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姜襄的话,台下众将的脸色各异久久没人出声,并不是这些将领对大明有多么忠心,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话是不是姜襄心中的真实想法,若是当这个出头鸟到时候被姜襄当成扰乱军心的出头鸟就惨了。
见众将领俱是一副畏缩不前的样子,姜襄用眼睛扫了扫一旁的堂兄姜瑄,姜瑄本在京营供职,后来姜襄出任大同总兵,他便跟着堂弟来到大同做了个副将。
眼见姜襄冲着自己使眼色,姜瑄便率先站出来响应自己的堂弟。
“末将坚决支持总镇的决断,眼下朝廷已是日薄西山,与其给大明殉葬,不如让总镇带着弟兄们寻条活路,不管他姓李的还是姓朱的,只要队伍在咱的手里,这世上总要有咱的一份富贵!”
“末将也愿意追随总镇!”
王辅臣也适时地站了出来表示支持,他的职位现在只是参将,上面还有几个副将,虽然他也是姜襄的心腹,但上头的副将没有开口,他总不能越级支持。
现在顶头上司姜瑄先开了口,王辅臣也立即表示了支持,这二人便是众将领中的风向标,这二人一表明了立场其他的众将心中也便没有了疑虑,呼啦啦的跪倒了一片表示愿意永远追随姜襄......
就在姜襄等人在府中密谋的时候,李自成的大顺军已是从太原方向赶来,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便已是将大同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同守军顿时惊慌失措,永庆王身先士卒带着一干将领登上西城。
望着城下不远处密密麻麻的顺军营帐,永庆王虽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见到顺军如此的军威,心中也是一阵忐忑。
姜襄也很快的得到了大顺军兵围大同的消息,带着一众亲兵赶到了城头,同时一个黑影在夜色的掩护下,翻过城墙朝着大顺的营区奔去。
此时李自成的中军大帐也是一片灯火通明,此次跟随他东征的一众文武此时都在帐中齐聚。
“陛下,我军此次东征势如破竹,想必此时城中的明军必然已经方寸大乱,何不趁此机会一鼓作气攻下大同?”
李自成没有理会淮侯刘国昌慷慨激昂的建议,而是微闭着双目好像是在闭目养神又好像是思索着什么。
太原一战大顺虽然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同时也付出了近三万人的代价。
大同城的坚固不在太原之下,而且守军的数量还要超过太原很多,如果大同和太原一样死战到底,李自成还真没有把握能够打下大同。
刘国昌见李自成没有搭理自己不禁讨了个没趣,悻悻的又坐回到了座位上。
顾君恩却是隐隐的猜到了李自成的心中所想。
“陛下是不是在等姜襄?”
李自成依然没有回话,但微微颤动的眼皮却是透露了此时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陛下,据微臣所知,姜襄此人狡诈怯懦且反复无常,对于他陛下还是不能够轻信啊!”
闻听此言李自成却是轻轻的睁开了眼睛,又是沉吟半晌随后开口说道。
“这个世界上只要是个人就有他的用处,有的时候这种小人反而是可以派上大用场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亲兵掀起帐帘走进了帅帐。
“皇上,营外有一人自称大同副将姜瑄,前来商讨大同官军投诚事宜!”
闻听此言帐中众臣不禁一阵哗然,顿时便是一阵交头接耳的声音。
随即李自成摆了摆手,示意帐中的众臣先行退下,只留下了刘宗敏和顾君恩两人,随后便示意亲兵将姜瑄带进来。
不多时,身着一身黑色短打的姜瑄便在亲兵的带领下走进了大帐。
见到坐在正中的李自成,姜瑄赶忙跪在了帐中。
“罪臣姜瑄拜见陛下!”
姜瑄诚惶诚恐的样子让李自成的心中感到一阵的舒爽,但眼中的鄙夷之色却是更加的浓重了几分。
“朕且问你,姜襄在信中所言可是真的?”
“陛下,千真万确啊!姜总镇世镇大同,实在不想大同的百姓落得和太原一样的下场,如今陛下应天运而来,姜总镇不愿逆天而行,所以才想要归顺大顺,只求陛下能够放大同百姓一条生路。”
李自成紧紧的逼视着姜瑄的眼睛,姜瑄被李自成的眼神盯的不禁有些瑟缩。
紧盯半晌李自成并未在姜瑄的眼中看出其他的东西,这才放缓了神色,端起一旁的茶水喝了起来。
“大同城中现在还有两个藩王和一个巡抚卫景瑷,尤其是这个卫景瑷可不是个好对付的,姜襄打算怎么办?”
“回禀陛下,昨日姜总镇已用计让卫景瑷坠马受伤,现在代王已经将大同的城防交由姜总镇负责,明日子时姜总镇将会在西城燃起篝火,届时大军可由西城攻入大同!”
李自成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回去告诉姜襄,这件差事办得好朕不会亏待他,这大同总兵的位置,朕给他留着!”
姜瑄闻言大喜,本来他和姜襄都以为这次就算能保住他手下的这几万大军的指挥权就不错了。
万万没想到李自成会如此的信任他们,还让他们继续镇守大同,这是他们之前万万不敢想象的。
姜瑄千恩万谢的离开了大顺军的中军帐,再次隐没在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自从大顺军兵围大同之后,大同守军上下便进入了紧张备战的状态。
永庆王这两日来也是衣不卸甲的待在西城城墙上,倒真是有几分统帅的样子。
虽说是自小习武,但是两个昼夜不眠不休永庆王也是感到有些疲倦。
“殿下,流寇围城已经两日了,想来不会在晚上攻城,您已经两个晚上没有歇息了,今夜您就先回王府休息一夜,末将在此看着就行了!”
姜襄低眉顺眼的站在永庆王身侧,口中虽然是在担心永庆王的身体,实则却是想要将他支走。
虽然他的兵力在西门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永庆王手下好歹还有三百王府护卫,若是不能再一瞬间解决他们消息传到城中恐怕夺城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无妨,眼下流寇大军压境身为宗室子弟本王自当要做出表率,城上这许多的将士不一样没有休息,本王还靠得住!”
眼见永庆王拒绝了自己的提议,姜襄的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厉色,心道本来想要放你一条生路,既然你非要自己找死那也只能成全你了。
当下姜襄便向跟在自己身后的姜瑄和王辅臣,二人会意立即不动声色的退后几步,示意身后的亲兵不着痕迹的靠在一众王府护卫的身侧,以保证一旦有变可以瞬间反应。
永庆王背负着双手行在城墙上,姜襄及一众武将跟在后面,甲叶碰撞的声音在黑夜中显的异常的刺耳。
此时城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永庆王大惊当下便从城墙的垛口向城外望去。
只见此时城外来了一批手持火把的大顺骑兵,粗略一看足有五六千众。
“不好,流寇要偷城,姜总兵立即向城中示警!”
永庆王急迫的喊了一句,转过身却是看到姜襄神情玩味的看着自己,他和他身后的一众将官却是纹丝不动。
“姜襄,还愣着干什么?快快鸣锣示警啊!”
见到姜襄脸上诡异的表情,永庆王心中也是升起了一丝不妙的感觉,右手便想往腰间的剑柄摸去。
然而没等他的手摸到剑柄上便感到小腹传来一阵剧痛,永庆王一脸震惊的看向面前的姜襄。
此时姜襄一脸狰狞,手中握着一柄匕首的握柄,整个匕首此时已是刺进了永庆王的身体。
“姜襄,贼子.....,你竟敢背叛朝廷......”
“殿下,朝廷气数已尽,末将也是没有办法啊,您就多担待吧!”
姜襄说着手中的力道又是加大了几分,匕首在永庆王的腹中又搅了搅,永庆王惨叫一声,眼中的神采逐渐黯淡,紧攥着姜襄衣袖的双手也渐渐地失去了气力.....
姜瑄王辅臣手下的亲兵也趁着这个当口将长刀劈向了此时正呆若木鸡的一众王府护卫。
这些王府护卫本身也都是精挑细选的好手,只是久在王府待着并未上过战场,此时的变化又是突然,措手不及之下竟是被姜襄手下的亲兵杀了个落花流水。
城头顿时惨叫声一片,不多时永庆王手下的三百护卫便被杀了个干干净净。
王辅臣将腰刀从一个王府护卫的尸体上拔出来并在尸身的衣服上擦了擦。
“总镇,下一步怎么办?”
此时姜襄的眼神更加的冰冷。
“立即在城头上燃起篝火,安排人下城将城门打开迎接大顺军入城,你则亲率两千兵马去把代王府和巡抚衙门围了,代王和卫景瑷那个老匹夫务必要控制起来,明日由皇上亲自处置!”
此时姜襄的眼神便的更加的阴冷,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迈出了这一步他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不多时,大同的城头便燃起了一团巨大的篝火,将大同城的半个夜空照的灯火通明......
看着大同城燃起的火焰,李自成的嘴角浮起一丝笑意,转过头看向身边的顾君恩。
“姜襄此人,还是有些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