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组织部来电
我即天命2025-10-16 11:122,891

“我呢就顺嘴提了一下你。”

王振华的语气很轻松,“我说我们荣阳县的赵海川,年轻有魄力,思路清晰,把一个老大难的县搞得风生水起。”

“结果你猜怎么着?”

“省里的同志很感兴趣。”

“今天上午,省里就来了个电话。”

王振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点名要把你的干部履历档案调上去,说要……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轰!

赵海川的脑子里仿佛有烟花炸开。

耿群老师的话,王部长的这通电话,所有线索在这一刻完美地串联起来。

“干部交流锻炼。”

“王部长,这……我……”

“你什么都不用做。”

王振华打断他,“好好干工作就行了。”

“你的成绩,组织上都看在眼里。”

“我打这个电话就是给你通个气,让你心里有个数。”

“谢谢部长!”

“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培养和您的信任!”

赵海川的声音有些激动。

挂掉电话,他站在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县城。

这一刻,他忽然觉得,这片他奋斗了许久的天地,似乎真的……有点小了。

……

周五,临近下班。

办公室主任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刚从市里传真过来的红头文件,神色兴奋。

“书记,市委办的正式通知!”

赵海川接过来,目光落在文件标题上。

《关于召开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通知》。

“……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特指定荣阳县,就开发区管理模式改革创新与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两大议题,在大会上做典型发言,时长三十分钟。”

“请务必高度重视,认真准备……”

典型发言!

全市所有区县的一二把手,所有市直单位的负责人,还有市里的全体主要领导,都会在场。

这已经不是暗示了。

这是明示。

是在正式的干部调整之前,给他一个机会,一个在全市领导面前,尽情展示自己能力和政绩的舞台!

赵海川放下文件,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点。

白凯旋想在背后搞小动作?

太慢了。

等他还在找门路、递材料的时候,自己已经要站到聚光灯下了。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常晓雯的内线。

“通知所有参与开发区和农业改革项目的核心人员,今天晚上加班。”

“我们开个会,准备发言稿。”

“好的,书记。”

……

半夜。

县委大楼书记办公室。

赵海川面前摊着十几份文件。

林风,马卫国,还有常晓雯,三个人围坐在他对面,眼圈都是黑的,神情却异常亢奋。

“空话、套话,全部删掉。”

赵海川用笔尖敲着桌子。

“我不要高度重视,不要深刻领会。”

“我要的是数据是案例,是能让所有人听完之后,要么拍大腿,要么骂娘的东西。”

常晓雯推了推眼镜,有些犹豫:“书记,这样是不是……”

“太直接了?”

“传统上,这种汇报还是讲究四平八稳……”

“传统?”

赵海川笑了。

“传统就是荣阳县年年坐冷板凳。”

“传统就是我们搞出来的成绩,到了市里就变成报告上的一行小字。

“这次,我要他们坐不住。”

他看向林风:“开发区的数据,再给我核一遍。”

“从我们推行一站式服务和项目经理负责制以来,企业入驻流程平均缩短了多少天?”

“为企业节约了多少制度性成本?”

“算出具体数字。”

林风立刻点头:“好的书记,我马上算!”

“我保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赵海川又转向马卫国:“老马,农业现代化转型,你那块是重点。”

“别跟我扯什么粮食产量。”

“我要听的是,订单农业模式下,我们的小农户和龙头企业是怎么利益捆绑的。”

“我要听的是,数字大棚项目,让一个普通农民年收入增加了多少。”

“把最典型的那个村,那个户给我拎出来,当成钉子砸进去!”

马卫国一拍大腿:“明白!”

“就说张湾村的王老三!”

“去年还愁着娶儿媳妇,今年都开上小汽车了!”

“这个最有说服力!”

赵海川站起身,走到窗边。

“改革驱动,是我们的胆魄。”

“产业立县,是我们的筋骨。”

“民生为本,是我们的良心。”

“把这三句话,作为我们发言稿的魂。”

……

市委大礼堂,座无虚席。

红色的横幅,锃亮的席卡,嗡嗡的交谈声。

白凯旋坐在荣阳县的席位上,和身旁的区县领导点头致意。

赵海川要做典型发言?

一个毛头小子,能讲出什么花来?

无非是些陈词滥调。

省里有人关注又如何?

官场看的不是一时的风头,是根基,是人脉,是滴水不漏。

主持人念到了“荣阳县”。

白凯旋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准备用一种前辈看后辈的宽容眼神,欣赏赵海川的“表演”。

赵海川走上了台。

没有拿厚厚的讲稿,只有一个小小的U盘,插进了电脑。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我今天不谈成绩,先谈谈问题。”

一句话,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抬起了头。

白凯旋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搞什么名堂?

“一年前的荣阳,财政赤字3.2亿,全县7个乡镇,5个是吃饭财政。”

“开发区死气沉沉,农民守着土地,一年忙到头,人均收入不到市平均线的一半。”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

赵海川没有自问自答,而是按下了翻页器。

PPT上,出现了一张图表,复杂的行政审批流程。

“这就是原因之一。”

“我们统计过,一家企业想在荣阳落地,需要盖27个章,跑9个部门,最快也要三个月。”

台下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

“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革。”

“把这27个章变成1个章。”

“把9个部门变成1个窗口。”

“把3个月变成7天。”

“现在荣阳开发区每个月新增的企业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五倍。”

“我们没有给一分钱补贴,我们给的是效率是尊重。”

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然后迅速连成一片。

市长杨振,一直微蹙的眉头舒展开来,他转头和身边的市委书记林国栋低声交谈了一句,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赵海川继续吧说道。

“再说农业。”

“荣阳是农业大县但不是农业强县。”

“农民靠天吃饭,市场需要什么,他们不知道。”

“种出来的东西卖给谁,他们没把握。”

PPT切换,一张张照片出现。

现代化温室大棚,无人机在田间作业,农民对着手机屏幕操作灌溉系统。

“我们做的就是把农民和市场连接起来。”

“政府牵头引进龙头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

“我们不直接给农民钱,我们给他们技术,给他们订单,给他们底气。”

“金年荣阳县的阳光玫瑰葡萄,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全国20多个城市。”

“张湾村的王成,一个50多岁的普通农民,靠着两个数字大棚,年纯收入超过了15万。”

轰!

全场彻底沸腾了。

掌声如同雷鸣。

15万!

对一个普通农民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赵海川的发言结束了。

他微微鞠躬,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会议茶歇,赵海川瞬间成了中心。

“海川书记,了不起啊!”

“你们那个一站式服务的材料能不能给我们区也学习一下?”

“赵书记,年轻有为!”

“我是隔壁永安县的,你们的农业模式我们太需要了,回头一定去登门请教!”

各区县的头头脑脑,市直单位的负责人,全都围了上来。

赵海川不卑不亢,握手,递名片,微笑着一一回应。

“王局长客气了,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李书记过奖了,我们也是运气好,主要是市里的政策支持。”

他的姿态放得很低,但没人敢真的小瞧他。

这份从容,这份气度,哪像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县委书记?

分明是一个在更高层级历练多年的成熟干部。

人群外,白凯旋端着茶杯,他想挤进去,说两句场面话,但他发现自己成了局外人。

在荣阳,他是县长,是二把手。

……

下午,市委书记林国栋做总结讲话。

“……今天很多同志的发言都很好。”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荣阳县。”

“荣阳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要总说困难,不要总等上级。”

“办法总比困难多。”

“关键是我们的干部有没有改革的魄力,有没有为民的初心。”

“赵海川同志和他的班子,为全市带了一个好头。”

“这种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精神值得所有同志学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县委大秘开始平步青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