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到了,这也是我参加工作以来迎来的第一个儿童节。根据学区指示精神,庆祝活动以校为单位进行。按惯例活动内容通常有三项:三四年级学生的体育达标运动会,师生的表彰会,文艺节目演出。
由于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在“六一”演节目一事上,老师们之间存有意见分歧。
以大妈和赵老为首的保守派不赞成演节目,理由是经过了几次大检查课都落下了,为避免教学成绩滑坡,还是把排节目的时间用到教学上。
以我和小张为代表的激进派赞成演节目,理由是学生们被老师们压榨了大半学期都已疲惫不堪亟待休整,而排节目这段时间正是最佳休整时期。再说演节目也耽误不了多少上课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演节目利大于弊。
介于上面两种意见的存在,王校长利用例会时间来统一大家的思想。在他表态前,先征询了一下李主任的意见。
“李主任,你的意见呢!这节目演还是不演?”王校长把目光投向正在伏案填表的李主任身上。
突然被校长点将,李主任搁下手中的笔抬起头,习惯性地将那缕似乎永远也烂泥扶不上墙的头发遣送原位说了句:“抓学习也是对的,可是你不让那些兔崽子演节目他们是无心学习的,还是你决定吧!”
李主任模棱两可的意见等于没说,王校长只好表明自己的立场:“大家想抓教学成绩的初衷没有错,但你要说排节目影响教学质量,这个观点我不赞同。教学是有张有弛的,现在该是把弦松一松的时候了。另外,六一演节目已成惯例,你突然不搞,学生不适应,家长也不适应,还是搞吧!不求多,十个节目就行。”
校长拍板了,大家也就无异议了。根据会上安排,节目编排的任务交由大妈和小张完成。李主任和赵老负责鼓乐队的训练,我负责“六一”期间的会场布置和音响设备的保障。
会后就行动,大妈和小张利用课外活动和音乐课时间着手编排节目。李主任和赵老也不甘落后开始了鼓乐队的组建工作。大家的身影又忙碌了起来,不过这样的忙碌已不同于先前验收时的忙碌,这样的忙碌大家的心情是放松的。
在节目演出上,学校的原则是学生全员参与。用王校长的话说,哪怕是瘸狼瞎兔子也让人家亮亮相。主要考虑到全校总共才五十几个学生,不让谁演都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干脆都参与。
但鼓乐队就不同了,你总不能随便拉个人就上。至少你得会两下子,没两下子也得多少有点悟性。敲锣打鼓相对容易,关键是吹号,气短了不行,没技巧也不行。上一年培养了四个,两个开校上了镇上的寄宿制小学,这样还差两个,这就得面临选拔。
选拔工作由李主任和赵老共同主持展开。选拔地点定在学校操场,选拔对象定在三、四年级的男生当中。选拔的方法很简单,挨个吹,吹响的留下。
一听吹号,同学们表现得都很积极,飞蛾扑火般争抢着要先吹。见场面混乱,李主任出面组织说:“抢什么抢,有把你们的嘴都吹肿的时候,站好队一个一个来。”
于是同学们开始排队,排了一个一字长蛇阵等候上阵。上阵前,他们一个个摆出一副斗志昂扬舍我其谁的样子。但上了阵,都成了张士贵的马,一个个吹得脸红脖子粗,可就是只见图像不闻其音。试了一圈,勉强能吹响的只有一人。没办法,两位主考官合议了一下,决定让吹第二遍。
在吹之前,李主任做了动员讲话:“使劲吹,最好把吃奶的劲都使上。”
结果却是号没吹响反倒惹了场笑话。代表人物是学校名人张小明,脸都憋紫了,号没吹响,屁倒憋下来一个。惹得同学们都笑弯了腰。
李主任也借机幽默了一回,说:“也算是听了个响动,只可惜是个屁。”
还差一人,李主任回去向王校长汇报说:“挑了一下午只挑了一个,还差一个。”
王校长一脸疑惑地说:“十几个人里就再找不出个能吹响的。”
李主任说:“都让吹二遍了,屁都憋下来了,可还是吹不响。”
“那咋办?”王校长陷入沉思。一会儿智慧的大脑蹦出个主意来,“要不从二年级里选,说不定瞎猫能碰上个死耗子。”
这倒是个办法,李主任赶快去落实。叫来二年级的男生,六个男生挨个吹,没想到刘大龙吹响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李主任如获至宝,当即拍着刘大龙的小脑袋鼓励说:“好好吹,争取让同学们刮目相看一次。”
刘大龙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受到老师如此热情洋溢的鼓励,难免激动,一激动就做出了一发不可收拾之举。那就是成天架着个号不分时间场合地吹,害得一天都是告刘大龙状的。
李主任只好找来刘大龙告诫说:“你吹号的精神是可嘉的,可要注意场合,记住,教室里不要吹,中午时间也不要吹,有劲回家尽情吹。”
刘大龙牢记老师教诲,回到家里就使劲吹,吹得那是街坊四邻驴叫鸡鸣狗跳墙,就有人上门找他爹妈去告状,说:“能不能不让你家孩子吹号了,把我家的母猪都惊得不下奶了。”
刘大龙的号声尽管惹了麻烦,但是清脆嘹亮的号声还是传递出了孩子们渴望过“六一”的快乐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