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玄武门之祸?
楚山孤2025-07-28 18:592,661

  朝臣们现在已经习惯了太子的这种语出惊人的发言方式,只是济南在鞑子的重重包围之下水泄不通,连骆养性这种特务头子都没有办法,太子刚刚抚军又能有什么计策。

  “此乃兵之大事,你切不可胡言乱语!”

  崇祯显然也不认为朱慈烺能有办法,说实话他现在对太子组建的那个虎贲军的战斗力都尚存疑虑。

  “父皇,军国大事孩儿不敢孟浪,孩儿的虎贲军下属刚刚组建了军情司,刚刚在山东组建了分司,料想他们应该有办法将信息送进济南。”

  朱慈烺既然敢说这句话就是有十足的把握,军情司山东分司的总联络点就在济南。

  如今军情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信鸽通信系统,往山东传递就军情消息比兵部的六百里加急还要快,用信鸽一昼夜便能将消息传到,鞑子的包围圈再结实,也拦不住信鸽吧?

  “军情司?”

  崇祯还是第一次听朱慈烺提起这个机构,不过听太子刚才的意思这个机构应该是专司侦查探听情报之类的任务,作用好像是和锦衣卫有些重叠。

  崇祯盯着朱慈烺看了看,私自组建特务机构可是大罪,尤其是在没有提前告知皇帝的情况下,他倒不是担心朱慈烺有什么非分之想,历朝历代没有比大明朝的太子之位更稳当的了,只是如此大事自己的儿子竟然不向自己禀报,崇祯稍稍有些不快。

  “是的父皇,儿臣以为当今兵事一是打的国家的财力和兵力,第二个打的便是情报。”

  “一支军队如果没有准确的情报便如巨人没有了眼睛和耳朵,即使再强壮也免不了被屠戮的命运,儿臣组建军情司便是要让他成为虎贲军的眼睛和耳朵。”

  听了朱慈烺的解释,崇祯微微的点了点头,太子这些话说的很在理,当年辽东诸城的失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情报战的失败。

  “臣不同意太子殿下的说法!”

  就在崇祯准备答应朱慈烺的请求时,都察院御史光时亨站了出来,众臣的目光顿时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太子殿下所谓情报战一言微臣是赞同的,但因此便私自成立所谓的军情司,微臣以为万万不妥,我大明的厂卫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在多一个军情司!”

  朝中文武大多吃过厂卫的苦头,下意识便将军情司划归了这一类,文官对于这一类机构是有着天生的敌对情节的,所以太子刚说完,作为监察御史的光时亨便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

  “那厂卫该做的差事他们做到了吗?”

  朱慈烺淡淡的回敬了一句,这一句话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众人的脸上,尤其是骆养性。

  朱慈烺的意思很明白,你们干的不行,所以只能我自己组一个团队了,你行你就上,不行就闭嘴!

  朱慈烺的这句话说的跪在地上的骆养性一阵面红耳赤,同时他也感到了深深的危机,如果这个所谓的军情司真的将锦衣卫没有办成的事情给办成了,那以后锦衣卫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皇上在位还好说,若是有一天今上龙御归天太子登基,那这朝堂之上还有他骆养性的落脚之所吗?想到此骆养性不禁打了个寒颤。

  崇祯皇帝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殿上这些大臣,想让他们拿主意的时候他们连个屁都不放,现在太子想出办法来了他们又开始挑毛病。

  “好了,这件事就交给太子去办吧,不过若是败了朕也是要惩罚你的!”

  “是,父皇!”

  “皇上,万万不可啊,现在太子殿下掌握着最精锐的京师禁军,现在又多了一个军情司,臣恐将来我大明有玄武门之祸,还望陛下三思啊!”

  光时亨不知是脑子短路还是得了失心疯,张口便来了这么一句,大殿上顿时一片寂静。

  谁不知道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李世民当秦王的时候,利用手里的兵权在玄武门干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然后逼李渊让位的典故。

  在崇祯面前说这个不等于找死吗?果然崇祯闻言脸色瞬间变的铁青,抬手将御案上的茶碗扫落在地。

  “大胆光时亨,竟然当堂离间朕的骨肉之情,来啊给朕拖出殿外杖毙!”

  四个大汉将军闻令上殿将光时亨如拖死狗一般从乾清宫拉了出去,光时亨被拉出去的时候嘴里仍不停地叫嚷。

  不一会殿外便响起了庭杖的声音和光时亨的惨叫声,不多时惨叫声便弱了下来,到最后只能听见棍子捶打肉体的闷响声。

  “再有敢如此子妖言惑众者一并据此论处!”崇祯咬牙切齿的说道。

  从刚才光时亨被拖出去到他被庭杖打死,满朝众臣没有一个替他求情的,众臣皆是沉默不语,一是因为他说的这话太过犯忌讳。

  虽说太子私自成立军情司确实不合礼法,但光时亨那样说就太过了,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光时亨既不是东林党中人,也不是周延儒的走卒,谁会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去得罪皇帝呢?

  朱慈烺也没有出言制止,他从内心来讲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却不是一个烂好人,如果连一个如此恶毒攻击自己的人都要给他求情,以后谁还服自己?

  “父皇,儿臣敢立下军令状,必然会将旨意传进济南城!”

  刚才光时亨的话确实在崇祯的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崇祯本就生性多疑,但此时看着朱慈烺坚定的样子,崇祯心中的那一丝一缕也飘然而逝。

  “好好去做吧,父皇就在这里看着你!”

  ..........

  “殿下,事儿没成,光时亨被皇上杖毙了。”

  一个面色有些惨白的中年太监躬身在一个身着蟒袍的年轻人身边小声说道,正是那日夜访襄城伯府的宦官。

  “哼,真是个废物,不过本王本来也没指望一个小小的御史就能扳倒太子,时间还长慢慢来吧!”

  “是。”

  中年太监低眉顺眼的说道。

  “把她好生安葬了吗?”

  年轻人的眼里突然泛起一丝悲伤,随着眼角的泪缓缓落下。

  “老奴托人将姑娘的尸身买了出来葬在了西山,此事除了老奴无人知晓。”中年太监缓缓的说道,言语中并没有太多的感情波动。

  “是我害了她,这辈子我终究是要负了她了。”

  “殿下节哀。”

  年轻人并未在说什么,只是眼中射出了一股怨毒的凶光,似乎要将他所有的仇人一并焚烧殆尽.......

  襄城伯府。

  李国祯今日没有到虎贲军营中例行点卯,说实话就算他去了也就是多了个摆设,索性今日他便给自己放了个假。

  吩咐后厨布置了几个精致的小菜,就着府上舞姬精美的舞蹈自斟自饮起来,不一会竟然有了微醺之感。

  “伯爷,宁武伯府给您送来了拜帖。”

  “怎么,还是那件事?”

  李国祯醉眼迷离的问道。

  “是的伯爷,宁武伯想拜托伯爷给他的二公子在虎贲军谋个差事,还说愿意奉上五千两银子用于伯爷疏通关节。”

  自从太子将京营改制为虎贲军后,便将兵士军官的待遇提了几番,京城的勋贵们都听说了这个消息,其中一部分便动起了心思,想让自家子侄进入虎贲军谋个前程。

  那几两银子的军饷他们自然是看不上,他们看上的是这个身份,虎贲军为太子一手创建,便是明日的天子亲军,若是被太子看中,今后自然会与好的发展。

  这些勋贵一开始倒是也走过孟兆祥的路子,但是都被拒绝了。刘肇基和周遇吉又是外调入京,而且地位比他们低他们不愿意去陪着笑脸求他们,于是便都找到了李国祯这里。

  这无形之中便让李国祯的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短短几日来找他疏通关节的侯爷伯爷不下十数人,他都一一应承了,人情和银子都受了不少。

  “唉,这兵权不让我碰,人情都得给我几分吧?”

  又是一杯酒下肚,李国祯的眼睛更加迷糊了.......

继续阅读:第二十六章 本宫这束头发权当砍你们的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归日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