就没有再见孟源,也没有再问他这些话。
他已经知道了孟源的心思了,回去仔细想了又想。
她叫来荣儿的哥哥,说不用再跟了,就那样吧,不用再汇报了,这件事情到此为止。
其实这件事情,张冀北是知道的。
刘可乐派去的侍卫里,除了丞相府带来的,还有府中的。
他本来也怕王妃要走,还想着再多增派人手跟着她。
如今,见她竟然主动撤了人,便也安心了下来。
她知道王妃身体康健,私下里悄悄找太医给自己诊了脉。
太医说自己也很健康,一直没有孩子,可能是缘分未到。
张冀北想着,一定要赶紧生几个孩子出来,这样才能栓住刘可乐的心。
白天是这样想,夜里就更加的卖力。
可即便夜夜如此,刘可乐的肚子,还是毫无动静。
慢慢地,张冀北也有些灰心了。
心中的石头落地之后,刘可乐觉得自己的悬着的心放了下去。
仿佛是生了一场心病,又大病初愈了一样。
她便全身心的投入在王府的管理,投入到现在的生活中。
她向太后递了帖子,说明了来意。
待收到回复之后,便带着寒儿一起去皇宫看了念儿。
念儿一见刘可乐,很是高兴,上去就抱住了她。
寒儿的眼中,有一丝丝的醋意,但还是恭恭敬敬的对他行礼。
念儿如今已经是宝亲王了,寒儿是世子,两个人是亲叔侄。
两个孩子一见如故,聊得特别来。
念儿最近一直在被逼着读书,读了许多书,但是却不解其中之意。
他把疑惑都告诉了寒儿,寒儿耐心的一一给他讲解。
太后看着眼前这两个相处极好的孩子,也欣慰不已。
她一直在保护着念儿,生怕宫里的人对他有偏见,也怕宗亲对念儿看不起。
但是刘可乐告诉她:“别人的偏见是别人的,改变不了念儿。
他就是先帝的嫡子,就是宝亲王。
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
有偏见,是别人的事。
念儿又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一个如此可爱的孩子,谁又会不喜欢呢?
既然已经成了定局,谁也改变不了,那大家也只会接受,不会再有什么。”
太后听了刘可乐的话,随后再有马球、宴会、雅集,刘可乐也带宝亲王前往。
宝亲王身份尊重贵,长得又好,性格也招人喜欢。
不仅是各府的夫人们喜欢,就连高门显贵的小姐们,同龄的小姑娘们,也总是拉着他的手,喜爱不已。
渐渐的,大都上层就都知道了宝亲王。
众人都对宝亲王赞不绝口,太后很是满意。
渐渐的,对刘可乐也更加的感激。
刘可乐又建议太后,让念儿跟着思北陛下一起读书。
毕竟老太傅满腹经纶,是谁也取代不了的。
太后点头,又怕思北调皮欺负念儿。
谁知道念儿虽然是活泼可爱,却也不蠢。
安分没两天,思北就像捉弄寒儿一样捉弄念儿。
但是寒儿其实是心地善良的孩子,不愿跟他这位叔叔一般见识。
念儿却不是寒儿,虽然看起来人畜无害,但实际上对于小皇帝的捉弄,总是四两拨千斤的给打了回去。
久而久之,小皇帝捞不着什么好处,占不了便宜,也就偃旗息鼓了。
刘可乐听说之后,笑得合不拢嘴,对太后说:“这就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念儿弟弟他能降得住猴子一样的陛下,我们寒儿却是不行。
太后也觉得念儿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这孩子的福气,就像是老天爷给他的似的。
寒儿见到那思北皇叔和念儿皇叔在一起读书,心下羡慕。
正好他府中的师傅也要准备科考,无暇再教他。
在征得刘可乐的同意后,便也进宫,和两位叔叔一起读书。
三个年龄一般大的孩子,很快就形影不离了。
思北像一个指挥家一样,指挥着两个人男孩。
寒儿斯斯文文的,给他做军师,念儿身强力壮,给他打前阵。
三个男孩在宫里‘横行霸道’,很快就组了一个组合。
刘可乐给这个组合起名,皇家三剑客!
本来太后还以为思北会跟寒儿更加亲近,毕竟他俩是亲叔侄。
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没有想到,反而是念儿跟思北更加谈得来更加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