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青的脸上阴晴不定,多次变幻表情后,终于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对,小跳。老师是被他欺负了,他打我。不过,这种事,你对谁也不要讲。只要你不告诉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我保证,不管你做错多少题,我都不会打你。”
“真的吗?”小跳一脸天真的问道。
“当然是真的。”黄晓青继续说:“你得告诉我,你的那个朋友是谁?是你们班的吗?”
“不是。他不让我说。”小跳继续说。
“小跳同学,你告诉老师他的名字,我,我。”黄晓青想用利益引诱小跳,一时半会想不起用什么东西合适,最后,摸出了身上的100多块钱:“老师给你钱,你去买糖吃。”
小跳一脸天真的说:“黄老师,做人要讲义气。我不会出卖我朋友的。我不要你的钱。”
黄晓青的脸顿时就被气绿了,她咬着牙,压制着心中的怒火,恶狠狠的想:“别给你脸你不要脸。”虽然把小跳扒皮抽筋的心都有了,但是脸上还得挤出一丝笑容:“小跳最乖了,最懂事了。这样吧。你问问你的那个朋友,他还有多少张这个照片。让他把照片全给我,把胶卷也给我。我把这100多块钱全给他。另外,让他把这件事对谁也不准说。明白吗?”
“好吧,我问问他。”小跳说:“那我回教室了。”
“回吧。”黄晓青答道。
跳跳转身离去。黄晓青瞪着恶毒的眼睛狠狠的剜着小跳的背影。不等他走出门口,黄晓青就把照片撕得粉碎。
跳跳为当初拍照时带了口罩的举动得意不已,要是当时没带口罩,让黄晓青知道了是自己干的。非找机会对自己下毒手不可。现在好了,黄晓青顾忌到另外一个人,不敢对小跳怎么样。
黄晓青虽然怀疑那个拍照的就是小跳,但是根本就没法确定。要不然,找个机会弄死小跳的想法都有了。比如,周三大扫除的时候,趁人不备,将擦玻璃的小跳推下楼去……
果然,当天下午的数学课,黄晓青当堂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没了平时的脾气,她谁也没有训斥,不声不响的批改完后,讲了一下大多数人都错的题,然后就下课了。搞得学生们心里头都很纳闷。
第二天,黄晓青主动找到小跳问情况。
小跳说:“我朋友说了,他还有好几张照片,但是绝对不会给你。你放心,他也绝对不会给别人。你被那个男人打的事,我们谁也不会对外说。但是,你以后必须不准打学生了。要是你再打人,他就将照片交给公司的领导,他就把照片贴的全小区都是。”
黄晓青咬着牙答应了。
果然以后教学过程中,黄晓青有很多次都想发火,但是刚发到一半,还不等打学生,火气就被她生生压制下去了。
跳跳彻底完成了天网的测试。
一天,跳跳的脑中出现了以下信息:“测试不通过。手段虽然有效但是卑劣。对于90年代初期的四年级小孩来说,做不出此举。测试退出。”
跳跳瞬间感觉到眼前一黑,然后等他睁开眼后,看到自己正躺在躺椅上,看看不远处的表,才过了半个小时而已。再看看身边的秦风、金志和梦航,他们也都是刚刚醒来。
那么,另外三人经历了些什么呢?
现在说说金志。
金志也是感觉眼前一黑,虚空中一个声音说道:“打败联合舰队。检测到你玩过《猎杀潜航3》这款游戏,省略学院学习部分。”
然后,金志眼前一亮,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非常狭小的房间里的一个非常狭小的床上,房间还在晃动,一阵机器的噪音传到了耳朵里。
金志翻身坐起,看到房间里有很多柜子,都是固定在墙上的。而且墙并不是水泥的,而是金属的。离自己脑袋很近的地方是一盏灯。门口那里是一张布帘。金志伸手拉开了布帘,后面不是想象中的一扇木门,而是一个小过道。过道对面的墙上,布满了很多粗细不一的管子。
金志探出身躯,正看到一个人将一个小铁盆端了过来。
不等金志仔细打量这个人,他先说话了:“舰长,开饭了。”
说完将铁盆递给了金志,然后转身离去。
金志这次注意到这个人不是中国人的面孔,是西方人的脸,但是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他穿了一身脏乎乎的衣服,是个短袖圆领衬衣,下面是个短裤。大老远就闻到他身上发出的刺鼻的汗臭味。
金志接过饭盆,发现是一些牛排类的西方饭菜。这时,他的肚子里也感觉有些饿了,就转身回到刚才的房间,坐在床上吃了起来。
这些饭菜,按照金志的口味,应该难以下咽,可是这次他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异味,顺顺利利的吃下了肚子。
刚吃完饭,还不等放下饭盆,就听到一个人在“门”外喊道:“报告,舰长,电报。”
金志本能的说了一句:“进来。”
接着,另外一个浑身汗臭味的西方面孔将一张纸递给了金志。金志低头看了起来。
纸上写的内容,大体的意思是,要求“猎日号”在XX海域打败日本联合舰队。
金志看了看周围环境,仔细回想了一下在虚空中听到的话,再加上手中的这份电报,以及两个人的称呼,他似乎理出了一些头绪。
现在金志是一艘潜艇---“猎日号”的舰长。他要指挥这艘潜艇在XX海域打败日本海军舰队,也就是联合舰队。本来天网可能是要安排金志先到潜艇学院学习一下指挥潜艇的基本知识的,但是因为金志此前玩过一款潜艇打水面舰艇的游戏《猎杀潜航3》,天网就省略了学习的部分,直接让金志投入战斗了。
金志的确玩过那款游戏,那款游戏是让玩游戏的人当德国潜艇的艇长,指挥潜艇炸英国或美国等国的舰船。
虽然游戏高度仿真二战中的真实潜艇和舰艇的参数,但是游戏毕竟是游戏,再仿真也和现实有些差别。
金志想到:既然天网会因为自己玩过《猎杀潜航3》这款游戏就省略学习部分,说明操作潜艇的基本设定,也应该是按照游戏中的来。换句话说,现在的场景,不是天网根据真实潜艇构建的,而是根据《猎杀潜航3》这款游戏构建的。那么,金志完全可以把现在当成是在玩游戏,只是游戏更真实一些罢了。
金志不明白,同为二战轴心国的德国和日本怎么干了起来?
金志决定不再瞎胡想,反正想也没用。他起身,准备熟悉熟悉这艘潜艇。
从潜艇上难闻的气味来判断,出航时间已经不短了。他依次看了看各个舱室,从值更官的汇报中得知,目前潜艇已经到了XX海域,正在该海域巡逻。正处于水面行驶状态。金志当然按奈不住看大海的迫切愿望,急忙上了舰桥。
舰桥上有4个官兵在瞭望。由于舰桥风很大,所以瞭望的4个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衣上面也没有带军衔,看不出他们的官衔。
金志问道:“嗨,那个谁,我说,今天是几号了?”
一个人看了一下手表回答道:“9月15号早上8点。”看来此人应该是比另外三人官衔更高一点。
金志继续问道:“哪一年?”
那人明显有些诧异,还是回答道:“1894年。”
“啥???1894年!!!”金志失声叫了出来。
1894年,是个中国人都知道这个年份。这是爆发中日甲午海战的年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中堂李鸿章大人呕心沥血,经营半生的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年份!!!
金志所处的潜艇是二战末期,也就是比较靠近1945年的时候,德国才装备的潜艇。显然这是一个错乱的时空。
但是不要紧,本来这就是天网安排的一个测试,本来就是天网自己构架的场景。就是出来个孙悟空也不奇怪。
金志的历史并不好,虽然看过很多反映甲午海战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但是看过就忘了。他根本就不知道今天甲午海战发生了没有。不过知道不知道关系不大,反正这又不是穿越,无法改变历史,这只是一个游戏。即便如此,基于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感情,金志还是要狠狠的打击日本联合舰队的。要是有核导弹,他甚至想发射到日本去。
金志想问甲午海战已经发生了没有的时候,脑袋中出现了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大体意思是:
1894年9月15日上午10点23分,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发现了北洋水师,7分钟后,北洋水师才发现了日本联合舰队。
那个时候没有雷达,能不能发现敌人,全靠瞭望官兵用望远镜看。大海上无遮无挡,中国人的眼睛和日本人的眼睛又差不多,即便是望远镜的倍数略有差异,也不至于差7分钟中国人才发现日本人。原因是,北洋水师的经费各个环节都被克扣,用于锅炉的无烟煤都没有买到,这次出航前,还是赊钱上了一些有烟煤才得以开动。有烟煤发出的巨大黑烟,被日本联合舰队远远的就看到了。而联合舰队用的是无烟煤,等双方舰队离近了,北洋水师才得以发现敌人。
北洋水师之所以战败,各种原因能举出一箩筐。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金志想到,现在是8点,距离开战还有2个半小时,自己最好是赶在开展前就收拾了日本联合舰队。
金志立即行动,他下到指挥舱,急忙调取航海图,看看这个XX区域到底是在哪里。真是太好了,就在甲午海战的爆发地大东沟附近。
金志环视一周,发现各个战位上都有人员,他想发布一道命令,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时间紧急,容不得金志多想,他就说了一句:“雷达兵,有没有发现日本联合舰队?”
说实在话,金志对这些口令并不熟悉,他玩《猎杀潜航3》的时候,是通过键盘操控的。虽然这款游戏也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操控,但是必须得说英语或者是德语,显然金志没有那个能力。好在这款游戏有个界面,在金志按下键盘的时候,会有一些对应的术语口令出现。耳濡目染,金志多多少少也能说出那么几句来。
现在,金志根本就记不起负责雷达的,到底是个士兵还是个士官、或者军官,就顺嘴说了个“雷达兵”。
也不知道是对方不介意,还是正好被金志蒙对了,指挥舱旁边的一个小房间的一个人说:“报告艇长,雷达损坏,无法使用。”
“奶奶的!”金志暗骂一句:“还是搜坏潜艇。”
金志想不到下一句话对应哪个职务,就直接说了一句:“报告潜艇受损情况。”
站在金志旁边的一个人,应该是副艇长,或者是值更官,他说:“雷达损坏,其余一切正常。”
“好,安排人手,加大搜索力度。我们要找一个庞大的舰队,应该很好找。”金志说。
“是。”对方回答的很干脆,马上就把任务安排了下去。
利用现在的空隙,金志要熟悉熟悉这艘潜艇,他沿着过道一路走去。
潜艇分为很多舱室,为了防止某些舱室破损进水,从而导致全艇进水,所以舱与舱是隔开的,有个圆形的水密门,平时门都是关着的。金志走到这些门前,无师自通,很快就打开了,他钻过去后,回身又将水密门关上。这一切,并不是金志有艇长的记忆,而是这方面的电影、电视剧都看过,开水密门的方法都差不多,都是在一个类似于阀门的地方转几下。
金志一路向前,直接去了最头部的鱼雷舱,从一个负责鱼雷舱的军官口里得知,这艘潜艇只有前发射管,没有后发射管。一共有6个鱼雷发射管,有23枚鱼雷。分别是10枚蒸汽鱼雷,8枚电动鱼雷和5枚声自导鱼雷。
蒸汽鱼雷有三个速度调节档位,最快的是44节,也就是每小时跑44海里,大约是81千米。最慢的是30节,大约是每小时跑55千米。使用最快的速度,射程只有5千米,使用最慢的速度,射程可以达到12.5千米。这种鱼雷有个缺点,就是它在航行时,尾巴会冒出白色的蒸汽泡,而且很明显,海面上的人很容易看到。
电动鱼雷的速度比蒸汽鱼雷慢,但是它的好处是没有蒸汽泡,海面上的人根本看不到,另外,它在打出一定距离后,还可以做多次“Z”字型的机动,增大了攻击水面舰艇的能力。
声自导鱼雷是电动推进,也没有气泡,它的速度是30节,能打5千700米。它有个非常非常厉害的功能是能探测到螺旋桨发出的噪音,并根据声音的来源调整自己的航向。
这么说吧。蒸汽鱼雷只能按照设定好的轨迹打出去,没有任何自导能力,哪怕是擦着舰船而过,它也不会偏上一点。电动鱼雷在最后的阶段,可以机动一下,但是只能按照固定的“Z”字型机动,能不能撞上舰艇,全凭借运气。声自导鱼雷就跟现在的导弹一样,具备了导航能力。但是,如果敌方的螺旋桨停机了,它就失去了自导能力。另外,发射这种鱼雷时,自己潜艇的螺旋桨不能转的太快,否则噪音太大,会使得这种鱼雷拐了个弯,对着自己的螺旋桨炸了起来。
以上三种鱼雷的大体性能金志是知道的,金志心说:“果然是按照游戏里的设定来的,跟我从游戏里了解的情况差不多。”
此时,灯光突然变成了红色并一闪一闪的,扩音器里传来了副艇长的声音:“一级战斗警戒。发现敌人,请艇长到指挥舱。”
金志知道这是在叫他,就迅速赶了回去。在回去的路途中,明细感觉到潜艇在向身后,也就是鱼雷仓的方向倾斜。金志知道这是在下潜。
一到指挥舱,就有人报告:“艇长,发现敌人,已命令潜艇紧急下潜,下潜深度:潜望镜深度。”
金志走到一根竖在地上的粗金属杆子旁边,他知道那就是潜望镜,但是不会用,就说了一句:“升起潜望镜。”
一个人迅速动手,将潜望镜升了起来,金志无师自通,抓着上面的把手,就把眼睛凑到了一个玻璃目镜上。
金志将放大倍率放到最大,然后转了一圈,他看到了远处一只庞大的舰队,有不少条船,有大有小。
金志知道,这片海域,不光有日本人的联合舰队,还有大清的北洋水师,要是炸成自己人就麻烦了。金志看到诺大的舰队,没有发出明显可见的黑烟,就猜想到,应该就是日本联合舰队了。保险起见,他还是问了一句:“报告敌人状况。”
果然有一个人就回答起来:“报告舰长。敌方是日本联合舰队。航向X,航速Y,距离我艇20海里。敌人分为第一游击队,舰艇4艘,分别是‘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舰长分别为:‘河源要一’、‘野村贞’、‘上村彦之丞’、‘东乡平八郎’”。
“等等。”金志突然打断。金志心想:“呀呀个呸的。我还以为要稀里糊涂的打一场仗,原来手下人这么明白。太好了。另外,别人我不知道,东乡平八郎我是知道的,这个人现在虽然是个舰长,以后可不得了,他将来率领联合舰队,在武器方面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打败了俄罗斯的两只舰队,成为日本国民公认的海军军神,号称是黄种人第一次打败了白种人。奶奶的,虽然这只是个游戏不能改变历史,但是我今天非炸死你不可。”
金志对这个回报的人说:“嗨,我说,你以后说公里,不要说海里了,我不大习惯。”
那个人答应后,继续回报:“敌人本队第一群阵由3艘主力舰艇组成,分别是旗舰‘松岛’、‘千代田’、‘严岛’,舰长分别是***;敌人本队第二群阵由3艘主力舰艇组成,分别是旗舰‘桥立’、‘比睿’、‘扶桑’,舰长分别是***;本队左侧有两艘舰艇,分别是‘西京丸’、‘赤城’,舰长分别是***。”
金志听完汇报,琢磨道:“敌人有12艘舰艇,我有鱼雷23枚,平均一艘用2枚。似乎不大够。”
金志的顾虑是有原因的,这个时代,舰船的装甲非常厚,不过,金志随即又想到一个小事。有一次他看了一个访谈类的节目,一个教授说是清朝从德国购进的舰船装甲非常的厚,有条船中弹多次,就是不沉。日本人的船装甲薄,速度快,火炮威力大。等于是用小破船装备大威力的大炮。这么说来,应该有些船用1枚鱼雷就够了。
想到这里,金志暗自定下一条策略,那就是,尽量不用多枚鱼雷攻击同一艘船。等鱼雷爆炸后看看攻击效果再决定是否再发射下一枚,这样虽然会浪费一些宝贵的攻击时机,但是能尽可能的节约鱼雷。
刚才金志到剑桥上的时候就看明白了,这艘潜艇根本就没有装备火炮。
二战时的潜艇跟现在不同,那时候潜艇白天藏在水下面躲避敌人,晚上的时候利用夜色掩护浮出水面攻击商船和充电。
说到这里,要多说一句。常规潜艇在水面上的时候,靠柴油机发动,水下的时候,没有空气,所以要靠电动机。但是二战那个时候电池技术不怎么样,所以水下的航程和航速非常有限。在二战末期,一个工程师想了一个办法,将柴油机的吸气口接上了一个管子,也就是通气管,就跟一个烟筒一样。这样,潜艇的艇身可以藏到水下面,将通气管伸到水面上,如此一来,在水下也能用柴油机了。航行速度大大增加了。另外,那个时候的德国潜艇,绝大多数甲板上都带有火炮,外观根本就不是现在流行的水滴形,水下阻力非常大,这也是潜艇水下机动性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志所在的这艘是二战末期德国刚刚研制的最新潜艇,它的作战理念和上面说的潜艇非常不同,作战理念倒是和现代潜艇类似,它取消了火炮,外壳尽量光滑,这样,它在水下的阻力就小很多了,水下速度也很快了。
废话不多说。
金志发布了一道命令:“进入战斗状态。潜艇全速前进,机动到最佳攻击位置。”
单凭这句命令,操舵官是无法准确操舵的,但是好在金志有手下,别人替金志传达了具体的机动路线。
金志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