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扬西非“两丽人”
余音2023-06-28 11:054,882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经指出:“现今的世界冲突多数是发生在国家内的冲突。由于战争的原因,经常导致贫穷、资源短缺和对人权的侵犯。这些冲突通常也伴随着另外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妇女和未成年女性不同程度受到的损害。当女性在战争中经受同样人类伤害——轰炸、饥荒、传染病、集体屠杀、酷刑、非法监禁、离乡背井、种族清洗、威胁与恐吓——的同时,她们还是特殊形式的侵犯与虐待的牺牲品,这包括性侵害与性剥削。”

  伊丽莎白·莱恩与艾林·约翰森·谢里夫提交的一份专题报告显示:在塞拉利昂骚乱中,有94%被调查的家庭中的女性遭遇过性的攻击,包括强奸、酷刑和性奴役;在卢旺达发生的种族清洗灾难中,多达50万名妇女被强奸。许多被强奸的妇女被迫怀孕,这种作为种族清洗的手段在发生战争冲突的国家较为普遍。在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被敌方劫持的成年或年轻妇女产下了成千上万的儿童。在科索沃战争中,被确信有2万名妇女遭到强奸,相当多的人因此怀孕。另据国际红十字会统计,仅仅2000年1月这一个月,在科索沃就有100名被强奸妇女的生育“孽种”,此外还有许多同样境遇的妇女拒绝透露自己的隐私。还有一个悲剧触目惊心,就是大批因强奸而产下的儿童无人供养。1990-1998年,利比里亚有6000多儿童被父母遗弃,被迫流浪街头……

  事实证明,妇女、儿童们是武装冲突中最大的受害群体,他们更易于向女警察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悲惨经历,所以,联合国不断提高女警察在维和行动中的比例。2000年,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女警察只占4%;目前,全世界有1.1万名维和警察,女性占8%;联合国计划到2014年,将这一比例提高为20%。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女警越来越多地加入维和队伍,成为举世注目的“铿锵玫瑰”。

  2005年7月23日,第四批维和警队来到蒙罗维亚,沈丽虹作为20人之一,在男性方阵中,她的举手投足都会画出一道靓丽的彩虹,格外吸引人们的目光。然而,几个月后,同事们惊诧地发现,在美丽、白皙的面孔下,她却有一颗坚定、热烈的心。

  12月10日,利比里亚维和警察总部网站上发布了竞聘通知:由于任务区维和警察岗前培训处人员变动,空缺出三个导师位置。这是一个重要部门,担负着对抵达利比里亚的维和警察岗前培训、甄别任务。自2003年11月,中国向利比里亚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以来,先后派出了55人次的维和警察,但岗前培训处一直没有中国人的身影。争强好胜的沈丽虹很不服气,中国人比别人差吗?她决定迎接这个考验。经过一系列考试,她终于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挤身导师行列。

  车辆驾驶,是联合国培训的规定动作。在每一辆UN用车里,都会有一个刷卡器和一个超速监视器。警察开车,不但用有车钥匙,还必须刷一下自己的ID卡,就像飞机上的“黑匣子”一样,ID卡能够忠实地记录行驶数据,并及时发出各种安全警示。在市区以外,当UN车时速超过90M时,监视器就会自动鸣叫,提醒司机降低速度;一旦超过这一速度,就会被记录下来,受到处罚甚至要吊销UN驾照。

  虽然维和警察在动身前,都经过了严格的考试,但是,各个任务区的社会情况和道路状况各不相同,他们抵达任务区后,还要“吃吃小灶”,经过培训,并考取UN驾照,才能上路。比如,利比里亚山多林森,河流纵横,沼泽星罗棋布,道路坑洼不平,警示、指示标志几乎为零。每逢雨季,雷阵雨说下就下,往往造成山洪爆发,简易乡村土路隐于水下,泥泞不堪;平时,醉酒驾车、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现象十分普遍,交通事故时常发生,伤亡事件时有所闻。约有二分之一的维和警察遭遇过无故碰撞或险情。2007年4月,蒙罗维亚巡逻局的一名当地警察被撞身亡。不久,联合国4名官员又遭遇车祸……

  就在前往利比里亚前夕,塞尔维亚警队女警多琳娜不巧出了一次过车祸。驾车行驶考试时,沈丽虹看见她两手死握方向盘,手脚僵硬,浑身颤抖,车子开得像醉汉走路似的,左歪右斜。沈丽虹知道,这是车祸给她留下了心理阴影,开车动作时常。于是,轻声细语地叫她停下车子,帮助她搓搓手掌,鼓励她放松身心,注意精力分配,保持良好视界,心里只想着每个换档踩油门与离合的切换动作……在她的心理暗示和悉心教练下,多琳娜很快就找回了自信,熟悉了路况,顺利过关。

  一次,联合国维和总部根据利比里亚暴力和性犯罪猖獗的实际,要求培训处导师深入基层,到各个地市组织“反暴力和性侵犯”培训,培训后统一考试,不合格的警察将被遣返回国。于是,沈丽虹就和同事们一起,乘坐军用飞机,在利比里亚境内四处奔波,旅途的辛苦,再加上连续十几天的站立讲课,让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旧病复发,疼得撕肝裂肺,坐不能坐,躺不能躺……但她一直咬牙坚持,直至完成了自己分担的教学任务。

  沈丽虹的表现,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当地人有个习惯,见面握手时,松手之前,他会捏住你的中指,“啪”的一声,弹个响指,而且,响指越响,表示两个人的感情越深厚。由于每天找沈丽虹握手的太多,以至于她的中指磨起了水泡,磨掉了皮。为了尊重当地人的习俗,沈丽虹特意在中指上贴了一块创可贴。

  据统计,利比里亚70%的人每日生活费不足一美元,74%的人无法得到医疗卫生服务,8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该国注册医生仅为121人,婴儿死亡率为15.7%,幼儿死亡率为23.5%,孕产妇死亡率为0.79%,高居世界榜首。也就是说,3万人中才有一个医生,而10个孩子中大约有3个夭亡。回首往事,沈丽虹感叹不已,她说:“在利比里亚,好几万无家可归的难民聚集在一个山坡上,低矮潮湿的土房中甚至连一张床都没有,贫困到了极点,叫人惨不忍睹。那里的小孩很漂亮也很乖巧,每当看见我们,他们都会主动地簇拥过来,与我们握手。他们很瘦弱也很可怜,但是对维和警察很信任也很友善。”按照规定,利比里亚任务区的维和警察,每天可获得联合国123美元的津贴。回国时,身为母亲的沈丽虹最牵挂的,还是那些无家可归、有家难回的流浪儿,她倾其所有,把身上的现款全部捐给了利比里亚儿童基金会,希望能为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尽一份爱心。

  “热爱自由使我们来到这里”,这是利比里亚国徽上的一句话。但对于上海女警陆丽君来说,这句话可以改成“热爱并捍卫自由使我们来到这里”。

  蒙罗维亚菜市场,在利比里亚是“大哥大”。出售的蔬菜,却只有卷心菜、茄子、土豆、洋葱、黄瓜等几种,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品种少,质量差,价格高。战前,利比里亚货币和美元的比值是1比1,现在一路下跌,变成了25比1。在这里,黄瓜3美元一镑(相当于9两),西红柿4美元一磅,洋葱和土豆一小袋子要14美元,吃蔬菜竟成了一种奢望。中国维和警察也曾带去过一种菜种,由于气候、土质和技术等问题,蔬菜长得不理想,大葱长得像韭菜,小油菜出苗不久就开花,西红柿、瓠子等光开花不结果……而且气温太高,蔬菜过夜,不是干枯就是腐烂。当地人的传统食物是木薯粉糊、小米粥和烤玉米,家常菜是木薯叶,甚至连甘薯的叶子都被制作成“甘薯绿”调味酱,与米饭或者煮熟的木薯一起吃。沿海地带的居民,还有一些人终年以香蕉、木瓜、面包果等水果为食。对于每天离不开蔬菜的中国维和警察,这次他们感到最为难熬的。

  2006年8月2日,上海警花陆丽君来到利比里亚任务区。这位喝着黄浦江水长大的女子,人如其名,天生丽质,站在人群中,就像一朵初春的玉兰花,风情万种,却又朴素无华。在联合国驻利比里亚警察总部有组织犯罪调查处工作期间,她主要负责指导当地警察进行反毒品和反人口贩卖调查和打击,许多经历让她终生难忘:

  一次,犯罪调查处包围了首都郊外的一块公共墓地。由于墓地年久失修,无人看管,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竟摇身一变,成为一些无家可归者的天堂。他们将石头砌成的墓穴撬开,掏出棺木,扔到荒野,然后,就在放置棺木的地方铺上干草、床单。对于这些饱经战乱之苦的人,选择墓穴栖身,本是出于无奈,也很值得人们同情。但是,后来,天高皇帝远,一些不法之徒混了进来,把“墓屋”变成了吸毒、卖淫、打架斗殴的乐园,因此,警方不得出动警力,加以扫荡,把他们驱去公墓,并捣毁了所有的“墓屋”。

  任务完成之后,陆丽君心潮难平。经过认真思考,她向维和警察总部递交了一份建议,要求加强各地公墓的管理,实行墓地封闭,预防不法分子卷土重来,以彻底清除犯罪案件孳生的一块温床。值得欣慰的是,回国之前,在一位当地警察的陪同下,她再次来到这座公墓,看到整个区域已被砖石垒上,围墙高约两米,大门入口处,还有保安站岗。

  还有一次,一对男女报案神色慌张地走进犯罪调查处。原来,他们送到当地一家慈善机构的4个女孩全都失踪了。陆丽君立即组织当地警察召开案情分析会,初步判断,主管这家慈善机构的三兄弟有贩卖人口之嫌。于是,他们迅速讯问了三名嫌疑人,但是,他们却矢口否认,案件陷入僵局。

  时间一天天流逝,嫌疑人要求无罪获释。但多年的职业敏感,使陆丽君从三名嫌疑人眼中放射出了飘渺不定的眼神中,察觉出了些须蛛丝马迹。于是,她更加坚定了破案信心,率领部下走街串巷,对有关人员进行“地毯式”走访、调查,终于找到了确凿证据。在事实面前,三兄弟的攻守同盟如冰见火,立马瓦解,他们供认,4名女孩已被他们卖掉,正沿海路向东,乘船驶往邻国科特迪瓦。作为女性,陆丽君深为担忧,因为,如果4个女孩下了船,那么,就会被人贩子转手卖到四方,再去查找、解救就会比登天还难。于是,她顾不得喘口气,在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向上级做了报告,得到了国际刑警组织的帮助和科特迪瓦警方的配合,次日早晨,那艘海轮抵达首都亚穆苏克港时,警方身着便衣登船搜查,把4名女孩解救了下来。

  “这4名孩子最大的12岁,最小的才6岁,姐妹几个,个个骨瘦如柴,睁着一双双饥饿、哀愁的大眼睛,令人可怜。更为凄惨的是,她们都被人贩子多次强奸。”陆丽君十分痛苦地说。由于利比里亚没有数罪并罚,按照当地法律,强奸罪重于人口贩卖,所以,3名人贩子最终被警方以强奸罪起诉,受到应有的制裁。

  而最让陆丽君感动的,还是胡主席亲自送来的蔬菜。

  2007年2月1日,中国春节前夕,胡锦涛的专机从喀麦隆首都雅温得飞抵蒙罗维亚,开始对利比里亚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的非洲八国之行的第二站。按照计划,胡主席在利比里亚只进行为期一天的访问,在紧张的外事活动中,他没有忘记维和人员,特意抽出时间,检阅、慰问了在利比里亚任务区的中国部队和警队,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成绩。他说,自从我国参加联合国利比里亚维和行动以来,“同志们牢记祖国人民的重托,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恪尽职守,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维护利比里亚的和平稳定和恢复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祖国人民为你们感到骄傲!”他强调指出,“当前,中利关系发展势头良好,这是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有同志们的一份功劳。”

  胡锦涛还向受阅官兵提出了几点要求,“同志们作为联合国维和人员,肩负着重要而特殊的使命。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希望同志们牢记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要发扬优良传统,做维护世界和平的卫士;希望同志们维护中利友好的大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为利比里亚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努力做促进中利友谊的使者!希望同志们充分利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有利机会,向友军学习,加强自身建设;最后,希望同志们劳逸结合、保重身体,尤其要注意安全,祖国和亲人期待着你们圆满完成任务、凯旋而归!”他还特别嘱咐有关方面,要定期给他们赠送一些电影、电视剧等文艺节目的光盘,以丰富维和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最后,胡锦涛春风满面,亲切地说,很快要过春节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你们想念家人,你们的父母也想念你们。你们要给家里通个电话,给父母报个平安,给父母拜个年,让家人放心。听说大家在这里吃不上蔬菜,我们这次来,特意利用专机不大的空间,给大家带了一点!话音刚落,掌声雷鸣。就像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收到了祖国母亲送来的祝福和礼品,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热呼呼的。

  当天晚上10点半钟,胡主席的专机再次起飞,继续对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和塞舌尔等国的访问。大家举目眺望远去的飞机,久久不愿离去。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啊。胡主席从祖国带来了西兰花、萝卜、白菜、黄瓜、蒜苗等蔬菜,让陆丽君在内所有的中国维和人员心存感激。疾病、危险、思乡,一切艰难困苦,仿佛在那个瞬间烟消云散,留在内心深处的,除了美好的记忆,就是美好的回味……

继续阅读:七、“我的思念是不可触摸的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中国维和警察传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