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新广告牌上赫然印着:
蓝天救援队是源自中国,分布亚洲各地区的民间志愿者救援队伍。
亚洲各国非常欢迎蓝天救援队在本国的落地救援,可以作为政府应急体系的辅助力量,协助配合政府应急体系完成各种灾难事故的紧急救援任务。
新加坡华人蓝天救援队的设立,推行蓝天救援国际救援机构守则,展现志愿者的责任和担当:少说多做,默默奉献,完善自我,不毒不酒,施救于人。
“完善自我,不毒不酒”八个字,真真地打动了陈尘宁。
牌子上还印着蓝天救援队的训练章程,陈尘宁一字一句细细地读过,他相信自己可以胜任:高空作业,密闭空间作业,极限操作等等都是自己曾经的训练项目。
陈尘宁看着这广告牌子,这份兼职似乎是为自己订做的,可能就是可以拯救自己于酒精的良药。
陈尘宁愿意相信,这些就是佛祖所指。
广告最后明示一条要求:参加新加坡本土的蓝天救援队,需要另外一个新加坡公民背书,签订生死状。
这点要求要如何满足?陈尘宁想到了许家朔,想到了许老爹,这二位是自己认识的为数不多的新加坡公民,自己要是参加救援队岂不是还要惊动这啰嗦的二位?有点麻烦啊,再想想别的办法好了,陈尘宁心想。
雨驻风停了,东北人家饭馆的招牌就在眼前。
这会儿已经是下午时间,东北人家门前停着几台小巴车,有个谢顶光头的男人在小巴车前后忙碌着,他戴着大金链子大金表,像是小老板样子。
陈尘宁看着这光头老板推着小板车从东北人家餐馆的玻璃门里走出来,从小巴车上卸下白菜、土豆、猪肉等等食材,这一堆材料里甚至还有酸菜。
酸菜啊!仅仅这一眼就让陈尘宁无法离开,陈尘宁不自觉地向着东北人家餐馆的方向走过去,推开了那扇贴着雪花啤酒招牌的玻璃门。
那光头老板正在拎着两大袋子食料,没注意到地板有水,他脚下一滑打了一个趔趄,重心歪斜。
陈尘宁及时伸手接住:“大哥,您没事吧。”
“哎妈大兄弟谢谢啊,这袋子菜太沉了,你帮我拎一下嗷。”光头老板也不客气,带着东北人的自来熟,直接把蔬菜袋子送进了陈尘宁手里。
这口音,太亲切了。陈尘宁二话不说接过袋子,一路跟着送进了后厨。
后厨正在准备烧烤材料。有一个一看就是东南亚当地人的小哥哥正在串串儿,他手法粗鲁地串着鱼肉、鸡翅、排骨之类的。
这小哥哥的一通迷之操作,用油一层一层的刷肉,一层一层的涂盐……这操作不对路数啊,陈尘宁不忍直视,毕竟自己也是复兴路夜市混过的专业烧烤人才。
因为这样做,烧烤可能入口很香,但是会呛,很上火;盐入的太早,肉就柴了。
东北小烧烤,也是个需要钻研的技术工种。
“小兄弟,我来吧。”陈尘宁还是分得清轻重,毕竟这小工可能是个勤工俭学的学生,自己不能随便发言,万一一句话说的不对,就断了这小哥哥的打工财路。
陈尘宁撸起袖子,边示范,边小声指导小哥哥操作:
-“刷油和补油可是两个概念,多补少刷,补油就是刷子上很少或几乎没有油,把菜品中烤制出来的油补制均匀而已。”
-“盐烤就是先盐后油,盐一般刷两三遍即可,宜少不宜多,适合不腌制的菜品。如虾类、小海鱼、干鱼片啥的。”
-“酱烤适合所有绿色蔬菜,软体海鲜、肉类及带壳海鲜和不容易腌制入味的菜品。”
-“烧烤菜品不要翻动的太频繁,菜类断生即熟、腰子用小火烤出油,软体类海鲜用油包住水份。”
-“你看你弄的这个,整只鱿鱼需要挤压烤制卷边就能吃。”
-“带壳类海鲜不要等都全都开口,八成开了口就可以刷酱了,出菜以后客人用手一掰就开。“
-“鸡翅凤爪类等变色后再翻转,扎孔放凉气,完全变成金黄色并微焦即成熟。”
陈尘宁小声地对着这小哥哥碎碎念着这些烧烤心经,仅仅希望这来打工的烧烤小哥哥能听进去一二,新加坡的食材全靠进口,成本太贵,材料不能浪费。
可是这烧烤小哥哥无心取经,他仅仅是来打工罢了,对东北烧烤又没有心得,完全无心听取任何建议。
看他的表情,就是在嫌弃陈尘宁很烦:这陌生中国兄弟哪儿来的,我干了一周老板都没提出啥问题,你一个陌生人逼逼啥?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光头的餐馆老板用心听着陈尘宁的碎碎念,这些烧烤心经入耳后,光头老板决定会一会这个闯入自己店里的,操着普通话的陌生年轻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