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送你一麻袋地瓜
楚山孤2025-07-28 19:032,592

  罗汝才坐在帅位之上,用手揉着自己的太阳穴,不知道是昨天晚上吃酒太多导致的宿醉还是通宵未睡导致的精神不振。

  昨夜贺一龙将梁以樟带走之后,他说过的话和太子亲笔信的内容一直在罗汝才得脑中回响。

  罗汝才并无大志,无意与朝廷争天下更无意与李自成分个高低,只要李自成愿意划给他一片地盘他是绝对不想和李自成翻脸的。

  但是太子开出的条件也十分的诱人,罗汝才再能打从根上讲曾经也是大明的子民,朝廷在他心目中的权威还是很有分量的,能得到朝廷封的官毕竟还是要强过自己这种刀口舔血的日子。

  “大帅,闯营来人了。”一个亲兵掀开帅帐走进来通报道。

  “让他进来!”罗汝才眉头一皱说道。

  随后一个传令的喽啰兵便走了进来。

  “曹帅,我家闯王今晚在城中置下酒席邀请您和众位头领前去赴宴,共同商讨大事。”

  “好的,你去回复闯王,晚上我等必然准时赴宴。”

  将喽啰兵打发走,贺一龙和蔺养成二人便从帐外走了进来。

  “大帅,这不年不节的闯王怎么想起置办酒席了,该不会真被梁以樟那狗官说中了吧。”贺一龙疑道,昨日当着梁以樟的面他虽然掷地有声的说梁以樟离间,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清楚,现在的罗营和闯营貌合神离,早晚要干一仗。

  “李自成好歹也算是个枭雄,总犯不上对咱们用鸿门宴这一招吧?现在咱们可还是有朝廷这个共同额敌人呢!”

  蔺养成是不太相信梁以樟说的那些话的,他虽然和李自成等人没有什么大交情,但大家毕竟都是三十六营出来的,总不能同室操戈吧。

  “大帅,要不然晚上咱不去了!”贺一龙说道。

  罗汝才并没有立即回答贺一龙,沉思良久他默然说道。

  “说到底,李自成还算是我兄弟我不信他会杀我!今晚养成和我带人去赴宴,一龙你就别去了,留在营里看好那个狗官,万一有点事情也好有个反应。”

  贺一龙眼中精光一闪,尸山血海这么多年他知道罗汝才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些怀疑的,当下便点了点头。

  “大帅,万一事情有变你便让亲兵放起红烟,我便立即引大军攻进襄阳救你。”

  红烟是用硝火、松香、黄丹和沥青碾成细粉放在竹筒压实的一种类似于后世信号弹的一种发烟剂。

  罗汝才没有说话默许了贺一龙的安排,整个曹营顿时便有了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京城太子府,朱慈烺今日难得没有去虎贲军校场,而是躲在了太子府中舒舒服服的睡了个懒觉,因为崇祯昨日下旨让左都御史李邦华入东宫讲学,今日便是李邦华入太子府讲学的第一天。

  对于李邦华此人,朱慈烺还是十分欣赏的,无论是他的操守还是对朝政敏锐的目光还有开明的施政理念都让朱慈烺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争取和重用的人才。

  可惜前一世崇祯皇帝并没有采用李邦华的正确意见,直接导致了大明错失了数次珍贵的机会,也间接的导致了崇祯的悲剧性结果和南明小朝廷的短命。

  李邦华按时的来到了太子府,总管赵敬十分客气的将李邦华引到书房,朱慈烺已经坐在桌前等候。

  见李邦华进来,朱慈烺笑吟吟的站起身躬身施了一礼。

  “学生见过老师。”

  李邦华也不敢怠慢,当下也躬身还礼。

  待李邦华到讲桌前坐好,便拿出了几本书。

  “殿下,老臣带来的是《尚书》和《大学》,就作为今日的第一课。”

  “先生慢来。”朱慈烺笑吟吟的打断了李邦华准备翻书的动作。

  “学生有个问题想问先生。”

  “殿下但说无妨。”

  “为何要学这两本书?”

  李邦华一时间没有搞懂朱慈烺的意思,思考片刻才缓缓说道。

  “这些圣人经典中都暗藏着治国之道,所以历代国君才要好生研习。”

  “那既然历代先皇和朝中百官都曾认真的修习圣人经典治国之道,那大明现在何以流寇遍野鞑子频频入塞呢?是因为我们圣人之言修习的还不够深吗?”

  朱慈烺此话一出,不仅在李邦华的心里掀起了惊涛巨浪,没想到太子小小年纪却已经有了如此深刻的看法,在深夜梦回辗转不能寐的时候自己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可是却始终找不到答案,到底是圣人错了还是大明自身出了问题。

  “太子殿下这问题,恕老臣无法回答。”

  李邦华脸上现出一丝惭愧之色,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竟然让学生的问题给难住了,确实有些失了面子。

  “说到底,这些东西在天下承平之时或许能治国,但在国家危难之时却不能救国,这才是大明当下举步维艰的原因,蕺山先生绝对是大明第一君子,可是这并不能解决河南和陕西饿殍遍地的情况啊,百姓该造反还是得造反。”

  刘宗周是李邦华的至交好友,听着太子似乎是对刘宗周有些轻慢之意,李邦华本想纠正一下,但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好像太子殿下说的也有一些道理。

  “赵敬,端上来!”

  朱慈烺冲赵敬摆摆手,赵敬很快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上面还摆放着两样冒着热气的植物,只不过这两样东西李邦华都没见过。

  “殿下,这是何物?为何老臣从未见过!”李邦华面露诧异的说道。

  “这个叫地瓜,这个叫玉米,都是福建商人陈经纶从吕宋岛红毛夷那里搞来的,老师先尝尝口味如何?”

  朱慈烺笑眯眯的将地瓜从中间掰成两半把其中一半递给了李邦华。

  李邦华将信将疑的从朱慈烺手中接过那半块地瓜试探着放进了自己口中,那香甜软糯的感觉顿时征服了他,吃完这半块地瓜李邦华又拿起那玉米尝了尝,口味不如地瓜,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殿下,这地瓜和玉米可否在北方种植?”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老臣,李邦华很快便意识到了这其中蕴含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可以,尤其是这地瓜,不与好粮争地,在山上也能种植而且非常抗旱给瓢水就能活,而且产量大,一米地收个两千斤轻轻松松。”

  “什么,两千斤!”

  李邦华惊大了双眼,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落后,一米地的小麦能出个五百斤粮食就算是高产了,这丑丑的地瓜一亩地竟然能打两千斤,那就意味着大明可以少饿死至少几十万人!

  “这不是粮食,这是百姓的民心啊!”

  李邦华喃喃的说道,如果这东西能早二十年出现在大明,或许大明便不会面临如今的危险处境。

  “所以,本宫认为当下的大明需要的不是圣人教化,而是这些能够让大明百姓活下去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李邦华今日来到太子府本来想要给太子上课,却没曾想被太子给上了一课,太子殿下有奇才,大明中兴有望啊!李邦华的心里顿时感到了一丝安慰。

  “赵敬,一会这地瓜和玉米各装一麻袋送到老师府上,给家人好友品尝品尝。”

  “谢太子殿下!”李邦华赶忙谢恩。

  “本宫知道老师一向开明目光长远,并非食古不化的老学究,今后朝堂之上本宫还需要老师鼎力支持啊!”

  朱慈烺的收拢之意再明显不过了,李邦华人老成精自然不会拒绝。

  “老臣自当尽力,这新式作物一事老臣明日便上奏皇上,在山西陕西择地试种........”

  李邦华深刻知道这两种作物对这两地的百姓意味着什么,早一天种上便是多救一个人,只是还未等他话说完便被朱慈烺打断。

  “不,这两样东西决不能子北方试种!”

继续阅读:第三十三章 曹帅,你觉得呢?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归日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