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幻境虽然诛心,但也让徒儿看清自己的真心。”秋萦梦如实回答,并未对长镜真人有丝毫隐瞒,缓缓道:“当下,徒儿修为已至混元中期。”
“果然,你是为师那一众弟子中最争气的。”长镜真人闻言面容稍稍露出些许喜色,甚为满意,点首道:“不过,踏入混元中期,为师也再没什么好再传授给你,剩下的,就全要靠自己去参悟了。今后日子,可有打算?”
秋萦梦顿了顿,目光飘向天际,思索片刻诚实道:“徒儿想,在山上陪师父些日子后,就下山游历。斩妖除魔,荡尽天下魑魅魍魉。”
“你啊,嘴硬说能放下,其实,什么也放不下!”话虽如此,长镜真人语气中却并无责备之意,反倒喃喃自语道:“算了,为师也没什么权力埋怨你。我若不是被这首座真人身份困在珝珏,想必也早就下山了吧。”
秋萦梦从未想过长镜真人竟能如此理解她所思所想,一时间竟无言以对。长镜真人瞧她痴痴地样子,拉起她的手,浅笑道:“你啊,就是另一个我!为师还能不懂你在想什么?算了,来都来了,就陪为师在这珺虚峰过上几日,过完,自行下山去吧。”
秋萦梦求之不得,平静无波的双目中闪出些许兴奋之色,点头道:“谢师父!”
******
道不能得者,为见有心。既见有心,则见有身。既见其身,则见万物。既见万物,则生贪着。既生贪着,则生烦恼。既生烦恼,则生妄想。妄想既生,触情迷惑,便归浊海,流浪生死,受地狱苦,永与道隔。[1]
洞中无甲子,姜彦宸也不记清究竟闭关了多久。只知道开始月余还在默默算着日升月落,再后来,索性禁五感、闭六觉,完全沉浸于自己一方天地间。
苦就苦在即便如此狠绝对待自己,期盼早日忘却负心人,她的倩影依旧如鬼魅般飘荡在意识海中,驱不散,逃不脱。
姜彦宸扪心自问:为何,为何当年与林婉然明明情投意合,已走到谈婚论嫁、私定终身的地步,到头来,她却义无反顾选择放弃?难道,因为我姜彦宸修为迟迟未能踏入混元中期?还是,因为他裴隐涯是当世帝王,身份显赫?
起初,仅是不分日夜的暗自追问,日子久了,终化作一份怨毒,于灵魂最深处生根发芽。姜彦宸每每挣扎,就更多一分确信:裴隐涯,就是上苍派来惩罚我的,他,煞星,自小就什么都与我争,无论是在西界村,还是在颢玉山。时时刻刻想从我身边抢走在乎的东西!我姜彦宸聪慧过人,哪点比他差?凭什么,江山、美人,世上男人梦寐以求的一切,他都拥有,而且拥有的理所当然。而我,却只能将自己封印在黑漆洞中,作个逃避现实的可怜虫?修为,我真拼尽全力。身世,我又无能为力。难道,注定悲剧结尾?我不服,不服……
“年轻人,力量,你想获得无可匹敌的力量么?”那沉寂多年,险被遗忘的女声不知为何,猛然间再次耳畔响起。
姜彦宸浑身一激灵,睁开双目打量四周,洞中暗的什么也没有。可姜彦宸再清楚不过,这声音真实存在,就在他脑中。
“无可匹敌的力量么?”姜彦宸忆起往事,冷笑一声,戏谑道:“你还被封在四灵法阵中自身难保呢,凭何给我无可匹敌的力量?”
“凭我知你!”女声道:“凭我知这世界!”
痛失真爱后,姜彦宸反倒再无负担,坦然道:“少在我这故弄玄虚。我如今一无所有,光脚不怕穿鞋的。放你出来,可以,我又能获什么好处?”
“我能助你修为突飞猛进,只要你肯听话,假以时日,修为定能傲视天下!”女子诱惑道。
姜彦宸性狡如狐,思索片刻,撇撇嘴,不以为然,一副市侩嘴脸道:“你既能敢许诺给我傲视天下的修为,那就说明,你出来后修为定然比我还要高上许多。放你出来,到那时,你一不高兴随手把我捏死,岂不冤枉?没兴趣!”
女子闻他口气松动,反问道:“你想怎样?”
“怎样?”姜彦宸眼球眶中乱转,灵光乍现,道:“这也简单,你告诉我一个能制得住你的法子,我就帮你逃出升天。”
“不行!”女声断然否定,道:“若是那般,我岂不要听命与你?”
姜彦宸耸耸肩,一副悉听尊便的样子,道:“那就没得谈喽。总之呢,我是破罐子破摔,不急于逃出什么鸟封印,也不盼着你能给我什么虚无缥缈的力量。你不愿意,简单,打即刻起,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咱们啊,互不相干,如何?”
女声被封印了太长岁月,期盼自由的心情极是迫切,此刻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沉思良久,妥协道:“我真身只求逃离阵眼,无心俗世,既然你有所担心,我可以告诉你个法子,让你安心。”
“什么法子?快说!”姜彦宸逼问道。
女声没在开口,而有道灵光乍然在姜彦宸脑中划过。姜彦宸愣了许久,脸色微变,道:“妖物就是妖物,你没骗我?”
女声冷冷道:“我是何人,会信口开河,骗你个小娃娃?”
“别跟我倚老卖老!”姜彦宸混不论道:“我帮你,但你先兑现承诺!”
“这是自然,仅凭你当下修为,即便有心放我出来,也是力所不及。但,只要你肯依我所言,每日苦修,再由我真气辅佐,用不了三年五载,必将大成!”女声道:“听好,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1].《太上老君清静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