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歌摆摆手,拦住要去喊人的守军。
“不用,我就随便看看。”
说罢,她把缰绳一松,在守卫震惊的目光中,白马踢嗒踢嗒的走到几步外,低头吃草。
那姿势,自在又懂事。
沈青歌欣慰的收回目光,看向重兵把守的粮仓大门,语气平和的开口:
“不介意我进去看看吧?”
守军一愣,忙不迭的点头,“您自然可以进。”
他边说着,边朝立于两旁的守军们挥挥手,立刻便有人去开门。
大门一开,露出一条直通粮仓的平坦土路,上面还有几道清晰地车辙,是方才搬粮食的小推车留下的印子。
沈青歌朝守军微微一笑,而后踏步而进。
徒留守军们在背后仰望。
粮仓一共有两处,一处很明显能看出是新建的,墙外刷着防蚂蚁的白漆。
而另一处,就稍显破旧了,外部的墙壁有些风化,露出被风霜侵蚀过的痕迹。
借着过人的耳力,还能听到新粮仓里有动静,听着像是在搬粮食,热闹的很。
沈青歌顿住脚,抬眸看新粮仓一眼,却没进去。
反而走向了那一处旧粮仓。
即便外围守军重重,进了被青砖高高围起的大院里,还有不少守军在巡逻。
沈青歌径直走到旧粮仓门口,抬起眼眸看向两名守卫,温声开口:“劳驾,开一下门。”
守卫早就听到了门口的骚动,知道沈青歌的身份,见她开口,虽然眼中疑惑,却还是很快去开门。
实铁铸成的锁头被打开,守卫把钥匙小心塞回怀里,推开门,为沈青歌让路。
而后善意的提醒:“小沈将军,可以进了,只是里面有些乱,您小心脚下。”
粮仓里,一袋袋粮食被妥善的放在屋中,许是防着老鼠偷吃,粮食并没有堆放在墙角,离墙近的半米内,干干净净的。
虽然粮仓很大,但却并未放满,只有屋子中央
这并不是沈青歌关注的重点。
她的目光落在距离最近的一袋粮食上。
沈青歌几步走近,扯开袋口,捧出一把粮食。
果然不出所料,麻袋里是土黄色、略有些干瘪的麦粒。
再扯开另一袋,里面是玉米粒,沈青歌猜想,这是用来磨成玉米面蒸馒头、窝窝头的。
在军营后厨,她曾看见一个大石磨,想必便是用来磨面的。
旧粮仓的粮食,无外乎这两种,这些陈年的粗粮,便是虎门关将士们的所有口粮。
沈青歌几乎不敢想,倘若她没来,或是没带着粮食来,虎门关将士们这个冬天会过的多艰难。
怪不得会改成一日两餐。
沈青歌眼神触动,望着自己手里的粮食陷入沉思。
身后突然传来一声门被推开的响声。
一个小兵探头探脑的往里看,瞅见背着身的沈青歌后,眼神顿时高兴起来。
“小沈将军,您真在这儿啊!我还以为他们唬我呢!”
沈青歌回神,把麦粒倒回麻袋,侧身回首。
看到门口一脸激动的陌生小兵,她眼中浮出一丝疑惑。
“你是?”
“我是校尉手下的兵,方才在后厨,我也在那儿。”小兵呲着大牙乐,“听他们说您来粮仓了,我来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他个头不高,肤色黢黑,说话却很讨喜,笑起来像个小孩。
起码沈青歌看着颇有好感。
她轻笑一声,把粮食重新扎好,“你来的很巧,正好有个忙需要你帮。”
小兵顿时瞪大了眼,露出不敢置信的惊喜。
“小沈将军您吩咐!”
沈青歌并未给予开口,直到走出粮仓,等守军重新落锁后,才侧首让他等一等。
而后看向粮仓守卫:“有笔墨吗?”
守卫拿来记账的账本,沈青歌挥笔在白纸上写下几行字,而后交给小兵。
“劳驾,去一趟城主府,把此信交给我祖父。”
沈青歌说到城主府时,心里还挺心虚。
她由衷的觉得那处小院,略有些埋没‘城主府’的大名。
小兵知道分寸,接过信后折好,放入怀里,拍着胸脯朝沈青歌保证:“小沈将军放心,我一定送到!保证又快又稳!”
他忙不迭的跑下台阶,赶往那一处被称作城主府的小院。
城主府。
护国公老将军刚从书房里出来,解决完堆满一书案的杂务,心里颇为轻松。
他摁了摁酸痛的脖子,而后扭头看向管家。
“青歌呢?”
管家微微弯腰,笑着回道:“小姐一早便出去了,方才校尉来报,说小沈将军去了一趟军营,还下令让后厨去搬新粮仓里的粮食,听说此时军中,都吃上白米饭了呢,将军,小姐心善啊。”
听到沈青歌动用粮食,护国公老将军惊讶了一刹,便恢复平静。
他沉吟片刻,复而叹了口气,“罢了,随她去吧。”
护国公老将军不是不知道军营的窘状,但为了确保新来的北征军有粮食吃,故而才封存起那批新粮。
如今沈青歌要动,他没有理由阻拦。
毕竟,无论从什么角度讲,沈青歌都是为了虎门关守军好。
将士们过得苦,护国公老将军心里也不是个滋味,能吃上粮食,他又为何阻拦?
更何况,他自认对自家孙女有几分了解,明白沈青歌不会因为一时心软而失了方寸,她如此果断的开仓用粮,想必是心里有底。
而这个做祖父的,虽然无能,帮不上什么忙,但做个不扫兴的长辈,他还是懂的。
这厢,护国公老将军心里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一个下人却匆匆小跑过来,俯首行礼,“将军,门房来报,说有个士兵,急着要见您,您要不要见一面?”
护国公老将军温和的脸色瞬间严肃下来,“士兵?快传!”
这处院落,虽然离军营近,但平常几乎没有将士前来打扰。
今日突然来,怕不是匈奴又去而复返,前来攻城了?
护国公老将军周身满是肃杀之气,眼中带着挡不住的杀气,就连候在一旁的管家,也面露担忧。
若再起战事,百姓可又要受苦了。
送信的小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跟在下人身后,因着顾忌,低垂着脑袋,并未胡乱张望。
“军营中发生了何事?”护国公老将军并未让他行礼,直截了当的问道。
“军营?军营并无乱事。”小兵一愣,而后反应过来护国公老将军可能误会了,他连忙从怀里掏出信,双手奉上,“是小沈将军派属下来给将军送信,她人还在粮仓中等着,临出发时特地嘱咐,请老将军看完信后尽快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