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吃派饭
靖轩2025-11-13 16:222,014

提到吃派饭,赵建华的记忆又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时代。当时正逢修建新学校,旧学校里的部分校舍被拆除,老师们没了做饭的地方。迫不得已,学校将这个情况反映到村上。村上书记大手一挥说,那就到学生家吃。

  对于吃派饭学校是这样安排的。每天派两名学生负责管饭一天。早饭老师们不去学生家里吃,学生会把早饭带到学校里来。两份餐来得有早有迟,但老师们会等齐后一起食之。早饭大多是炒菜馍馍,当然偶尔也会喝几顿汤。炒菜和汤有荤有素,但馍馍一定是最好的。中午和下午饭都是到学生家里去吃。八名老师分两组,校长带队一组,教导主任带队一组。一放学,被派了饭的学生会早早等候在办公室门口给老师们带路。家离学校近的,步行前往。家远的,老师们骑自行车前往。

  对于吃派饭,家长们从心底里是接受的,从态度上讲是重视的。一方面那时候尊师重教的氛围浓厚,另一方面,农村人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管好这一日三餐,这成了家长们的共同心愿。一般来说,家庭条件好一些的,会买点肉,买点酒来招待老师。差一点的,酒没有,可肉不能没有。有点名头身份的,免不了要杀只鸡买足了酒来招待。所以综合来讲,派饭的质量是要高于老师们自己锅里做出来的。

  吃得好,再加上家长热情好客,这派饭老师们吃得是有滋有味乐此不疲。提起这段经历,赵建华一直认为是一段美好时光。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了太多印象深刻之事。其中学校两位领导在派饭问题上的斗智斗勇就是其中一件。

  当时的派饭是教导主任安排的,让教导主任安排主要是考虑到他是本地人,熟悉学生家里情况。吃了一段时间,校长发现有些不大对劲。他带领的这个组吃得老是比主任带领的那个组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校长一琢磨,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这个问题就出在派饭的环节上。教导主任给自己带队的那一组派的往往都是家境好一些的学生,校长那一组则次之。

  发现了问题,校长装作不知。等到教导主任下次安排时,校长发话了,说今天我们换一下。结果,如他所料的那样,他们吃了一顿好饭。隔了一天,校长再找个理由如法炮制。换了几次,教导主任知道自己的小把戏被校长洞察了。他又变招了,他将计就计,安排的时候故意把差一些的学生安排在他的那一组。这样校长一换,主任那组的生活又好起来了,他们那组的又回到过去了。

  斗了一段时间,校长觉得再斗下去也没多大意思。一天校长酒喝高了,将这个问题摆在了明处,说我们还是别斗心眼了,就这几个弟兄,有福同享吧!校长把话挑明了,教导主任也就不好再胡日鬼了。派饭的时候,好与差轮流交替,以体现最大之公平。

  除了上面学校二位领导在派饭问题上的小花絮外,还有一件事也令赵建华记忆深刻。他之所以提及这件事,他觉得这件事最能反映出那个时代家长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一天下午放学,赵建华班上的一名叫刘鹏的学生带着他二年级的妹妹来到他宿舍。扭扭捏捏了一阵子方才开口。话不多,不过意思他听明白了,他爹妈想邀请老师们明天下午去家中做客。家长有这样的好心意实属难得,可赵建华却谢绝了这片好心意。他之所以谢绝,那是有原因的。

  刘鹏家居十里之外的林场。平日里路远,这兄妹俩中午都是不回家吃饭的。饿了吃自带的馍馍,渴了喝自带的开水。有时忘了带水就喝涝池里的生水。后来赵建华发现了这一情况,会每天中午把刘鹏叫到宿舍给他倒开水喝。路途远前往不便这是首要原因,另一个,据他从旁人口中了解所知,刘鹏家境并不富裕,家长要准备这顿饭会是一种负担。正是出自这两个原因,在他班级的派饭中,赵建华没有给刘鹏做安排。

  他对自己的学生说,你家那么远,我们就不去了,回去替我谢谢你家里人。话说完,赵建华准备出门去吃饭。可刘鹏却站在原地没有要走的意思。他不错眼珠地盯着他看,流露着一丝羞涩又倔强的为难表情。他正在纳闷自己学生的表现时,还是刘鹏的妹妹替哥哥说出了心中想说可又口难开的那番话。她说,赵老师,我爹说了,别的同学能管老师饭,我们人穷志不短也不能落后,明天你们一定要到家里去吃饭,放学时,我爹会开手扶拖拉机来接你们的。

  听了刘鹏妹妹的话,赵建华心里不由翻起一波感动的浪花。他觉得自己要是再拒绝,可就真伤了自己学生及家长的心了。于是他当着自己学生的面表态说,你们回去告诉你的父母,明天下午放学我们一定去。

  父母交给的任务完成,兄妹俩高高兴兴如飞鸟般撒腿出了门。赵建华去请示校长,校长也是满口答应。

  第二天下午放学,一辆新手扶拖拉机停在了校门口。手扶拖拉机里铺着崭新的白毡,上面还有一条新毯子。在刘鹏父亲的热心招呼下,老师们都坐上了铺着白毡的手扶拖拉机,而且在家长的执意要求下,老师们最终盛情难却地将那条新毯子盖在了双腿之上来保暖。尽管此时已是深秋,天气转凉,但是老师们的心被家长的诚意给烘得暖暖的。

  到家,正如老师们想象的那样,尽管没有大鱼大肉,但饭菜准备的都很用心,老师们吃得很舒心。

  吃了一年派饭,新学校修好了。学校里有了专门的厨房,再吃派饭已不合时宜。与村上领导协商后,决定跟着当前形势走,学校设灶雇炊事员。自此,老师们迈入了上灶吃饭的时代。

继续阅读:第168章 民以食为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尺讲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