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家庭变故
靖轩2025-11-13 16:211,812

刘桂琴的婚后生活正如她预想的那样幸福美满。丈夫疼爱,公婆体己。因着公公是村上的书记,学校领导有意照顾,所以她这个民办教师干得是顺水顺心。另外,凭着公公的人脉关系,也为复员在家的丈夫在乡里谋了个给领导开小车的差事。如此一来,小两口有了各自的事业,老两口又能把家务事操持得稳稳妥妥,一家人的日子可谓过得红红火火。然而好景不长,这样的好日子刚开了个头,家里突发的变故改变了这一切。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刘桂琴嫁入王家的第二年正月,刘桂琴的公公在一次酒后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死亡。没有了公公这棵参天大树的庇护,这个家立刻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迎接他们的将是另一番生活光景。

  以前每逢春耕秋收,来家里主动帮忙干活的人是络绎不绝,现在可说是门可罗雀。再说家里的开销用度,以前都是公公一手操持的,她们两口子是只管吃不管问,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如今,就是买一瓶酱油一瓶醋也得她们两口子来打理。日子突然间过得别扭起来。别扭了别扭,适应一段时间就习惯了,但问题的关键是家里面临了没人种庄稼的困境。

  说到这里,刘桂琴就不得不提及她的婆婆了。她婆婆虽是农民,但对地里的农活一窍不通。二十几年当村干部家属的经历,一点点地抹杀了她作为一个庄稼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怕上地、干不来活,这成了她婆婆在村人眼里的一个鲜亮标签。因此,指望着一个养尊处优惯了的人来种地是不可能的事。可以家中现有的经济条件不种地又是不现实的。刘桂琴每月只有三十元钱的工资,丈夫在乡上开车也只拿五十。没有庄稼地里的收入,靠二人这点微薄的工资是养不了家的。那么选择只有一个,他们两口子中间必须要有一个人放弃眼下的工作回家种地。为此,两口子之间展开了一场决定自我命运的谈话。

  刘桂琴说,要不我回家吧!你有当兵的资历,给领导开几年车转正容易些,我的路还很漫长。

  王志远说,还是我回家吧!你回家庄稼地里的活又拿不下来,我还得请假帮你,与其我两边跑,还不如我回来一个人忙,你就安心当你的老师吧!

  刘桂琴说,这样考虑也没啥,只是一再地牺牲你的利益,我就觉得心里有愧。

  王志远说,你心里明白这点就够了,将来你转正成了公办教师别嫌弃我就行。

  刘桂琴说,如果真有那天,我肯定加倍对你好,最起码我知道是你成全了我。

  这次谈话后,刘桂琴继续干她的民办教师,王志远回家当起了农民。

  家庭突来的变故,让原本顺风顺水的生活跌至内外交困的境地。刘桂琴迎来了她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岁月。刚生完孩子,正为如何带孩子发着愁,而在这当口,一次重要的考试又让她遇上了。如何做到边带孩子边学习,这对她来说无疑是个大难题,也是一次考验。

  这次考试名为教材教法考试,考试及格者发给合格证。有了这张合格证,贴着民办教师标签的她今后才有可能在三尺讲台上站住脚。有了这张证,她将来才有资格参加民办教师转正考试。可见这次考试有多么重要。正因为重要,刘桂琴不得不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

  对于刘桂琴来说,现在她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能够用来学习的时间。离考试仅有两个月时间,可怀里的孩子刚满六个月。她要一边带孩子,还要一边上课,这时间从哪里来?还好学校领导考虑到她的难处,也没有做出她公公人走茶凉的事情,只给她安排了一头课,这就为她学习赢得了一点宝贵时间。另外,考虑到她要照顾婴儿,分给了她一间宿舍。有了宿舍,她学习起来也就方便多了。

  早上,在家吃过早饭,刘桂琴奶过孩子会先到学校上课。前两节课上完,她婆婆会抱着孩子来学校让她喂奶。奶过孩子,她能有两节课的学习时间。中午时间到了,她会和婆婆一道回家。到家,她带孩子,婆婆做饭。吃完饭,她忙中偷闲看会书。下午上课的时间又到了,她跟婆婆两个人再抱着孩子去学校。下午情况跟上午差不多,有课她上课,没课除了奶孩子她就学习。下午放学后的这一段时间就成了她学习的黄金时间。有婆婆在,丈夫再搭把手,她可以腾出时间来抓紧学习。

  正是在这种见缝插针的学习困境下,刘桂琴在两个月后的教材教法考试中取得了62分的成绩。成绩虽然有些勉强,但是她得到了那张宝贵的合格证书。

  时隔两年,刘桂琴又迎来了她教师生涯的第二次考试。这次考试是为老师们考取专业合格证组织的,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这次考试的境况却全然不同于第一次。第一次考试虽然学习处境难,她也学得辛苦,但这个学习的过程是幸福的。第二次,尽管她同样拿到了那张至关重要的合格证书,但她付出的艰辛远胜于第一次,其过程是痛苦的。这对刘桂琴来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回想起来这里面有令她心酸的故事。

继续阅读:第102章 婆婆改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尺讲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