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转瞬即到。节目排练顺利,鼓乐队也已训练有成。只是服装问题尚未解决。为此,大妈与小张这两位总导演特意前去请示王校长。以往学生的服装都是由老师收钱代买的,但因着去年发生了兄弟学校老师收衣服钱引发家长告状的事件。后事不忘前车之鉴,王校长不得不谨慎行事。自己难下决断,他便让小张请来了赵老和李主任共商大计。
王校长分析当前的形势说:“收衣服钱这是个敏感问题,一旦有家长告状就是违规,到时候我受批评事小影响学区考核事大,大家先议议这衣服能不能买?”
既然头儿是来征求大家意见的,大家也就不能不有所表现。一时间,一种各抒己见热议的场景已在办公室形成。
赵老说:“要不今年的衣服不买了,让学生把去年跳舞的衣服找出来凑合凑合算了。”
赵老一开口,大妈当场就把他的意见给枪毙了,言道:“去年的衣服早成了烂铺衬上哪里找去,即便有,今年穿上还合身吗?”
众人一听言之有理。此路不通,再寻良策,李主任眼睛一亮说:“那就穿校服演。”
“我还没听过穿校服跳舞的,舞蹈没有服装还不如不演。”小张态度坚决地表示了反对。
赵老又言:“要不让家长自己买。”
大妈再投反对票说:“家长买倒行,可买来的服装样式颜色各不相同穿出来效果反倒不好。”
“能不能租衣服?”李主任灵感又至。
小张又一次否决说:“大人的还行,学生的哪有那么合适的,再说,租衣服也得花钱,不划算。”
一个个方案提上桌面但都被一一否决,大家只好陷入苦思冥想之中。这时,王校长说出了他的意见:“不行就买,那就在收钱的方式方法上做文章。”
王校长的提议犹如黑暗中的灯塔为大家指出了一条明路,大家脑洞大开,经过大家聪明才智的交流,达成以下共识。
一、要召开家长会,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形成家长主动购买的舆论氛围。
二、服装购买要本着家长自愿的原则,不搞强迫,在源头上杜绝告状之风。
三、衣服钱要由家长选举代表来收取,将责任主体成功转嫁给家长。
四、衣服价格力求实惠,尽最大可能减轻家长经济负担,避免因衣服价格过高引起家长反感。
带着这四条指导意见,大妈和小张主持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在会上,为达成家长主动提出买衣服的目的,大妈不惜都用上了三十六计。
她抛砖引玉说:“学校考虑到各位家长的难处,打算跳舞不买衣服了,你们把孩子的旧衣服找出来洗洗穿上凑合一下算了。”
家长一听话头不对,刘大龙的妈提出质疑说:“穿旧衣服跳舞不好看吧!”
引出了关键性问题,大妈趁势使出欲擒故纵计道:“是不好看,但能给你们家长省下几十块钱岂不是好事。”
家长便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王大发的爷爷反映民意说:“俗话说,人靠衣马靠鞍,你演节目不穿新衣服这没对的吧!再说这几年都买,为啥今年不买了?”
话入正题,大妈方才引出告状的话题说:“不是我们不愿意效这个劳,而是不敢买,你前脚刚买上,后脚就有人告状,你说我们老师图个啥?衣服买上是你们的孩子穿,可担风险的人是我们,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我们再也不干了,衣服还是算了吧!”
一听是这么回事,家长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甲说:“告状的只是个别人,我们都是愿意买衣服的,总不能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
乙说:“谁告状就不让谁的孩子过六一。”
丙说:“一年只有一个六一节,你不给孩子买新衣服,自家的孩子先闹腾得不行。”
家长们议论纷纷,就有人提出衣服由自己购买的建议。大妈还未开口,刘大龙的妈先替她给否决了,她扯着小公鸡打鸣般的尖嗓音说:“自己买肯定不行,样式颜色都不一样,穿上花里胡哨的肯定不好看。”
刘大龙的妈刚说完,张大宝的爷爷又诉起苦来:“还是你们老师给买吧!你说我们老汉老婆子又买不来个衣服,再说上城又是坐车又是吃饭的,买下来头比身子重。”
见时机成熟,大妈使出第二计——将计就计。她说:“你们真想买的话,我倒有个主意,衣服我们去给你们挑,价钱也给你们谈好,但衣服钱我们不收,由你们家长选代表来收。另外,今年的衣服全凭自愿,愿意买的交钱,不想买的我们也绝不勉强。”
话说完,王大发的爷爷说:“搞这么麻烦干啥,你们老师我们还不放心,钱还是你们收。”
大妈说:“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为了我们都好,还是按我刚才说的办法来。你们现在就选代表,一个班一人,选出来的代表把打算买衣服的人数统计出来先报给我。”
话讲完,大妈退场,把剩下统计服装的事交给了家长们。一会儿,四位家长代表找到大妈回话,家长们都同意买衣服,收多少钱等候学校通知。
家长散去,大妈和小张去向王校长汇报情况。王校长嗟叹一句:“现在的老师都快当成孙子了,人家的孩子穿新衣服,我们跟着担惊受怕,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