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耿书记的忠告
我即天命2025-10-16 11:222,655

他没有直接提鑫茂集团:“书记,我在梳理开发区历史遗留问题的时候发现了一些……”

“很复杂的情况。”

“有些企业当初引进的过程不透明,享受的政策也远超常规。”

“这些问题像烂疮一样,拖得越久对荣阳的伤害越大。”

耿群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端起茶杯。

“比如呢?”

“比如鑫茂集团。”

赵海川缓缓吐出这四个字。

过了许久,耿群才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

“你查到什么了?”

“还只是些皮毛。”

赵海川说,“但我感觉这背后可能牵扯到一些……不干净的交易。”

耿群看着他,看了很久。

“海川啊,有些事知道了就是麻烦。”

“学生不怕麻烦。”

赵海川斩钉截铁。

耿群笑了,摇了摇头。

“你这个脾气跟我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

“你拿回去,里面或许有你需要的东西。”

赵海川伸出手接过了信封。

“耿书记您……”

耿群靠在椅背上,叹了口气,“我退休啦,有些事心有余而力不足。”

“荣阳是我的故乡,我不想看着它烂下去。”

“你还年轻有冲劲也有手段。”

“这里面是我过去调查的一些东西,交给你,我放心。”

这时,厨房传来了师母的声音。

“老头子!海川!”

“出来吃饭啦!”

耿群脸上的凝重瞬间消散,又变回了那个慈祥的长辈。

“走,吃饭去。”

“尝尝你师母的手艺,几十年了还是那个味道。”

饭桌上,气氛温馨。

师母做的都是些家常菜,红烧肉、清蒸鱼、炒青菜。

她不停地给赵海川夹菜,嘴里念叨着:“多吃点,看你瘦的。”

“在下面工作肯定很辛苦吧?”

“不辛苦,师母。”

耿群的话也多了起来,他回忆起当年自己在荣阳当书记的时候,为了修一条路,怎么带着干部们住在工地,跟老百姓同吃同住。

他也讲了当年如何跟一个“不听话”的副手斗智斗勇,最后把对方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故事。

赵海川知道,这些故事都是说给他听的。

一顿饭,吃得很慢,也很暖。

饭后,师母去收拾碗筷。

耿群把赵海川送到门口。

夜色已深,楼道里的灯光有些昏暗。

“海川。”

耿群郑重地看着他,“你做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荣阳这个舞台现在看有点小了。”

“你要记住几点。”

“第一守住初心。”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你这身官服是为什么穿的。”

“第二格局要大。”

“眼睛不要只盯着荣阳那一亩三分地,多抬头看看天。”

“第三白凯旋这样的人,只是摆在台面上的卒子,不足为惧。”

“但要小心他背后,那些看不见的手。”

“水比你看到的深得多。”

“最后一点,”

耿群拍了拍他的胳膊,“身体是本钱,别仗着年轻就硬扛。”

“你看我就是个教训。”

赵海川用力点头:“书记,我都记下了。”

他准备转身告辞。

耿群却突然拉住了他的手,用力握了握。

“上面……可能很快会有关于干部交流锻炼的新精神,你有个心理准备。”

赵海川的瞳孔,猛地一缩。

回荣阳的车在夜色里疾驰。

赵海川靠在后座,闭着眼睛,但脑子却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一股难以言喻的燥热从心底升起,让他几乎想扯开领带。

这是对未来的期盼,对更大舞台的渴望。

但紧随其后的,是一股压力。

水,比你看到的深得多。

书记的叮嘱言犹在耳。

一个白凯旋就已如此难缠,背后还有看不见的手。

如果舞台变大,那台上的角儿,台下的黑手,岂不是更加凶险?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上衣内袋。

有了它,才有资格去想更大的舞台。

……

回到荣阳的第二天,赵海川立刻召集了县委常委会。

赵海川坐在主位,面色平静。

“同志们,前段时间咱们荣阳在农业改革、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这些成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因为某个人在或者不在,就发生改变。”

“我提议将我们已经验证成功的经验,立刻进行梳理、总结,形成正式的文件和制度。”

“农业改革怎么搞,开发区怎么管,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以后不管谁来负责这块工作,都必须按照这个标准化的流程来!””

话音落下,几个常委的表情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这是要干什么?

这是在固化政绩,把自己的烙印深深打在荣阳这片土地上。

以后就算他赵海川走了,这些东西也成了改不掉的规矩,成了他实打实的功劳簿。

“我同意赵书记的意见。”

组织部长第一个举手表态。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这件事阳谋,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接着,赵海川话锋一转。

“另外关于人事方面,我有一个提议。”

“财政局是我们荣阳的钱袋子,位置关键,责任重大。”

“现任的李局长身体一直不太好,工作上有些力不从心。”

“我考虑,为了工作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建议由财政局的张敬儒副局长接任局长一职。”

张敬儒?

众人脑子里迅速过了一遍这个人的信息。

老财政,业务扎实,为人正派,但性格有些木讷,不站队,是公认的老黄牛。

提拔这样一个人,谁也挑不出毛病。

……

傍晚,周正敲门走进了赵海川的办公室。

“赵书记,白县长那边……有点反常。”

“他最近太安静了。”

“除了必要的会议几乎不公开露面,好多活动都让副县长代劳了。”

“这不像他的风格。”

赵海川停下笔,抬起头。

确实。

白凯旋是一头好斗的公牛,他这么偃旗息鼓,背后一定有鬼。

“还有呢?”

“我找人盯了一下。”

周正的声音更低了,“发现他的专职司机,最近一个礼拜往市里跑了四趟。”

“而且都不是去见什么大领导。”

“见的是市府办公厅的一个副主任还有……”

“组织部干部二科的一个副科长。”

赵海川的眼睛眯了起来。

副主任,副科长。

官不大,但位置极度要害。

一个管着领导的日程和服务,一个管着县处级干部的考察和调动。

白凯旋这是想干嘛?

在背后搞小动作,想从市里搬救兵?

“继续盯着。”

赵海川敲了敲桌子,“不要惊动他。”

“明白。”

周正点头,正准备离开又想起一件事。

“对了书记还有个事儿,算是个好消息吧。”

“鑫茂集团就是陈鑫那个公司好像出事了。”

“哦?”

“听说他们在省会搞的一个大楼盘,资金链断了,项目直接暴雷。”

“现在天天被施工方和购房户堵着门要钱,陈鑫焦头烂额,官司缠身,估计短时间内没精力在荣阳这边搞事了。”

赵海川嘴角微微翘了一下。

这确实算个好消息。

陈鑫这条疯狗暂时被拴住了,自己也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白凯旋。

……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赵海川的红色座机突然响了。

他拿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是海川同志吧?”

“我是市委组织部的王振华。”

王部长?

赵海川心里一动,立刻站起身来:“王部长您好!”

“我是赵海川。”

王振华在电话那头笑呵呵地说道,“海川同志,最近荣阳的工作搞得很好嘛!”

“市委领导都多次表扬,说荣阳现在是朝气蓬勃,大变样啊!”

“都是市委领导有方,我们只是做了些具体工作。”

赵海川谦虚地回答。

标准的官场寒暄,但由组织部长亲自打来,意义就完全不同。

两人聊了几句荣阳的经济发展情况,王振华忽然把话题一转。

“海川啊,前两天省委组织部的同志下来调研。”

“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聊到了咱们市里这批年轻有为的干部。”

继续阅读:第259章 组织部来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县委大秘开始平步青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