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过后,三道湾小学迎来了开年的第一场大雪,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夜。早上,风停了,雪止了,太阳也出来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呈现在众人眼前。
正是在这场雪景的陪伴下,三道湾小学迎来了赵老退休的光荣时刻。
赵老退休的相关事宜早在两天前就已安排妥当,唯一出入的是天气的变化。好在今天雪过天晴,退休仪式不受影响。为了保证仪式的按时举行,王校长早早吩咐清洁工张爷全家齐动员来清扫积雪。按照扫雪进度,原定十点半的退休仪式会准时举行。
根据安排,今天的活动除全校师生参加外,还分别邀请了学区领导,村上领导,赵老亲属。仪式共安排了七项内容。有四个讲话,分别是村上老书记,学区李校长,赵老本人及亲属。还安排了三项活动,一是由学生代表献花;二是学区、学校、村委会赠送纪念品;三是学生敲锣打鼓欢送离校。
赵老的退休批文是在十二月中旬下发的。学校考虑到这时候送行赵老会影响后面的教学工作。两位领导试着去做赵老的思想工作。结果工作做得异常顺利,赵老没打半点推辞就应承了下来,说:“都工作四十年了,也不差这几天休息,我会坚持到考试前一天的。”
赵老的高风亮节令王校长倍感欣慰。投桃报李,王校长决心办好赵老的退休仪式。他在与李主任商榷了仪式的初步程序后,特意去学区向李校长请示并作邀请。
听了王校长的汇报,学区李校长基本表示赞同,只是对学生敲锣打鼓欢送到村口的安排提出异议。他的理由是动静太大了难免会有大操大办的嫌疑,大操大办了又与上面的文件精神不符,还是低调些送出校门口即可。
对于领导的提议,王校长没做表态,在他看来把赵老送到村口是有着一定意义的。想着再为赵老争取一下,他就为难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赵老工作了一辈子,钱没挣下,福没享过。退休了,别的图不上,只求能图个名誉,把赵老送到村口是对他大半辈子为村里学校所做贡献的最大肯定,再说这段路也不长。”
大概是王校长的话触动到了李校长,他略作思忖说:“就按你说的办吧!明天我准时参加。”稍后又问,“摆酒席吗?”
王校长答:“摆几桌,本来打算在镇上的酒楼办,也是考虑到影响问题,改在了家里。”
李校长欣然说:“这样最好,我们也能安心喝上老校长的一杯退休酒了。”
回到学校,王校长又打电话与村上书记沟通。老书记痛快地表态说:“你怎么安排怎么好,赵老在我村教了几十年学,理应隆重欢送。”
各方面关系协调好了,王校长与赵老进行了最后的沟通。当他把退休仪式的安排一一告之时,赵老有些感动地说:“你这样的安排已经够周到的了,我没什么要补充的了,我只有一个要求,后天大家到了家里一定要好好喝几杯。”
王校长慷慨说:“这酒一定喝。”
校园里的积雪准时在仪式开始前清扫完毕。在这期间,王校长也带领老师们布置好了会场。一切就绪,在原定时间,先是赵老和他的儿女们到场,接着是村上四位领导,最后是学区两位校长。
看时间差不多了,李主任把学生带到了举行仪式的场地上。王校长诚邀各位领导及赵老入席。在王校长的主持下,赵老的退休仪式正式开始。
鸣炮奏乐,庄严而喜庆的气氛融入这个寒冷的冬日令人心生暖意。一篇篇饱含深情的讲话概括了赵老一生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也送上了大家对他退休后生活的美好祝愿。接下来,戴红花,献花,赠送纪念品,大家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表达着对一位退休教师应有的敬意。
我看得出,赵老的眼睛湿润了,这是一个人工作一生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一份尊重与认可。
仪式结束,在由学生组成的敲锣打鼓队伍的送行下,披红挂彩胸戴大红花的赵老被大家簇拥着送往校门口。
我看到,在临出校门口时,赵老回首满含深情地凝望了身后这个他工作了大半生的校园,眼里满是留恋不舍。我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什么?
是啊!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到头发花白的老人,这里留下了他的青春,留下了他的汗水,留下了他的足迹。现在,这些都要成为昨天的记忆,他怎能不留恋?
欢送队伍到了校门口,赵老恭请学区领导留步,学区李校长言道,再往前走走吧!
走了二百米路程,到了村头的岔路口。李主任的车早早等候来做送行之用。赵老上车,王校长作陪送行。学区和村上及亲属的车随后,四辆车依次启动驶向赵老的家。
三十年前,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年满三十岁的赵建华骑着他心爱的飞鸽牌自行车驶向他人生的新起点——三道湾小学。在这里他实现了自己由民办教师向公办教师过渡的艰辛之旅。辗转数年,在他老了的时候又回到自己梦开始的地方。从这里开始,在这里结束,这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段完整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