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交接工作
靖轩2025-11-13 16:201,984

来到赵老师家,赵老师正在院子里修理一把破椅子,见他跟书记进来,就停下手里的活招呼他们往屋里坐。一边洗手,一边向他们做了个说明,说是开学了他把学校里的这把破椅子拿回家修一修,新老师也就有个坐的地方了,他这也算是站好最后一班岗。

  听赵老师这么一说,接班人赵建华只觉得心里泛起一个酸楚而感动的小浪花来。酸楚是学校困难得连把老师坐的好椅子都没有,感动的是赵老师人退了可那份责任心还在。

  书记跟赵老师家长里短地聊了几句,话题引到了移交工作的主题上。赵老师拿出一串钥匙,说是一串其实只有两把钥匙。指着这两把钥匙,赵老师给他做了交代,说那把大些的钥匙是教室门上的,小的是办公桌柜子上的,那个柜子他可以放个零星东西。

  赵建华接过钥匙,感觉是接过了担在赵老师肩上的担子,总觉得沉甸甸的。

  接下来,赵老师又给他做了工作上的交待,说也没什么可移交的,财产只有那几样,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有一张床,上面的床板还是我东家西家要来的,留给你吧,中午能躺会儿。学生的教材作业等学生报到后去村校里取,期中期末考试的卷子也去那里取。冬天学生烧的煤向生产队要,有事向生产队长请假。另外,我还要嘱咐你几句话,学校里只有你一个老师,没人监督你的工作,你教学生全凭良心。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尽量不要请假,你一请假学生就得放学回家,学生可耽误不得。

  教学要凭良心,赵老师的这句话深深地烙刻在了初为人师的赵建华心里。

  从赵老师家出来,书记回了家。赵建华一个人扛着自己的启蒙老师为自己修好的那把椅子去自己的工作单位报到。当然他心里清楚,报到也只能是他自己向自己报到。拐出一条直巷,这所他所熟知但不熟悉的学校进入眼帘。

  远远看去,那所由城隍庙改造而成的学校孤零零地立在村头,尽管在它旁边有一棵大柳树作陪,但还是难掩其形单影只的寂寥。走近一看,破败之相尽收眼底。门是双扇的,上面的油漆掉得只剩岁月的痕迹了。窗户上糊着一层又一层的旧报纸,昭示着它的困窘与落寞。

  打开那把锈迹斑斑的锁,推开门,一股浓浓的尘土扑面而来。里面的陈设可谓简陋至极,跟他上学那会几乎没什么改变。桌子还是水泥板台子,凳子还是水泥面的土墩子。中间依旧是用土坯砌成的马槽炉子。在黑板前,摆放着一个老式的旧桌子,既当讲桌,又当办公桌。在教室后面的一侧墙角里放着一张床,是用宽窄不同的木板拼凑而成,算是他的休息之地。另一侧墙角里放着一口有豁口的水缸,一把秃头笤帚,一个烂灰盒,外加一根旧扁担和一新一旧两只水桶。这些大概就是学校的全部财产了。

  既来之则安之,尽管工作条件艰苦,但赵建华还是勇敢面对了这一现状。他决定从打扫卫生开始他的这份新工作。他先担着那对一新一旧的水桶去学校附近的一个涝池里担水。往返三趟,水缸里的水满了。有了水,他开始卫生大扫除。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教室里有了清新的空气味道,各类物件归置到位,就连学生的石板桌面都被他擦得一尘不染。至于那张用于他今后读书写字的三条腿的办公桌,他拿砖重新支稳当后更是里里外外擦洗了一遍。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满意了,他就静候前来报名的学生与家长。

  学生报到,这是他今天的主要工作。用一个干干净净的第一印象来向他的学生展示一种新人新气象,这是他这个新老师送给学生的第一份见面礼。

  不多时,三三两两的家长领着孩子前来报名。由于是一个队里的,赵建华都认识。家长们也认识他,大家也一改往日对他小名铁蛋的称呼,都叫他赵老师。听到这暖暖的三个字,刚为人师的赵建华突然有了一种说不清楚的自豪感,这份自豪感让他那颗先前还曾空落落的心立刻变得充实了起来。

  一个人的称呼从铁蛋一下子飞跃到赵老师的高度,赵建华收获了初为人师的那份尊严。而这份尊严也让他对即将从事的职业产生了一种敬重之情,他暗下决心要当好这个孩子王,不辜负家长的期望。

  思想发生了变化,赵建华的工作热情似乎一下子高涨了。以致于他在午饭吃过都顾不上休息要赶回学校去完成两项工作。一是拿新报纸去糊教室窗户的破洞,二是去补屋顶上的一道裂缝。这两项亟待完成的工作他在早上就已发现,可苦于当时手头没工具没材料,故把此工作留到了中午。

  吃完饭,赵建华让母亲给他打一锅浆糊,而他则去了书记家找报纸。去书记家找报纸是因为全队只有书记家有报纸。到了书记家,书记正在吃饭。

  你吃了吗?书记问。

  刚吃过,赵建华答。

  那你有啥事?书记又问。

  来找点报纸,学校的窗户纸都破了。

  一听赵建华是为这事而来,书记向眼前的年轻人投去了赞赏的目光。之后说,看不出你还是个细心人,报纸有,你拿去吧!说完从炕上抓起一摞扔到他面前。

  拿到报纸,回到家,母亲也把浆糊给他准备好了。他又找了铁锹和梯子,把需要的工具都放在架子车里。之后,推车出门。

  来到学校,先糊窗户纸,后补裂缝。两件事完成,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他知道,他已经不知不觉喜欢上了这里。

  坐镇学校一天,赵建华一共收下了十二名学生。在他看来,这十二名学生就像十二棵小树苗等待着他这个新园丁去培育。

继续阅读:第25章 徒步出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尺讲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