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维和警察有1800多名,有来自世界47个国家,警察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大家庭。以刘耀南为例,他所在的边境检查站下设三支小分队,各分队之间相距最远达一百公里,纵深是10公里,由于道路上弹坑遍布,往返一趟就需要大半天时间。刘耀南所在的小分队有2名德国人、2名荷兰人和1名法国人。
在这个特殊的国际大家庭中,中国警察虽然是初次加入,但是出手不凡,不仅很快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而且,还在与各国警察的交往中,建立了牢固的友谊。
刘耀南到任后,很快与警友们打成了一遍。外国警察大都看过中国的功夫片,对李小龙、成龙等明星一点也不陌生,闲来无事,就鼓掌让刘耀南露两手。刘耀南也不好推辞,换身运动服,找个平整的地方,双脚站着与肩同宽,两眼平视前方,两手自然下垂,屈漆下蹬成马步,然后手脚翻飞,耍出一趟中国功夫,让警友们看的目不转睛,连声叫好。事后,好几个人拜其为师,业余时间学起了中国功夫。
刘耀南的另一个强项就是会烧一手地道的中国菜。各国警察在一起,大家熟悉了以后,经常在一块轮流聚餐。而且,一般是到那家,就由那家上灶炒菜。所以,大家是今天到德国警官家吃顿德国饭,明天到法国同事那里撮顿法国菜。轮到到刘耀南住处,刘耀南就给他们做呛土豆丝和瓜片炒蛋等中国菜肴。警友们不仅喜欢吃中国菜,而且还跟刘耀南学会了使用筷子。
按照联合国的规定,维和警察的所有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聘才能获得。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检验,中国警察不但胜任了维和任务,而且还以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出色表现,相继获得了提升。
黄升诚是中国警队队长。2001年4月,他通过竞聘成为联合国行动处调查官,这是任务区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也是最难竞争的高级职位之一。他在顺利通过各项考核和面试后,于同年5月17日,正式调到维和警察总部任职,负责打击有组织犯罪、恐怖案件和重大刑事案件的查处,督办波黑政府高层官员的腐败案件调查等。在随后的岁月中,他严格执法,亲自督办了许多重要案件,成绩突出。为了完成总警监布置的一项中国人在波黑情况的特别调查报告,他不辞劳苦,敢冒风险,足迹踏遍了在波黑的所有任务区,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受到总警监的高度评价。
谈钧的竞聘有些一波三折,跌宕起伏。2001年底,他在向公安部的工作汇报中写道:
按联合国的规定,联合国国际警察的所有职位都必须通过竞争才能得到。到目前为止,我一共参加了4次竞争。第一次是今年2月,我申请竞争联合国驻波黑总部的计算机信息部门行政管理一职,但是由于联合国办事机构的官僚作风,使我错过了面试时间,又不给我第二次机会,因此没有成功。
第二次,我申请竞争联合国内部事务调查部门纪律调查员,这个部门实际上就是国内的纪律检查和监察部门。当时有11个国家的维和警察共同竞争一个职位,其中既有英国和美国的维和警察,也有加纳、约旦和印度等国家。竞争的方法和国内基本一样,先笔试,给一个案例,在半小时内用计算机完成一份调查报告(测试计算机和英语写作水平)。然后面试,4个考官进行提问和打分(测试调查案子的能力)。我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了调查报告,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也显示了较好的计算机水平,但因为有英、美国家的警察同场竞争,首先他们在语言上就占了很大优势,另外,他们熟悉西方国家对内部违反纪律进行调查的工作程序和方法,这次竞争没有成功。据说一个英国人获得了这个职位。
通过这两次竞争,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觉得第二次失败是因为我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对难度预计不够。因此从3月初开始,我着手积累各种资料,研究和学习各种法律规定和规则,仅笔记就写了好几百页。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对话水平。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3月底再次参加了内部纪律调查员职位的竞争。当时有10多个维和警察报名。可能是我有了上次竞争的经验,加上准备也比较充分,这次竞争非常顺利,面试的考官有一个是英国人,事后他评价说我不仅掌握的知识全面,而且回答问题十分精彩。另一个考官是瑞典人,她说英国人的英语比较正统,发音古怪,认为我不仅听懂了英国考官提出的所有问题,而且回答正确,她事先没有想到。由于这些印象和笔试的成绩,我获得了仅有的一个内部纪律调查员的职位。这个职位在联合国维和机构中非常重要,而且属于机密部门,我所在的这个地区才有两个职位,在我之前全部是美国人担任。一些亚洲和非洲国家的维和警察很高兴,终于有一个非欧美国家的人取得了这一职位。我自己比较高兴的,不仅是获得了这个职位,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欧美国家的人和联合国的官员看到了中国维和警察的素质。
今年5月,由于联合国越来越重视波黑边境建设,特别是对萨拉热窝国际机场的边境警察的建设。因此,我又申请调到机场国际警察局工作。这个机场是波黑最大的国际机场,也是整个波黑对外的窗口,联合国秘书长的特别助理(联合国驻波黑的最高长官)和国际警察总监非常重视这个地方,努力想把它建设成波黑警察的一个典范。由于是国际机场,来往的各国人员非常多,有一个中国维和警察在机场,使各国人员每天都能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的标志,对中国警察的形象和我们国家,都是一种很好的宣传,也是中国已经参与欧洲国际事务的很好体现。
通过三个月工作,我很快熟悉和掌握了边境检查和控制工作的各项要求和程序,熟悉了有关法律规定,逐渐成为警察局的业务骨干,并协助局长承担了全部的数据统计和日常行政工作的管理。前不久,我又参加了第4次竞争——该局副局长职位的竞争,虽然有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维和警察参与竞争,但我还是非常顺利地通过了各项考试,以第一名的身份,正式被任命为该机场国际维和警察局副局长。这个职位除了要监督当地警察进行工作外,还要承担一些领导职责,指导查办案子,写调查报告,同时还要协助局长负责该局人员的管理,上任之后,感到压力还是很大的。做好这项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类案子查处程序和步骤,熟悉法律和当地规章制度,这样才能承担起领导职责。这些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非常枯燥,读中文的法律条文有时都觉得不好理解,更何况学习英文的法律条款。因此,现在我每天除上班处理日常工作外,回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法律条款。
这几个月里,我的语言得到很大提高。我先后参加过欧洲国际最高代表署举办的为期两个星期的刑事法律培训班,联合国总部举办的一个星期的打击偷渡和走私贩卖妇女儿童行动培训班,两天的维护人权行动培训班等。目前,我基本上可以用英语完成任何工作报告,流利地进行工作交流。
由于这个任务区属于欧洲地区,维和机构的各层领导绝大部分是欧美国家的人员,对亚洲和非洲国家的人多少有些偏见。因此,在这里竞争职位和工作的难度相当大,心里始终有压力。但是通过这几个月的工作,我也感觉到中国警察的素质比相当一部分来自欧美国家的警察要高出许多,只是在语言和工作经历上稍微弱一些。如果假以时日,能够多有机会进行锻炼,积累工作经验,哪就会取得更大的成绩。由于我们在这里付出的努力,使不少国家的人对中国警察都有了一种很好的印象和很高的评价,都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中国警察来到波黑。今年5月,我曾经工作过的BRCKO地区总部,授予我一面缀满联合国旗帜和各国警察标志的奖牌,上面写着:“以此表彰你对BRCKO地区所做的工作和奉献。”这是地区总部第一次将该奖牌授予中国警察。
刘海志是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对人权颇有研究。2001年7月2日,他竞争为福查分局的人权调查官后,每天从早上7点一直工作至天黑,有时半夜也要去处理投诉,为当地人解决了诸如房产、难民重返中的暴力事件等许多实际问题,同时为一些犯人解决了健康检查、探亲问题,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未受到一起投诉,地区长官对他的评价是“PERFECT(棒极了)!”
刘耀南为福查地区沪姆边检局局长,郭学全也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