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好消息
靖轩2025-11-13 16:301,977

车到,我和小张赶忙去放炮。炮放完,我们挨个挂了红。之后,我们笑容满面静候二领导佳音。但二领导话一出口,我们那是大跌眼镜,皆有一种精心准备的情绪被浪费的感觉。

  二领导的原话是这样的:“麻烦大家了,原本打算请大家上酒楼,可考虑到影响不好,就略备了点薄菜薄酒敬请诸位赏光。”说完,从后备箱拎下一大包东西送去了厨房。

  木已成舟,报仇雪恨的愿望已无情破灭。小张偷偷对大妈说:“李主任的脑袋就是比我们聪明。”

  大妈说:“不聪明,头上的头发能没有吗?”

  虽心有不甘,但大家还不能把心思表现在脸上,否则就显得我们小肚鸡肠了。同志们客随主便,为找补损失,大家不约而同达成默契,酒楼上不成,就多喝你的酒。

  结果是,四个男人喝了四瓶白酒,两位女将喝了两大罐可乐。男人都醉,女人没醉,可起了一晚上夜。

  事后,大家在办公室里窃窃私语,何苦呢?多喝点酒还不是自己找难受。

  尽管没能让李主任放出血来,但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同志们相继受到了李主任新车给予的照顾,他们的心理总算平衡了。

  具体事例有:

  我去参加寄宿制小学的教研活动,李主任主动开车送了我一回。

  小张和大妈想到镇上去吃麻辣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找李主任,没想到,李主任不打推辞应允了。

  赵老领着老伴上城看病,念叨了一下,回来李主任去路边接了一趟。

  至于本周学校上交的材料都是李主任开车报送的。

  事实说明,我们给予李主任买车这件事上的欢喜心情没有打水漂,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排忧解了难。这不,今天上午,他又开车去了趟镇上信用社提来了我们的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款。

  在中午吃饭时,李主任有意对我们卖关子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日夜牵挂的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款到账了,十个月,一共三千。”

  这样的消息显然是大快人心的,大家的脸上一致荡漾开一波幸福的涟漪。

  “啥时候给我们发?”大妈先关切地问了句。

  李主任故意吊大家的胃口说:“你们什么时候需要我什么时候给你们发。”

  赵老忙说:“我现在就需要。”

  李主任眼珠一转,开起了赵老的玩笑:“您老不缺这几个钱吧!每月六千多,老两口就是顿顿吃肉也花不掉,你该不会偷着给儿媳妇吧!”

  “我倒是想偷着给,可儿子能答应吗?即使儿子答应了,老伴能答应吗?”赵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后,叹气道,“大儿子看邻舍买了辆车,两口子也要嚷嚷着买车,我不得给凑点。”

  李主任表示理解说:“是得凑,不凑儿媳妇肯定不让你坐车。”

  “您老给了几万?”大妈好奇地追问。

  “五万。”赵老并不隐瞒。

  小张闻听此言,瞪大了眼睛说:“赵老,你这哪是凑,都能买一大半了!”

  我一听,也是羡煞不已,跟着打趣道:“我要有你这么个有钱的爹该多好,回家就不需要挤班车了!”

  王校长被我的话给逗乐了,接话调侃我一句:“小周,你这话要让你爹听见了非拿牛扎鞭抽你。”

  大妈也没放过我:“小周,人穷志不短,咱不认爹。”

  没想到赵老得了便宜还卖起了乖:“小周,这辈子就算了,再当爹我非累死不可,下辈子吧!”

  这倒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这哑巴亏算是吃定了,只好自找台阶下;“看来以后在前辈面前说话得当心,要不下回就得给人当孙子。”

  笑声作罢,李主任书归正传说:“你说你们的钱都到账了,说说该怎么花?”

  小张不假思索说:“我要买新衣服。”

  大妈想了想说:“我的手机速度太慢了,得买部新手机。”

  我半玩笑半真说:“我得攒老婆本。”

  挨到王校长,他指着桌上的一盘菜说:“都别想入非非了,还是想想怎么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吧,你说都发生活补助了,我们还吃一个菜。”

  一语点醒众人,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小张大咧咧说:“这有啥可想的,往好里吃吧!”

  大妈紧随其后道:“那就下午加一个菜。”

  我补充一句:“一周至少吃一回好饭。”

  李主任也爽快表态:“只要大家肯掏伙食费,就是吃三菜一汤也没问题。”

  见赵老没表态,王校长把目光投向赵老,赵老咽下嘴里的大米饭说:“按理说现在的伙食已经不错了,可既然大家都想往好里吃,我没意见。”

  赵老没投反对票,意味着大家都同意了王校长要提高生活水平的提议。大家一致决定,从今往后,中午下午各加一道菜,一周改善一次伙食。

  由于今天饭桌上的话题很是愉悦,大家的这顿午饭吃得是有滋有味。在这期间,大家的话题不由回到了曾经的艰辛岁月。一场忆苦思甜的座谈会自然生成。

  赵老说:“我在生产队教学点的时候,一直梦想着有一辆自行车,可就是这么一辆普普通通的自行车,我足足赞了两年多时间才买上。你看现在,就是买辆小汽车也用不着勒紧裤腰带,平心而论,如今的生活真是好!”

  对比新旧生活,大妈也是感慨万端:“虽说现在的工作是累了些,可这待遇真没说的。我刚参加工作那些年自己做饭,啥东西都得从家里带,好容易熬到学校有灶了,还得从家里拿面粉背洋芋。再看看现在,连这生活补助费都有了,等于白吃饭!”

  说到了过去生活的艰辛,王校长感同身受说:“不怕你们笑话,我干代课老师那会都不敢上灶吃饭,一月就挣几十块钱,要上灶了就没钱给人还债了。”

继续阅读:第51章 忆苦思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尺讲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