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省委特批名额!
我即天命2025-10-21 12:522,449

“王老板,你今天反映的这个情况非常重要。”

钱东来把记录本合上,“我们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你保证,只要你说的都是事实,我们会全力保障你和你家人的安全,也会在后续的工厂搬迁、安置工作中依法依规,给予你最大的支持。”

“现在需要你在这份笔录上签个字,按个手印。”

钱东来把刚刚整理好的笔录推到王东面前。

王东看着白纸黑字,手抖得厉害。

他知道,签下这个字,就等于彻底站到了县长白凯旋的对立面。

可不签呢?

赵海川的雷霆手段,他已经见识过了。

舆论能捧起一个人,也能压垮一个人。

他不想当那个被压垮的。

他拿起笔,在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钱东来收好笔录和名片,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王老板,你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回家等消息吧,这几天最好不要离开荣阳县。”

……

县长办公室。

白凯旋将一个紫砂茶杯重重地顿在桌上。

刘志军站在办公桌前,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你是说……王东那个废物不仅签了协议,还到处跟人说是我们逼他当钉子户的?”

“县……县长,我也是刚听说的。”

“北区那几个厂长,今天下午全都去管委会签了协议。”

“跑得比谁都快!”

“有人看见王东是从开发区招待所出来的,失魂落魄的……”

刘志军的声音越来越小。

白凯旋猛地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他不用猜也知道,王东肯定被赵海川的人给“说服”了。

他先用铺天盖地的宣传瓦解了厂长们的联盟,制造恐慌,然后再精准地找到最薄弱的环节——王东,一举击破。

现在,主动权已经完全到了赵海川手里。

王东的证词,虽然未必能直接炸到自己,但炸掉一个刘志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弃车保帅”的道理,他懂。

可刘志军跟了他这么多年,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就这么扔出去,他不甘心也不放心。

更重要的是,他嗅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

赵海川手里捏着这张牌,却没有立刻打出来。

他在等什么?

白凯旋停下脚步,眼神阴沉。

“县长,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刘志军颤声问。

“怎么办?”

白凯旋冷笑一声,“凉拌!你这个猪脑子!”

他一指刘志军的鼻子,“从现在开始,所有在北区的小动作全部停掉!”

“鑫茂那边也让他们立刻收手!”

“所有跟王东接触过的人都给我闭紧嘴巴!”

“谁要是敢乱说一个字,后果自负!”

“是,是!”

刘志军点头如捣蒜。

“滚出去!”

刘志军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白凯旋一个人。

他颓然坐回椅子上,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特供香烟,点上一支,狠狠吸了一口。

烟雾缭绕中,他的脸庞忽明忽暗。

这次,是他输了。

不过,一城一池的得失,说明不了什么。

只要根基还在,只要市里的那位还在,他就有翻盘的机会。

……

县委书记办公室。

赵海川看着周正递上来的笔录和那张名片,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早猜到了。

白凯旋不可能亲自下场,派刘志军来当“白手套”,是最常规的操作。

这东西能把刘志军钉死,但想凭这个就扳倒白凯旋?

白凯旋只需要说一句“用人失察”,就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最多,也就是个领导责任。

“书记,这证据……要不要马上交出去?”

常晓雯试探着问。

赵海川把笔录放进抽屉,锁好。

“不急。”

他靠在椅背上,“这颗子弹现在打出去,只能擦破他一层皮。”

“我们要的是一枪毙命。”

白凯旋吃了这个暗亏,短期内肯定会收敛爪牙,蛰伏起来。

这恰恰给了他一个宝贵的窗口期。

“晓雯,”

赵海川转过头,“这段时间有两件事要抓紧。”

“第一,开发区北区的规划和招商工作要全面提速。”

“让马卫国把成绩做扎实,做漂亮。”

“这是我们的根基也是我们最大的政绩。”

“第二组织部那边,你多留心。”

“一些关键位置上思想动摇、能力不足的干部,该调整的就要调整。”

“我们要把想干事、能干事、不出事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

常晓雯心中一凛。

他明白了。

书记这是要趁着白凯旋收缩防守的时候,加速抢地盘,巩固权力。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人事布局。

两手都要硬!

“我明白,书记。”

……

接下来的几周,荣阳县的政坛,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

县长白凯旋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会议,很少公开露面。

之前围绕在他身边的一些人,也变得低调起来。

而县委这边,则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开发区北区项目正式奠基,第一批三家高新技术企业签约入驻,投资总额超过八个亿。

马卫国因为工作出色,在县委常委会上被提名。

一批在乡镇基层踏实肯干的年轻干部,也被提拔到了县直机关的重要岗位。

赵海川的权力版图,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夯实。

这天下午,赵海川正在审阅一份关于农业产业化改革的报告,桌上的红色电话,突然响了。

他拿起听筒。

“是海川同志吗?”

“我是省委办公厅的。”

赵海川心头一跳,立刻坐直了身体。

“您好,我是赵海川。”

“有个好消息要通知你。”

“省里为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下个月要组织一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察团,去沿海几个发达省份学习交流。”

“你们荣阳县最近在开发区建设和农业改革上搞得有声有色,省领导很关注。”

“所以特批给你们一个名额,点名让你参加。”

赵海川的呼吸都停顿了一下。

去省外考察学习,还是省委组织、省领导关注的,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信号!

这说明,他在荣阳县的所作所为,已经进入了更高层领导的视野。

“谢谢省委的信任和肯定!”

“我一定珍惜这次学习机会!”

赵海川的声音里透着真诚的激动。

挂了电话,他难得地给自己泡了一杯好茶。

白凯旋有市里的靠山,他又何尝没有自己的路?

只要把荣阳县的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这就是他最硬的靠山!

两天后,省委办公厅的正式通知文件,通过机要渠道送到了他的案头。

赵海川打开文件,首先看的就是考察团的成员名单。

领队、副领队,都是省里相关部门的实权领导。

成员也都是全省各个地市的骨干精英。

他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也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文件最上方的名字上。

考察团团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承业。

张承业?

赵海川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这个名字,他有印象。

当初老书记耿群曾经跟他有过一次深夜长谈,把市里、省里一些复杂的人事关系,给他梳理过一遍。

其中就提到了白凯旋在市里的靠山——那位分管城建的副市长。

而那位副市长,和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位领导,关系非同一般,是“穿一条裤子”的铁杆。

那位领导,好像就叫……张承业。

继续阅读:第270章 鸿门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县委大秘开始平步青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