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新时代(一)
云逸雨2021-06-21 22:146,025

  1990年,这个时代总归有些不同,村里村外也正在经历变化,一场新的赛跑正在徐徐开始,发生差异的时代好像也在开启,每个人都在希望由此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

  不过,三元村好像和时代脱节一样,并没有太过于关注村子外面的时间,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工作方式,倒是延续了许久,就是这样的生活,在现在来说简直就是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美意境

  时隔数年,当改革的微风吹过三元村时,三元村的村民们好像嗅到了一丝东西!

  不过,思来想去,三元村里还是依旧一样的繁忙,大人们在地里忙着干活……

  小孩子们时不时帮着除点杂草,或者就在地里疯来疯去,路边偶尔传来一阵犬吠声,微风一吹,可真凉快,今天的心情和天气都是美美哒!

  但是,村子里的大多数人,却殊不知啊,外面的世界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沿海小渔村逐渐往大城市方向奔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外面的世界闯荡,那时候挺有个学术名字,就叫做下海,是不是特别熟悉啊。

  接下来,三元村的故事,也会随着时代的新面貌而开始展开新的画面!

  可是啊,村里的人比较保守,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出去闯荡,可能就喜欢窝在这样一个小山坳里,种个一亩三分地,有点收成,就不错了吧……

  像往常一样,爷爷和奶奶一早就去地里干活,紧跟着还有三子妹,一起耕种的画面在那时好像挺美的。

  “志儿,快点去对面坡上看看,那地里长得怎么样?”奶奶倒是随即让老大去查看一下,也好方便后面干活了!

  “知道了,妈!”老大答应完,便随即跑到对面坡上,看见庄稼长势挺好的,随即在坡处给奶奶比了一个大大的手势,就是表明没问题,随即就担着一桶粪水前往大地!

  当老大坐在地边的大石上时,他总会呆呆地望着天空,可能天空很大,但是自己的眼睛却很小,看不到更加广阔的天空。在年幼的老大心中,便转而萌发出想出去看看世界的梦想。

  时不时,老大就会拽着奶奶,乃至爷爷的衣服问:“妈妈/伯伯,山那边到底是什么地方啊,天空究竟有多大啊?”

  其实,这样的问题,没有特别准确的答案,毕竟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山峰和颜色。

  当老大长时问起这个问题,就连两个妹妹也会急着寻求答案,奶奶每次会说,山的那边有妖怪。

  只有我们这里的天空最漂亮,其他的话语倒是说不了太多,更多还是希望他们能够多留在身边长一些时间。

  但是,世界的精彩,又绝对不能因为那几句简短的话语,就发生一切的改变!

  老大其实从小也是混,但是对于家里或者乡亲还是格外尊敬,所以许多村里人都比较喜欢老大……

  就算吃点百家饭也算不上啥,也不是没吃过,那年条件恶劣的时候,还不是这家讨点米,那家讨点米,最后才能填饱肚子啊。

  但是,奶奶又真的能一直把儿女放在身边吗?恐怕也是不现实,最后还不是要一个个把他们都一一送出去,好在把几个孩子都送去念了几年书,文化上应该不会吃太多的亏。

  没过多久,果然村子里有人就开始往镇里乃至县里跑了,但是人很少,非常稀少,能够出去的也是有一定本事了。

  当时吧,三村修房子,就让爷爷和老大前去帮忙,说好了的工钱,但是最后却没有给钱,爷爷这人倒是也善良,就在人家那吃了几顿饭,便心满意足了,就连老大也觉得是上当吃亏了。

  但是,爷爷不知道为啥就迈不开那面子,去讨那笔钱,直到奶奶出门,那边人户才至少退了一些……

  所以奶奶不怎么爱夸爷爷,就是因为爷爷可能对那些人际关系交往不是很向往吧,就想一个人静静地呆在家里,闲时做好件,家务活,忙时当然就是下地干活了。

  看着别人都出去闯荡了,读了几年书的老大,心里自然也是耐不住性子,就一心想出去打工,但是那时候家里还需要老大,两个妹妹早已没有读书了,而是跑到镇上丝厂里面上班。

  奶奶曾经这样讲过,关于大女的一些事情。当时,老二在镇上丝厂,一个月拿到差不多30块钱,虽然现在看起来真的是少的可怜,但是在当时,这可是一家人多久的饭钱啊。

  听老二,也就是我的大姑说话,其实自己也是特别喜欢读书,包括另一个妹妹,但是因为老大是家里的顶梁柱,总不能把好的东西都抢走吧,要不然到时剩的就是一地鸡毛了。

  “妈,我和老三也想读书!”那时谈话就是这样的,从来都不含蓄表达,自己的述求直接将清楚,或者想要知道的深层次原因,都可以得到一次有针对性的检验。

  “孩子啊,你也是知道我们家里是什么条件,实在是供不起你和妹妹上学了,这是当妈的对不住你们。”

  奶奶说着心里也不好受,但是爷爷心里倒是没有这么想,毕竟家里的重男轻女思想还是有的。

  虽然不如外祖父那个时代严重,但是这种思想却依然存在,对于两个妹妹来说,好像就是不公平的。

  “为啥哥哥就能继续上学,我们就不能去了。”

  老三也是随机询问着奶奶,奶奶思考了一下,还没等说出口,就被爷爷抢去话题,几人也就将目光对准到了爷爷身上。

  “咱们家势必疼男的,再说了,女孩子家家读那么书干什么?还不如早点找个好男人嫁了,然后生着孩子,以后就可以一起。”

  爷爷随即很大声,也很全面地说出了这些内容,也许心里的压力才会得到一点点释放吧!

  但是,即使两个妹妹,最后都辍学了,然后有时就去街边捡点能买物件的好东西,去工厂工作了。

  每个月不仅是包吃包住,而且也能拿到一笔不小的工资,这对于两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来说也是听幸福的吧!

  当然,这也算是两个妹妹去工厂打工,走出家乡的第一步嘛,那个时候也有许多人慢慢往城里跑,最早进城的一帮人,恐怕现在在县城里都有几套房子了吧。

  老大在镇里初中就读时,时隔中午,两个妹妹就会端着菜来到黑墙边,趁着没人的功夫,赶忙把做好的小菜拿给老大,老大在两个妹妹眼里怎么感觉像一个无微不至关爱的弟弟一样。

  有时,老二厂里发工资了,除了给家里留一些,也总能省个几块钱给还在上初中的老大。

  老大也是家里唯一一个,能够读到初中的孩子。当然,也有重男轻女的意思,但老大初中毕业以后就也出去跟着打工了。

  去过工地干活、去过小饭馆帮忙、也回家能种地就种些地……

  记得,老二在镇里丝厂上班,第一个月发工资,这可把老二激动坏了,30多元人民币外加一个挺漂亮的开水壶,外壳还是铝做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老二一脸都是笑容,她在想回家以后及时给奶奶分享这个好消息,那个带铝的开水壶,正面还勾勒着青山绿水、小鸟鱼群的花卷,倒是格外吸引人。

  下完班,老二和老三便一起走着老路,返回三元村……

  “姐,你这个月拿了多少啊?”见妹妹这么一问,老二也就准备开口说话。

  “差不多35块钱,三妹你拿了多少?”老二回完话,便随即问了一声妹妹。

  妹妹撇了撇额间的头发,伴随着微风,总有那稀疏的几只还在调皮地跳动……

  “我呀,我就33块钱。”老三随即回道,指着手中的开水壶,自己也有一个,应该是厂里面的福利吧。

  那个年代,进厂工作,就好比当个公务员一样,特别稳定。

  什么职工子弟也就是那时候兴起来的,家里几代人都做职工,可想厂里面工作的稳定啊……

  要说老二和老三,能去镇上的丝厂上班,还是拖了家里的福。

  因为爷爷好像和厂里的一个老职工认识,随即赶上职工的一个招聘热潮,老职工便索性推选老二和老三去厂里上班。

  最后,结果当然令人欣慰,老二和老三留在厂里了,这对于原本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幸运吧。

  回家的路上,老二和老三也不免开着小时的玩笑,在这崎岖的乡间小路愈发快乐地走着,时不时摘点路上的野果,也能垫吧一下胃口,路过一个小泉口,就用两手捧起一团水一饮而尽。

  “呀,老三,这水可真甜,你快来尝尝!”老二回过头,对着路边呆呆等待的老三说道。

  “真的啊!”听老三的口气,倒是挺开心的。

  不过,等老三连忙赶过来,老二回头以后,便是一副鬼脸,带点沾沾自喜的味道。

  刚好老三赶到小泉口,老二便捧起水洒在老三的脸上……

  “哎呀,二姐,你干啥呢!”老三倒是一副委屈的样子,说着还有点不开心。

  等老二脱口一句对不起呀,老三也连忙就捧起水洒在了老二身上……

  “好啊,老三,你现在可学坏了!”

  “那还不是跟着二姐学的。”

  “你这小丫头,看我不收拾你!”两人背着破旧的背包,便在路上来回打闹,倒真的是一对亲姐妹啊。

  这条回家的小路,差不多要走一个多小时,这还算比较快的,要是没走对岔路口,恐怕回家的时间又要增加了。

  所以吧,老二和老三回家的时候,总会按着先前在岔路上边的大树上做的记号,或者遇上一座桥,那就是天然的记号了,毕竟有桥的地方也就两处。

  两处桥,又有两个方向,一处大桥,一处小桥,通往三元村的道路也就是这样组成了!

  路子越走越狭窄,距离家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了,不时听见高山人家的几道犬吠声,在靠近黄昏的时候,总感觉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哟,碧容和清容回来了啊!”

  路过大田的时候,偶然碰见村里的人,打几声招呼,倒是一种你来我往的礼貌,基本上都习惯了,这样地说道。

  老二和老三也随即给地里干活的乡邻,大声打了几下招呼,天边飞过的麻雀,齐声应答,倒是格外惹人笑。

  “是啊,大伯,今天刚好厂里放假,就回家来看看。”

  “行,那大伯你先慢慢忙,我们有事就先回去了。”老三也当即朝下一阵吆喝道。

  村民比了一下手势 也就是让老二、老三早点回家去

  老二随即说了一句,便拉着老三往家里走去……

  奶奶还在院子里忙着打粮食,起身一瞅,总感觉路前边两人多像老二和老三,心里不免有点激动。

  “难不成老二和老三回来了,不是说还要过段日子嘛,这是咋回事?”奶奶自言自语道,倒是有点怀疑。

  院下,爷爷挑着粪桶回家,路过小坡的时候,一看不就是老二和老三吗!

  “伯伯,妈,我们回来了!”

  老二和老三还没到跟前,就齐声喊道,拿着水壶还一蹦一跳的,那时的快乐好像在现在已经无法真正体会了,毕竟是那个时代所赋予的快乐。

  两人急忙来到院下,和爷爷一起进院子。

  一进院子,老二和老三就赶忙放心手里的包袱,两人上前分别抱着爷爷和奶奶。

  爷爷和奶奶脸上的笑容,也是像彩虹一样,充满绚丽……

  “不是还有段日子才放假吗,今天怎么回来了?”奶奶随即问了一句,原来是工厂临时安排的,既然回来了,一家人就可以整整齐齐吃顿饭了。

  “害,就差你哥啊,还在学校里呢。”奶奶说着,心里自然不免有些失落,但看着眼前两个孩子,心里也是多了一些慰藉。

  “放心吧,妈,我们有时都会给哥哥带点好吃的。”老二随即说了一句,这让奶奶听得倒是挺舒心。

  “好啦好啦,快点坐下来嘛,一路上也是辛苦了。”爷爷冷不丁插句嘴,随即将粪桶放在老房背后,就一股脑来到院门前,将七零八落放在门口的行李,跟着拿到屋子里放着。

  老二老三见着,也连忙去院门边,齐着把包袱放到屋里去。

  “难得这些孩子回来,还是给他们做点好吃的。”

  爷爷说着,就把目光对准在院边的鸡笼,倒是有两只鸡,一只公的,一只母的,母的就是为了下蛋,那就只能忍痛把公鸡杀掉。

  奶奶仿佛是看懂了爷爷的心思,老二和老三倒是没有说太多,只是想回来多多陪陪家里人。

  也就奶奶一发话,爷爷连忙就去鸡笼,把那只长得特别魁梧的公鸡拿出……

  “老二,老三快去屋里烧水,待会儿好拔羽毛。”两人听到后,便连忙赶去灶屋……

  老二连忙坐到灶口面前,老三也就掺着一锅水,然后帮奶奶再干些其他的活,指不定就出去看看爷爷如何杀鸡。

  时间间断过去,夜幕也悄然降临,院子里点把灯火,趁着夜空上还挂着的一轮明月,随即有把开水倒在盆里,扯了一阵羽毛,便拿到锅里炖去了。

  那时候吧,生活条件也稍微变好了,至少米饭还是能够吃饱,偶尔吃点牛皮菜,倒是挺让胃健身一番……

  不过,也不能常吃肉,更多还是逢年过节吃一点,平时还是粗茶淡饭罢了 就算吃肉,大多数都不是烧着吃。

  当然那确实很香,但是哪里有那么多油啊,或者说舍不得用那么多油。

  就算是爸爸那一辈,一家人面碗里的油,可能没现在随便在饭店里面吃一碗面的有多,可能这就是改变了……

  “就等着你妈把鸡肉炖好吧,我今天也是沾沾你们的福气,平时哪敢舍得吃这些啊。”爷爷倒是挺风趣地说道,当然这些对老二、老三说出的话俨然非常准确。

  不管是自己小时候,还是老大(就是我的爸爸,家里排行老大,方便行文,所以全文称为老大)的少年时期,爷爷总会背着奶奶带着孩子去街上下一趟馆子。

  当然,这种总是也只是建立在街上放场的时候,也是不放场自然也就没那希望……

  “老板,来一碗米粉?”奶奶带着我或者小时候的爸爸,赶到秋林的米粉店上,随即就对老板一阵说道。

  倒是不用区分什么红汤清汤,在小时候,只要是米粉,自己都能吃的干干净净……

  “爷爷,你不饿吗?”我总会这样问着爷爷,不管哪一次带我去镇上下馆子,我都会毫不废力气地询问,希望爷爷能给一个漂亮的回答吧!

  “没事,爷爷不饿,大人胃大,上午吃的,现在还饱着呢!”他说着,就会拿起饭店桌上的一碗水壶,连着拿起杯子,就倒了几口水喝。

  “你看,喝水也能饱肚子。”在吃米粉的时候,爷爷还笑着和我说道,但爷爷又真的饱了吗?

  那时的自己,就比较爱吃,随即问一下爷爷吃不吃,爷爷连忙摆头,我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种味道,可能至今都吃不回来。

  毕竟,我们都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饱了”!

  后来啊,每次上街,就连去的那家米粉店,老板一见我们来,都只会端出一碗大小合适的米粉,然后随即离开……

  奶奶提到这事总会说,你爷爷啊,叫我说他什么好,一辈子老抠了。

  当然,奶奶这里说的爷爷抠,自然不是舍不得给儿孙花钱,而是舍不得给自己花钱,哪怕一碗3元米粉,条件好的时候,他也舍不得吃。

  所以说,奶奶常说爷爷就是老抠,一辈子都是那么抠……

  奶奶说着说着,眼睛似乎红了一些,就好像刚大哭一场般,但是那红晕的眼色倒是格外令人注意!

  “好了,好了,鸡肉好了!”奶奶在灶屋里一阵吆喝着,外面忙活的老二和老三,也就跟着来到灶屋。

  爷爷还在院边编竹筐,便编着还边哼着山歌,爷爷说自己特别喜欢刘三姐,她唱的山歌可是真好听,人也长得多好看。

  “爷爷,那你觉得我奶奶长得好看不?”我以前这样问过爷爷,爷爷总是笑着说,咋不好看,她就是我能够接触到的“刘三姐”啊!

  要不然,当时奶奶和爷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爷爷就喜欢上奶奶了呀,这也算是缘分吧!

  “伯伯,快点吃饭了!”老三探出脑袋,随即喊了一声爷爷,爷爷笑着应答到。

  “你们先吃,别管我,等我把这弄好,再来吃!”爷爷一边回答着,手里的活也开始更加快速的摆动起。

  “你爸怎么还不来?”奶奶一边在锅里舀着鸡肉,一边问着。

  “伯伯说他,待会再来吃,让我们先吃!”老三随即对着奶奶说道。

  “那就只能喝洗碗水了!”奶奶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又往外吆喝着。

  “快点吃饭了,有那么多活路做啊?”奶奶说的声音挺大,爷爷听到后,对着空气笑了一下,也就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赶忙来到灶屋前。

  “哇塞,好香啊!”

  那时的鸡汤,就算没有其他的佐料,只放点盐巴,久炖出来也简直是人间美味,毕竟都是些农村养的土鸡嘛,成天还爱跑,也可以算是跑山鸡,那肉质可不提了。

  “来,老二老三,一人啃一个大鸡腿!”奶奶说着就把两个鸡腿分别挑到两人的碗里,爷爷也就一旁笑呵呵地乐着,然后从鸡汤里捞点小碎肉吃,大块的还会挑给奶奶。

  “不行,还是要吃泡菜!”还没等爷爷说完后,奶奶就转身来到灶屋,从案板上拿下一碗刚切好不久的泡菜。

  随即很快地放在桌子上,爷爷看着碗里的泡菜,又发现自己碗里多了几块鸡肉,爷爷笑了……

  那时的爷爷还算年轻,但是常年耕种,也是让他常常背部有点难受,好歹日子慢慢到来,这些也都是一片片浮云了!

继续阅读:第十三章:新时代(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你好啊,旧时岁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