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科举考试来登场(求银票)
玄驹2025-07-28 18:383,257

  此时距离科举考试已经不足一个月,对张烨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挑战。

  此时的徐州热闹非凡,大量的士子前来参加科举。

  这次科举的人数大大的超出陈群的估计,目前预计至少有八万多人。

  而受到这波影响,而来观察的士子也很多。

  一些有钱人家的士子,还带了很多随从前来,所以最近前去徐州的人非常多。

  一些从豫州、兖州来的士子,曹操还想派人拦截,将他们都给截下,后来虽然截住了几批人,但是曹操也不能得罪这些人,不敢将他们关起来。

  关一些人没关系,曹操不怕,但是如果太多,这曹操也吃不消。

  因为不知道多少世家,通过不同的渠道找他求情,曹操单单应付这些就让他头疼。

  后来他连那些平民的士子也不管了,完全让他们自己去。

  这些人去参加科考也不一定会在徐州出仕,如果考了好成绩,自己还能趁机招揽过来。

  但是流失一部分是肯定的。

  有利有弊,曹操没办法。

  不仅豫州、兖州,华夏各地的士子蜂拥而来。

  这徐州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圣地。

  当然,在幽州也设置了考场,但是幽州的影响力没办法跟徐州比,毕竟几个大佬都在徐州。

  回去路上,张烨只带了五千人,他们在路上也胖到很多赶考的学子。

  这些人有些是想在徐州出仕,有些人是想借此出名,还有人是其他目的,总之不管他们什么目的,这次科举一定是注定流传千古的盛世。

  这一次科举产生的状元,或者其他榜上有名的人也将载入史册。

  一路狂奔,数天之后张烨赶到了下邳。

  到了下邳之外,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学子,陈群安排了大量军队巡逻,维持治安。

  “这下邳规模可真大,真宏伟。”

  “徐州竟然如此的富庶,张烨竟然能够建立如此一座城池来。”

  “我们西北那边,跟这里简直没法比啊。”

  “唉,我提前来了一个月,住在一个村子里的百姓家,你们知道吗,这里的百姓日子过的跟小地主一样。”

  “是啊,这里的百姓过的真好,我住他们家一个月,一个月他们竟然吃了五次肉,我一年都没吃过五次。”

  很多学子,第一次来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大汉大学,自然是他们必定要去朝圣的地方,最近两个月来,很多人分批去参观了徐州书院,甚至还能进去听取公开课。

  可以听几个大佬讲学,让他们觉得不虚此行。

  司马徽在修史,在修史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问题,于是他就公开跟许多学生讨论。

  这些旁听的人不仅觉得司马徽学识渊博,连这里的学生也非常厉害,能跟司马徽进行辩论。

  另外许劭讲的比较杂,让很多学生开阔了视野。

  而郑玄讲的非常深入,让很多人听了如痴如醉,沉迷其中。

  另外这里还开设了很多学科,让他们更是觉得自己学的太少了。

  大汉大学吸引大量的学子,甚至很多学子在听完几堂课之后改变了主意,就算考不上也要留下来。

  徐州可是学术圣地,能在这里学习,对今后肯定很有帮助。

  就算不能正式成为大汉大学的学生,也能够有机会旁听,或者从正式学子那得到笔记,得到一些知识。

  张烨到了下邳之后没休息,就去找陈群。

  陈群的办公场所,此时一片的忙碌,办事人员频繁的进出,还来去匆匆的样子。

  张烨进去之后,陈群身边围着几个人,他正在分配任务。

  张烨足足等了半个时辰,这陈群才忙完。

  “主公,您可回来了。”陈群头疼的说道。

  陈群让张烨坐到休息区去,然后他也趁机休息一下。

  “主公,您回来,我的压力就减轻了许多,这段时间,又是战争,又是科举的,可把我忙坏了。”陈群抱怨的说道。

  张烨也知道陈群确实辛苦,不过这也没办法,现在高级人才就那么多,各地都紧缺。

  自己培养的很多高级官员也慢慢成长了起来,可以分担一部分事情,否则陈群还真应付不过来。

  等侍从送上茶水来,陈群喘了一口气,张烨才开始问道。

  “战争已经停止,可以从战争状态恢复过来,善后的事情你交给其他人去做,目前最重要的便是科举。”

  陈群点点头说道:“科举的事情也安排的差不多了,上个月我们预计六万人参加科举考试,但如今至少会超过八万人,人数还在增加。”

  “属下已经将试卷准备了十万份,另外考场也做了安排,可以提供足够的位置。”陈群说道。

  “截止日期什么时候?”

  “考试前十五天,不过属下建议让我们的人加班加点,尽量多推延五天。”陈群说道。

  所谓截止时间,便是考试登记身份的日期。

  考生没有登记身份,没有凭证,是无法进入考场的,但是很多人千里迢迢而来,没办法提前确认身份,所以张烨他们才设置了这样的一个截止日期。

  张烨想了想说道:“可以,最后几天可能有更多的人前来,多一天可能就多数百人。”

  张烨又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们还能准备一个另外的考场,让没有确认身份的人去考试,让他们获取临时的凭证,或者考试当场给他们凭证,不过这部分,一旦成绩上榜,就要另外的确认身份。”

  陈群也同意,这不会增加多少工作量。

  “主公,您说,这次会不会超过十万人考试?如果超过十万人,这单单阅卷,都是一个庞大的攻城,就算我们组织数百人,按照主公的要求,一份卷子要两个人批阅,这都要好长的一段时间。”

  “多久都要等,这次牵扯太大,我们尽量多组织一些人,不能做到绝对公平,只能尽量的做好。”

  陈群点点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拼命的干。

  “另外,考试的时候,我们管饭,让学子吃好,多的管不起,考试这几天还是可以的。”张烨说道。

  考试总共要进行三天,分上午下午。

  徐州学子跟其他学子分开考试,分开并不是歧视或者其他的,而是教育体系不一样,考试内容不一样。

  徐州的学子考试很庞杂,各科都会涉及。

  而其他考生,主要是考四书五经,还有策论。

  其中策论为重点,出问题,让他们分析处理,考察他们的行为逻辑,判断问题,还有处理政务的能力。

  四书五经,张烨只安排考两场,其余的都是考察其他能力。

  考试的时候,不会如历史古代那样,从四书五经里面抄出一句话让考生去分析,那样没有意义。

  张烨会出一些行政中的具体问题,让他们去分析,让他们去处理,能处理好就行。

  “好,加紧安排,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这次不能出现意外。”

  张烨交代完一些具体问题就走了,而陈群他们最近要一直加班加点,张烨也没有过多打扰。

  走出陈群的办公地点,张烨心中也是激荡起来。

  “十万人,十万人才,谁能想到。”

  以前,张烨是人才难寻,如今,张烨有数万人才从各地奔来,供他挑选。

  十万人,张烨不知道最后要留下多少人。

  “上榜一千人?一百比一好像也没太大问题。”后世公考很多不止这个比例,当然大部分小于这个比例。

  “不管了,到时候只看文章好坏,有一千人就一千人,两千人就两千,不用取整数,只看文章。”

  张烨出来之后就到处转转,下邳街道上已经很热闹,如今已经有将近五十万人搬迁到下邳里面生活。

  这下邳是繁荣的表现,单单看着下邳的样子很多人还以为张烨是收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来建造的,但是有些体验过普通百姓生活之后就知道,这徐州到底多有钱。

  张烨去转了一大圈,然后就没多管了。

  最近张烨比较多的时间跟大乔还有小乔腻在一起,三个人刚刚成婚不久,张烨便出征,这次回来,自然要好好的陪陪她们俩。

  当然,三个人也经常在一起做很多不可描述的好事情。

  科举考试临近,在截至之后果然还有大量的人前来,竟然达到数千人。

  具体人数无法统计,但是可能还会更多,陈群不得不又扩大了考场。

  索性考场也简单,用军用帐篷在空地上搭建起来就行,张烨他们仓库里面储备大量的军用帐篷,刚好可以拿出来用。

  “如此多的人,必须多分几个地方,人员不能太集中,城内安排不下,就环绕城池的空地上多设置几个考场,多安排人去引导,别让考生走错地方。”张烨得知之后让陈群去安排。

  在距离考试前三天还有大量的人员赶来。

  他们可能很早出发,但是如今世道那么乱,路上总会出现许多意外,很多人还在路上。

  不过时间不等人,张烨他们必须按照自己的节奏,如期考试。

  “终于要开始了。”考试前一天,张烨发出一声感慨。

  科举,关系重大,所以张烨自己封为总考官。

  作为总考官,这天下的考生都将是他的门生。

  对这个时代来说,这层关系还是非常有用的。

  考试前夕,张烨又派军队将周围给巡查了一遍,另外很多情报人员也都调过来,里里外外加强警戒。

  这次不允许有任何意外,张烨要求极高。

  数万军队,在下邳周围布置,大量的官府人员也都集中过来,分布在考场周围,民兵也加强各村的巡逻。

  面对重兵,大部分士子倒是也没什么不适应,科举考试事关重大,有关方面非常重视他们也能够理解。

  天慢慢放亮,一支支军队护送着一批批没有开封的考卷进入考场。

继续阅读:第134章淡化儒学的概念(求银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三国之盗尽天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