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本镇已经想好了,归顺大顺!
楚山孤2025-07-28 18:193,206

  在得到流寇向大同攻来的消息的时候,虽然大同上下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但听到这个消息众官员的心中还是不免有一些忐忑。

  代王的脸上此时也是浮现出了一丝的惊慌。

  “大同和代王府上下三千余口的安危全在诸位的手中了!”

  卫景瑷和姜襄等一众大同文武赶忙拱手称是,代王此刻也便顺势结束了巡视在一众护军的簇拥下回了代王府。

  王驾离去卫景瑷自然而然的便成了大同级别最高的官员,一股肃杀之气瞬间涌现在他的脸上。

  “姜总兵,今日代王殿下既然已是下了王命,之前的事本抚也便不再追究,希望接下来咱们还是要精诚一致守卫大同啊!”

  姜襄毕竟是除他之外的大同军事的最高主官,况且目前大同九成以上的兵力都在他的掌握中,如果和他的关系搞得太僵也不利于大同的防务。

  姜襄也不是傻子,对于卫景瑷的主动示好也是相当的给面子。

  “抚台大人,姜襄从未习过圣人之言难免粗鄙,之前多有得罪还望抚台大人宽恕!”

  姜襄也很识趣的就坡下驴的给了卫景瑷一个台阶,这两个大同最高级别的文武好像就此便一笑泯恩仇了。

  这时卫景瑷的亲随将他的马牵了过来,此时姜襄将视线转向了卫景瑷身后的另一名亲随,那名亲随冲姜襄微微的点了点头,姜襄的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

  姜襄再次恭敬的冲卫景瑷拱拱手,随后在亲随的搀扶下便要跨上战马。

  岂料他刚坐上去,胯下的骏马就好像是受了什么刺激,猛地人力而起嘶鸣起来,随后便不受控制的超前狂奔而去。

  “不好马惊了,保护抚台大人!”

  姜襄冲周围的兵丁大吼一声,姜襄率先跨上战马追了上去。

  卫景瑷是文官,本就文弱,虽然就任大同巡抚以来为了更好的处置边务,习练了一些弓马的功夫,但是毕竟不是行伍出生,没有遇到过战马受惊的情况。

  战马受惊之初卫景瑷紧紧的拽住了缰绳,但是随着战马越发的狂躁,上下跳跃的越发强烈卫景瑷越来越拉不住缰绳。

  终于随着战马的再一次嘶鸣,卫景瑷没有抓牢缰绳被战马高高的抛到了半空然后重重的摔倒了地上。

  姜襄骑马追到了卫景瑷的身边,眼见卫景瑷跌下马来姜襄赶忙跑到卫景瑷的身边。

  “抚台大人,抚台大人!快找郎中过来!”

  卫景瑷此时痛苦的蹙着眉头,这时后边的一众亲兵也追了过来,控制住了那匹受惊的战马。

  刚才那名冲姜襄使眼色的亲兵又悄悄的走到卫景瑷的坐骑旁边,悄悄的将手往马鞍下探去,不多时便在马鞍下掏出了一个带血的铁钉,随后便将钉子若无其事的塞入怀中。

  此时一个郎中在一名亲兵的带领下背着药箱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蹲下身子便检查起了卫景瑷的伤势。

  “抚台大人的内腑并无大碍,只是右脚的伤势有些严重,近期怕是需要好生将养啊!”

  听到郎中的话卫景瑷尝试着动了一下右脚果然传来了一阵钻心的疼痛。

  “唉,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如今大同形势如此紧张我却连个马都控制不住!”

  卫景瑷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一旁的姜襄眼中却是闪过一丝狡黠。

  “抚台大人,冲锋陷阵乃是我等武人的本分,抚台大人在府中坐镇中枢即可,其他的便交由末将吧,末将必当给流寇迎头痛击!”

  此时即使卫景瑷再想掌控大同防御的全局也是不可能了,如果自己硬要带伤上城难免会让姜襄认为自己不信任他,当下也就只能将全城的防务交给姜襄了。

  “如此,大同的安危便全系于姜总兵一人了!”

  大同巡抚衙门后堂院中,一个正值二八年华的少女正在侍弄着院中的几株兰花。

  她身着一袭精致的绣花长裙,色彩斑斓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她的长发挽成云鬓用玉簪轻轻固定,无形中显得优雅而婉约。

  远远看去她的神态恬静双眸如水,透露着一丝淡淡的忧郁。她的皮肤白皙如玉唇红齿白,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

  不知是不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她的嘴角勾起了一丝好看的弧度,她的笑容温暖而纯真,仿佛能融化冬日的寒冷。

  少女正是卫景瑷的独女卫惜茼,院中的这几株兰花是父亲去年为她栽在院里的。

  本来冬天时已经枯萎了,眼见春天还暖这几株兰花竟然是有了复苏的迹象,这让速来爱花的卫惜茼心中不由的十分欢喜。

  “小姐,小姐!”

  卫惜茼的贴身小丫鬟环儿一脸惊慌的从府外跑了进来,环儿从小便在卫府长大,一直跟着卫惜茼,二人名为主仆实则情同姐妹。

  “发生什么事了,十几岁的大姑娘了还是这般毛糙,以后怎么嫁人啊?”

  卫惜茼看着风风火火跑过来的环儿不由得嗔怪了几句。

  “小姐,不好啦,刚才跟着老爷出去的亲兵回来通报老爷刚才在西门那边巡视城防的时候坠马受伤了!”

  闻听父亲受伤,卫惜茼顿时花容失色,赶忙停下手里的动作。

  “父亲受伤可严重?”

  “不知道呢,刚才婢子看着十几个人将老爷抬到后宅去了,那个姜总兵将老爷送到卧房才刚离开。”

  此时卫惜茼已经没有耐心再听环儿说,心中已是焦急万分,莲步轻移朝着卫景瑷居住的房间赶去。

  此时卫景瑷刚刚躺在床上,这些时日接连的操劳确实也是让他的身心感到深深的疲敝,此时卫景瑷半眯眼睛竟是有了困倦的感觉。

  可是想到大同此时面临的危局卫景瑷身上的倦意又是一扫而空。

  此时大同的城防力量虽然说勉强的达到了十万,但是一半以上的都是毫无作战经验的民壮。

  姜襄手下的兵勇战力较之流寇也是大大的不如,大同一座孤城恐怕打到最后仍然是免不了城破的结局。

  想到山西巡抚蔡懋德杀妻灭子最后自尽城头的惨事,卫景瑷不禁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自己身为大同巡抚守土有责,与城共存亡原是本分,只是想到自己的女儿才刚刚开始自己的人生,若是最后和大同城一起灰飞烟灭,卫景瑷实在是狠不下这个心来。

  “爹爹,你的伤势如何了?”

  卫惜茼的声音传来顿时便打断了卫景瑷的思绪,看见女儿面上的担忧,卫景瑷的不由得泛起一阵暖意。

  “只是一点小伤,不必忧心!爹爹休息几天就好了!”

  眼见父亲的伤势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卫惜茼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父女俩又是闲聊了几句,卫惜茼的脸上却是浮现起一丝忧虑之色。

  “爹爹,来的路上我听府里的下人们都在谈论太原失守的事情.......”

  卫惜茼没有接着说下去,可是眼神中却是透露出了她内心的焦灼和惶恐。

  卫景瑷微微一笑,眼神中散发出的坚定让卫惜茼的心中微微一安。

  “放心吧,咱们大同现在有十万大军,皆是善战的将士,一定能够守住的,相信爹爹!”

  卫惜茼轻轻的点了点头,见父亲没有大碍又是一脸疲惫的样子,卫惜茼便让父亲好好休息,自己则带着环儿离开了卫景瑷的卧房。

  卫惜茼离开后房间内又归于了平静,卫景瑷又是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沉思,突然间他又睁开了眼睛。

  “卫福!”

  一个年纪四旬上下棱角分明身形干练的中年人从门外闪了进来。

  此人是卫景瑷的心腹家人,自小便是在卫家长大对待卫景瑷忠心耿耿。

  “卫福,这么多年来,老夫对你怎么样?”

  “老爷待小人天高地厚之恩!”

  卫福的脸色冷峻,没有丝毫停顿的说道,卫景瑷缓缓的点了点头。

  “流寇大军马上就要兵临大同城下,流寇兵威甚盛大同城破是早晚得事情,老夫身为大同巡抚守土有责,若是城破自当与城共亡,只是.....”

  此时卫景瑷的眼中透露出一丝隐隐的不舍。

  “惜茼她年纪尚小,若是就这样陪着老夫死了老夫实在是于心不忍,所以我要你在大同城破之时设法带惜茼和老夫的老母亲突围,天涯海角逃命去吧.....”

  卫景瑷说着眼中竟是闪出了一丝泪花,若非万不得已他实在是不愿意让自己的老母亲八十多岁的高龄还要承受这种家破人亡的惨剧......

  “请老爷放心,但凡卫福有一口气,绝对不会让老夫人和小姐受到一点伤害。”

  卫景瑷闻言又是缓缓的闭上了眼睛,挥挥手让卫福退了出去......

  大同总兵府后堂,姜襄正高坐在主位之上,身侧则是坐着自己手下最信任的几个副将和参将,此时堂中众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兴奋和狂热。

  “弟兄们,咱们当兵吃粮到底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升官发财?眼下大明已是日薄西山时日无多了,大顺的军队现在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姜襄说着环视了一圈众人的脸色随即继续说道。

  “太原的事我想各位弟兄都听说了,打了十天还是被破城了,大顺的军队在城内大肆屠杀,落了个玉石俱焚,大家伙的家小可是都在大同啊,你们就忍心让自己的家人给大明殉葬?”

  说到此处,在场众将的脸色都已经有些不好看了,说到底不管是姓朱的还是姓李的,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一样的当兵吃粮。

  见火候已经差不多,姜襄放下攥在手里的茶盏站了起来。

  “本镇已经想好了,归顺大顺!众位兄弟以为如何?”

继续阅读:第九十二章 你竟敢背叛朝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归日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