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有实力的社会资本?”
“鑫茂集团。”
“他们出面,用一个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已经被抬高过一次的价格,从那些企业主手里收购。”
“然后再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功臣身份,跟政府谈判,要求土地出让金的减免,或者其他的政策优惠。”
“一进一出,里应外合,神不知鬼不觉,就把国有资产装进了自己口袋。”
“而且账面上,鑫茂集团还是亏本接盘的英雄。”
听完赵海川的推演,马卫国和周正的后背都冒出了冷汗。
“这个局,环环相扣,阴险至极!”
“既拿了钱,又赚了名声,还把所有风险都转嫁给了政府。”
“高!”
“实在是高!”
“白凯旋……他妈的是个天才。”
马卫国喃喃道。
“可惜,用错了地方。”赵海川的嘴角扯出一丝冷笑。
“既然知道了他们的剧本,那我们就陪他们好好演。”
……
几天后,荣阳县开发区彩旗招展。
马卫国引进的第一家新能源企业,华光能源的第一条储能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
剪彩仪式上,市电视台的摄像机、市日报的记者对准了主席台。
马卫国站在台中央。
他详细介绍了华光能源从签约到投产,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创造了荣阳招商引资的新速度。
他还当场宣布,华光能源的二期项目已经启动,预计将为荣阳县带来超过五百个就业岗位和每年数千万的税收。
台下掌声雷动。
赵海川坐在第一排,面带微笑地看着。
他今天把主场完全交给了马卫国。
这是对马卫国工作的肯定,也是向外界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他赵海川用人,唯才是举,谁能干事,谁就上。
市电视台的记者抓住机会,将话筒递到赵海川面前。
“赵书记,之前有人质疑开发区转型过急,可能会影响发展。”
“今天华光能源的投产,您怎么看?”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尖锐。
赵海川接过话筒,“事实胜于雄辩。”
“荣阳要发展,就不能走回头路,不能抱残守缺。”
“华光能源的投产,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华光,在荣阳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至于那些质疑的声音,我相信,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这番话,掷地有声。
通过电视信号,传遍了荣阳县的每一个角落。
白凯旋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视上赵海川那张自信的脸,把手里的遥控器捏得咯吱作响。
作秀!
全是作秀!
……
县政府常务会议。
气氛有些压抑。
白凯旋清了清嗓子,十指交叉放在桌上。
“同志们,今天讨论一下关于开发区新增配套企业扶持资金的议题。”
“开发区取得的成绩,我们有目共睹。”
“但是,大家也要看到我们县财政的实际困难。”
“今年防汛抗旱、民生保障的开支都很大,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
“我的意见是,这笔扶持资金是不是可以先缓一缓?”
“或者,额度上……”
“再研究研究?”
缓一缓和研究研究,官场上的黑话。
翻译过来就是:这事要黄。
几个白凯旋派系的副县长立刻附和。
“是啊,县长说得对,要统筹全局。”
“财政确实紧张,要优先保障民生。”
马卫国坐在列席位上,急得额头冒汗。
这些配套企业都是他好不容易谈下来的,扶持资金是关键的临门一脚。
这要是黄了,不光他前功尽弃,整个开发区的信誉都要破产!
他求助地看向赵海川。
赵海川却像没事人一样,端着茶杯,轻轻吹着浮沫。
就在马卫国快要坐不住的时候,赵海川终于放下了茶杯。
“卫国同志你来说说,这笔钱如果批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如果不批又会怎么样。”
马卫国精神一振,立刻站了起来,从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报告。
“县长,书记,各位领导。”
“这不是一笔开销,这是一笔投资!”
“我们计划引进的这五家配套企业,总投资1.2亿。”
“申请的扶持资金是800万。”
“但是根据我们和税务部门联合做的测算,这五家企业全部投产后第一年就能为我县贡献超过1500万的税收!”
“第二年预计能达到2500万!”
“这800万半年就能回本!”
“还能解决近千人的就业!”
“反之如果我们现在叫停,失去的不仅仅是这五家企业,更是我们荣阳县政府的公信力!”
“以后谁还敢来我们这里投资?”
数据,是最有力的武器。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白凯旋没想到,赵海川准备得这么充分,连效益分析和税收预期都做出来了。
他正想再说点什么,赵海川开口了。
“刚刚卫国同志算的是经济账,我再补充一句。”
“开发区转型升级,是县委定下的发展总基调。”
“县委的决定,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
“这笔钱,关系到荣阳的未来,关系到县委决策的权威性。”
“我的意见是必须保证及时、足额到位!”
“财政局有困难,就去克服困难。”
“钱,一分都不能少!”
县委书记亲自拍板,用的还是县委的决定这种大帽子。
谁还敢反对?
……
好消息接踵而至。
林风红光满面地跑进赵海川的办公室。
“书记!”
“市里来文件了!”
赵海川抬起头。
“什么文件?”
“咱们那个《农业补贴资金精细化管理办法》,被市农业局采纳了!”
“准备在全市范围内搞试点推广!”
林风激动地挥舞着手里的红头文件。
“市局的领导还点名,邀请您和我下周去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介绍!”
这无疑又是一项政绩。
从荣阳县的一个小试点,到被市里采纳,全市推广。
这证明了赵海川的改革思路,不仅方向正确,而且成效显著,具备了可复制性。
这比在县里开一百次会,喊一万句口号都有用。
“干得不错。”
赵海川赞许地点点头。
“好好准备,别给我们荣阳丢脸。”
农业这条线,算是稳住了。
……
财政局局长办公室。
李卫东坐立不安。
常务会上的交锋,他听说了。
白县长被赵海川当着所有人的面,顶了回去。
他能感觉到,赵海川的团队,做事风格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更让他不安的是,他老婆昨天哭着跟他诉苦。
嘴里还老念叨着,有人在查。
李卫东不是傻子。
他知道,这是赵海川那边动手了。
以前,白凯旋在荣阳就是天,他说一,没人敢说二。
可现在,万一白凯旋倒了……
李卫东不敢再想下去,他拉开抽屉,看着里面那些年积攒下来的账本,手心全是冷汗。
他拿起电话,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拨给了自己的老婆。
“你最近出国躲一躲!”
“马上!”
“立刻!”
……
夜晚。
赵海川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马卫国走了进来,脸色比上次在常务会上还要难看。
“书记,刚收到一个匿名消息。”
“不太妙。”
“有人告诉我,白凯旋那边的人,正在暗中接触开发区北区那几家老厂子的老板。”
“他们给出的条件很诱人。”
“什么条件?”
“他们承诺,可以帮助这些老板,在接下来的拆迁里,争取到远超市场价的高额补偿款。”
马卫国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愤怒。
“代价是,这些老板必须在拆迁谈判中,拒不配合,把价格往死里抬,能拖多久拖多久。”
“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北区的拆迁搅黄,给我们制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