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三大军律,八个注意!
楚山孤2025-07-28 19:003,032

  回到京城后朱慈烺结结实实的在太子府里睡了两天的觉才将这些时日的疲倦歇了过来。

  这一日的午后,朱慈烺睡过午觉想着去虎贲军转转便带着周嗣昭和一众亲卫去了大校场。

  朝廷此次对于蓟镇大捷功臣封赏的速度是史无前例的,第二天朝廷便颁下了恩旨。首先是刘肇基,在现有官职的基础上加封建威将军,赐穿飞鱼服,赏银三十两。

  周遇吉、贺赞、陈于阶加封龙虎将军赐穿斗牛服赏银二十两,虎贲军下属各营主官阎应元、周嗣昭等人皆官升一级,赏银十两。

  要说皇帝的封赏一般就是荣誉性的奖励为主,一般不会真的真金白银的进行赏赐的,但即使如此得到封赏的众臣仍然是高兴的眉开眼笑。

  除了朝廷里的封赏,虎贲军内部也进行了一次赏赐,和朝廷的荣誉性奖励相比就要实惠的多了,朱慈烺特意嘱咐拿出三十万两白银对阵亡和有功将士进行赏赐。

  平均下来即使一个最普通的士兵这一次除了军饷之外也能额外的领到二十两的银子,几乎是一年的军饷,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

  赏银发下来的那一刻整个虎贲军的军营一片欢声雷动,将士们高呼万岁之声久久不止。

  三十万两白银一撒,军心士气是提上去了,作为虎贲军的后勤大掌柜的李明睿却是犯了大难。

  太子殿下大手一挥就是三十万,发完赏银和军饷之后库里就剩了五六万两银子,勉强够虎贲军日常的运转,他去和、找太子殿下诉苦,太子却说让他耐心等待即可不日便有银子入账。

  碍于朱慈烺太子的身份,李明睿还不好过于刨根问底,只能是将信将疑的把担忧压了下去。

  返回京城后刘肇基也给全军放了一天的假,让虎贲军的士兵可以在京城逛逛放松一下。

  但是一天的假期结束之后虎贲军便又进入到了紧张有序的训练当中,在经过这一次蓟镇的血战之后虎贲军的官兵们对于日常的的训练便更加的主动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上战场之后保命的唯一资本。

  在已经过一排营房的时候,一个数熟悉的声音在朱慈烺的耳边响起。

  “正所谓百姓为水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在我们对待鞑子和流寇的战争中,百姓是我们可以依靠的一个重要的力量。”

  朱慈烺驻足在营房外听了听,是左庶子吴伟业的声音,自从他接了虎贲军总教导官的差事,很快便在京畿附近招揽了数百有秀才和童生功名的文人进入虎贲军作为各百户的教导官。

  因为教导官群体刚刚成立不久,所以吴伟业一直在对这批教导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除了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之外,还包含了军纪军规以及朱慈烺自己编写的一本教导官培训的小册子。

  “蒙太子殿下恩典,诸君不经科举便可得朝廷六品官身,所以对待这份差事务必要尽心尽力。”

  朱慈烺自后世而来,深知做好将士的思想工作是增强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支部队只要有了坚定地思想和信仰往往就可以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要说以这吴伟业正直廉明的性格还真合适干教导官这一行。

  “所以,诸君在营中除了要教会将士简单的读书认字,更重要的就是要教会他们忠君与爱国,还有就是殿下在这本册子上提出的百姓路线。”

  “总教习,何为百姓路线?”一个头戴四方巾的年轻士子举手问道。

  因为吴伟业待人随和,平日里对待这些年轻的士子也没有上官的架子,所以这些年轻的士子都不以大人称呼吴伟业而是用更为亲切的总教习。

  吴伟业笑着将手往下压了压示意那位士子将手放下,随即拿起手中的那本小册子。

  “百姓路线,一言以蔽之就是一切为了百姓,一切依靠百姓!”

  “就是用我们的一颗心去换百姓的一颗心,百姓的心既是民心,民心之所向才是我大明最牢固的依靠,这种依靠是刀枪和大炮打不垮的。”

  吴伟业的话讲的通俗易懂,坐在台下的众士子们都听的频频点头。

  “总教习,卑职手下都是一些大老粗,讲这些他们听不懂啊!”

  另一名教导官为难的说道,他们这些人最低的文化水平也是个童生,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对吴伟业的话理解起来倒不算吃力,但这些大头兵基本都是文盲,讲的太深了他们根本听不懂。

  吴伟业却是微微一笑。

  “让这些草莽之人明白这些绝非一日之功,现在我们可以用军纪来约束,等到他们真正的有所体会的时候,自然也就懂了!”

  “从今日起,白天我等所有教导官跟着全军将士同操练同吃住,晚上便以百户甚至以伍为单位,由教导官给全体官兵上教导课。”

  “届时各营各百户的主官也将同时到场,诸君务必好生准备,将太子殿下的意志和思想传达给每一位虎贲军的将士!”

  “今日的第一课,一首音律填词,八个字!三大军律,八个注意!”

  “虎贲军人各个要牢记,三大军律八个注意.........”

  听着营房里传出的吴伟业那虽然算不上多好听却十分认真的唱调,朱慈烺微笑着转过身离开,他相信不久的将来,因为吴伟业虎贲军的战力将再上一个台阶。

  朱慈烺又随意的往前逛了一段,很快便有将士发现了太子的来临,赶忙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上官。

  不一会孟兆祥和刘肇基便慌慌张张的赶了过来。

  孟兆祥虽然挂着兵部侍郎衔,现在却好像兵部的差事是副业,虎贲军的差事才是主业。

  这几日他基本上都是在兵部点了卯之后便赶来虎贲军,泡上一壶浓茶便看着刘肇基手下的将领们操练士兵,竟也是惬意的很。

  二人将朱慈烺迎进了作战室,手下端上茶水之后朱慈烺便屏退了左右,作战室中仅剩下他们三人。

  闲杂人等和一种侍卫都出去之后,朱慈烺脸上的轻松之色便为之一收。

  “蓟镇一战,我虎贲军虽然打出了我大明的威风,但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啊。”

  这次和鞑子的一战,虎贲军虽然歼灭了万余鞑子,但是大部分都是在守城战中造成的杀伤,在墙子岭的野战中,如果不是贺赞与黄得功的骑兵及时赶到,恐怕阎应元和周嗣源的步营将有更大的伤亡。

  “殿下所言极是,目前以我虎贲军的步营和炮营的配合仍是很难和鞑子在野战中占上风,而且鞑子的骑兵的战力要强于我军,这都是我们在今后的要着力加强的。”

  刘肇基的回答也是十分的清醒,火器虽然能给骑兵带来很大的威胁,但是目前来讲火器还不能对骑兵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虎贲军至少要再扩军两到三万。”

  朱慈烺淡淡的说道,虽然虎贲军的战斗力不能说碾压鞑子,但目前至少能够勉强达到一比一的战损比,如果是打八旗汉军那这个比例将会更大。

  可是目前鞑子满八旗汉八旗和蒙八旗加一起少说也要有个三十万左右的人马,单凭现在的虎贲军根本不足以与他们抗衡,更别说西北还有四五十万的流寇在虎视眈眈,所以虎贲军扩军势在必行。

  刘肇基作为虎贲军的主将,太子说要扩军他本应该很兴奋,可是他的兴奋之中却是带着一丝忧虑。

  朱慈烺当然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当下便是微微一笑。

  “粮饷的事情你不必担心,本宫去想办法便是,总不会短了你的钱用!”

  朱慈烺半开玩笑的话却是让刘肇基当下有一些尴尬。

  “孟先生,这几日朝堂之上怎么样?”

  交代完军务朱慈烺又将话题引向了朝政之上,这几日他都在太子府休息并未上朝,所以对朝堂上的事情并不怎么了解。

  孟兆祥微蹙了下眉头,将手指拂在胡须之上。

  “乱啊!”

  孟兆祥说了两个字又是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陛下命锦衣卫将范志完解送进京后便将他投进了诏狱听参,已是以临阵怯战之罪定了斩立决,可是一部分朝臣却是想接着这个机会顺便将周延儒一并扳倒,所以这几日朝堂之上是吵翻了天啊。”

  听完孟兆祥所言朱慈烺不禁微微的叹了口气,党争是明朝政局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这些党争在无形之中消耗了太多国家的实力,前世大明的崩溃和党争不无关系。

  周延儒这些年颇得父皇的新任,在朝堂之上也是独揽大权日久,这一次算是被范志完拖下了水,师生之谊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撇的清的,如果有人想借着这件事扳倒他也绝非不可能。

  不过周延儒虽然在理政上有一些才能,终究还是算不上大明的股肱之臣,换掉他倒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只不过谁来继任首辅则显得更为重要了。

  “看来,还是要抽空入宫一趟和父皇谈谈了.......”

  朱慈烺喃喃说道。

继续阅读:第五十五章 刘泽清!你要造反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归日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