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告别校园
靖轩2025-11-13 16:311,805

到家,母亲拄着拐杖在扫地,父亲躺在床上在叮嘱着母亲。推开门,儿子的到来让隐瞒了真相的父母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你怎么回来了?母亲的表情是诧异的。

  这事你们怎么能瞒我?儿子显得有些情绪激动。

  我们这不是不想让你担心吗?母亲答了句。

  可事实是你们已经让我担心了,你们说该怎么办?儿子向父母摊了牌。

  什么该怎么办,你继续上学,家里的事你不要管,母亲的语气又变得强硬起来。

  我不管,可我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我能看着你们吃苦而不管?这学说什么也不能再上了!儿子有些赌气地说。

  看来前面那些话我是白说了!生了气的母亲不再理会儿子,转身继续去扫地。

  我已经决定了,我回家务农,供妹妹读大学。儿子话语果决地说,之后转身欲出门去担水。

  你不后悔?母亲用一种冷静的近乎寒冷的话语冲着儿子的背影问了一句。

  儿子停止了脚步,沉思片刻,做出了这样的回答,也许会,但这就是我的命,我认命。

  屋子里一片沉默,沉默也许是最好的回答。

  第二天早晨,王学成早早回到学校。按他昨晚所思所想,他先到教室里去上课,在课间操的时候,他把同桌刘静悄悄叫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把他退学的事告诉了同桌。

  刘静听到这个消息,惊讶万分,追问原因,他把家里的变故告知同桌。刘静劝他,让他再好好想想。他只说了一句,我没得选择,我相信如果换你你也会这样选择的。

  刘静没再坚持,只说了一句,你能给我写信吗?

  我会的,王学成说完后,他把写给同学们和班主任老师的两封信交给了刘静。拜托她在课间时候把他留给同学们的信念给大家听,算是他跟同学们的道别。至于给班主任老师的信她可在方便时交给老师。

  刘静能够理解王学成这样做的苦衷,他这是没有勇气去面对老师和同学,这更加说明了他心底里是不情愿退学的,可家里的实际困难又不得不让他做出这一艰难选择。

  你在这里等等我,刘静像是突然记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他这样说。说完一溜小跑去了教室。

  一会儿,刘静气喘吁吁地跑到他面前。她将自己用过的钢笔递到他面前说,这支钢笔送给你做个纪念吧!

  看到她汗滴满面的样子,王学成心里翻滚过一个感动的浪花。接过那支寄托着友谊的钢笔,他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反应过来,他赶忙从自己的书包里取出自己的钢笔作为回赠的礼物递到她面前。

  我的这支也送给你,希望你能用它去实现我实现不了的大学梦!王学成用表面的平静掩饰着心中的失落说。

  我会的,刘静理解同桌此时的心情,她伸手接过了这份礼物。

  熟悉的上课铃声响起,刘静有些依依不舍地跑向教室。可王学成没有再回到他热爱的教室里去上课,他悄悄溜到自己的宿舍把自己的行李收拾好便离开了校园,离开了这个曾经承载着他理想的给他留有美好回忆的地方。

  再见了,同学们,再见了老师,再见了我的学生时代!

  王学成驻足凝望着学校雄伟的校门,向他的学生时代挥手告别。

  八月的天气可说是西北地区最为炙热的天气,有风,可似乎风也是热的。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燥热的气味。连庄稼地里的麦秆都被烈日晒得噼噼啪啪作响。

  告别高考回家务农的王学成此时正在这样的天气里收割着田地里的麦子。从鸡叫起床上地,借着星光再到骄阳,王学成和母亲一直坚持着。

  中午时间到了,母亲先回家做饭。走时嘱咐他将田捆码齐就回家。可王学成并未按母亲所说的码完田就回家,他喝了几口水,又去了另一块麦地。此时,太阳光越发的毒了,射在人背上火辣辣的疼,可王学成仍咬牙坚持着。

  很明显他这样做是在有意折磨自己的肉体,而折磨自己的肉体无非是想麻痹自己的情感来达到想要淡忘自己想要淡忘的一些美好东西的目的。这些东西里有他欢乐的校园记忆,有他憧憬过的大学梦,有他情窦初开的那丝少男情怀。人也只有在极度疲惫的时候才没有精力去想一些不愿面对的事情。王学成也是如此,这些天,白天他拼命干活,晚上倒头就睡。

  累得什么都不去想,这是他目前唯一想做的事。

  不知何时,母亲出现在了儿子身后,看着儿子被汗水浸透的后背,母亲眼眶里的泪水在打转。她知道,儿子之所以拼命干活那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这说明他已经认命要当一个庄稼人了,可又不甘心当一个庄稼人,只能借着干活来发泄心中的憋屈。作为当母亲的她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可心痛她又能怎样?儿子心里的结只有靠他自己去解开。只不过这还需要时间,现在她是爱莫能助。

  王学成,回家吃饭了!母亲冲着那个忙碌的身影喊道。

  你先回,我随后就到。王学成起身应了一句,之后又俯下身子去割麦。

  活要干,可也不是你这么个干法,回家,老书记还在家等你。母亲的语气变得严厉了。

  见母亲动怒了,王学成这才收起镰刀跟随母亲回了家。

继续阅读:第18章 当一名代课教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尺讲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