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现代言情>回到成为恶毒前妻前,我被全家宠了>目录
第一百一十三章 裁缝学习班!孟寻洲报名参加县里教师进修班的消息像长了翅膀,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徐应怜正在院子里给新一批布料分类,春桃风风火火地跑进来,脸蛋红扑扑的。
“应怜姐!听说孟老师要去县里学习?”春桃眼睛亮晶晶的,“我爹说那可是好机会,学成了说不定能调去县里教书呢!”
徐应怜手上的动作没停,嘴角却微微上扬:“你孟老师是有本事的人,在哪里教书都一样出色。”
她抖开一块印着淡紫色小花的棉布,对着阳光看了看,“这块料子给你做件衬衫怎么样?领口绣几朵同色的小花。”
春桃惊喜地接过布料,在胸前比划着,忽然压低声音:“对了,徐晓雯刚才在村口转悠呢,看见我就躲开了,怪不好意思的。”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一阵迟疑的脚步声。徐应怜抬头望去,只见徐晓雯站在门口,手里捧着几个红艳艳的山楂果,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进来吧。”徐应怜招呼道,“正好帮我看看这块料子配什么扣子好。”
徐晓雯小心翼翼地走进院子,把山楂果放在石桌上:“我...我在后山摘的,很甜。”
她瞥见春桃警惕的眼神,又急忙补充,“我洗过了。”
春桃撇撇嘴,抱着布料进屋去了。徐应怜拿起一颗山楂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口腔中迸开:“确实甜。来,帮我分一下这些扣子。”
两人沉默地工作了一会儿,徐晓雯突然开口:“听说孟老师要去进修?”
“嗯,下周一就走。”徐应怜数着扣子,语气平常。
“你...一个人在家没关系吗?”
徐应怜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抬眼看向徐晓雯。这个曾经趾高气扬的城里姑娘,此刻眼神真挚,竟带着几分关切。
“我能有什么事?”徐应怜笑了笑,“倒是你,衣服还合身吗?”
徐晓雯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藏青色长裙,手指轻轻抚过裙摆上精致的褶皱:“村里人都说好看...王婶还问我是不是从上海买的。”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农村人也能……”
“也能什么?”徐应怜挑眉。
“也能这么...体面。”徐晓雯说完,像是怕被误解似的急忙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
“我明白。”徐应怜打断她,“你只是没想到农村妇女也爱美,也有追求美的权利,对吧?”
徐晓雯羞愧地点点头。阳光透过葡.tao架的缝隙洒在两人之间的石桌上,光影斑驳。
“其实...”徐晓雯鼓起勇气,“我在上海时学过一点素描,如果你需要画衣服样子,我可以帮忙。”
徐应怜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我正愁脑子里的样子画不出来呢!”
就这样,一个曾经的情敌,如今成了徐应怜的小助手。
春桃从窗户里看见两人头碰头地在纸上画着什么,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傍晚时分,孟寻洲踏着夕阳回到家,看见妻子和徐晓雯正专注地讨论着什么,桌上摊满了画着各种服装样式的纸张。
“我回来了。”他轻声说,生怕打扰了她们的创作。
徐应怜抬头,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寻洲!快来看,晓雯帮我画了好多新样式!”
孟寻洲走近一看,纸上不仅有衣服的正面背面图,还有细节放大和布料搭配建议,专业得让他惊讶。
“这都是徐同.志画的?”他由衷赞叹,“真厉害。”
徐晓雯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忙收拾纸张:“我、我该回去了...”
“等等。”徐应怜拉住她,“明天还来吗?我想试试这个荷叶边的设计。”
徐晓雯咬着嘴唇点点头,快步离开了院子。
孟寻洲看着妻子闪闪发亮的眼睛,忍不住问:“你们...和好了?”
“她本来就不是坏人,只是迷路了。”徐应怜小心地收好那些设计图,“寻洲,我有个想法...”
原来,随着来找徐应怜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多,她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
今天和徐晓雯的合作让她萌生了一个念头,办个小型的裁缝培训班,教村里的妇女们基本的裁剪和缝纫技巧。
“这样大家就能自己做简单的衣服了,我负责复杂的部分和设计。”徐应怜的眼睛里跳动着憧憬的火花,“晓雯说她可以教画图样,春桃学得很快,也能当小老师...”
孟寻洲静静地听着,看着妻子眉飞色舞的样子,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三个月前那个怯生生的乡村姑娘,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蓝图。
“需要我做什么?”他问。
徐应怜愣了一下,随即笑开了花:“你支持我?”
“当然。”孟寻洲握住她的手,“就像你支持我去进修一样。”
两人相视而笑,院里的老槐树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他们的梦想鼓掌。
第二天一早,徐应怜的想法就在村里传开了。妇女们议论纷纷,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则持观望态度。
“学那个干啥?”李铁柱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大声嚷嚷,“老娘们儿好好做饭带孩子就行了,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王婶立刻怼了回去:“你懂个屁!我家那口子自从看我穿新衣服,眼睛都直了!”
众人哄堂大笑,李铁柱恼羞成怒:“笑什么笑!女人就该有女人的样子!”
徐应怜恰好路过,听见这话停下了脚步:“李叔,那您说女人该是什么样子?”
李铁柱没想到正主来了,一时语塞,支吾道:“就...就是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呗...”
“那您身上的衣服是谁做的?”徐应怜不紧不慢地问,“您下地穿的鞋子是谁纳的底?”
“当、当然是我婆娘...”
“那您觉得您婆娘手巧不巧?”
李铁柱被问住了,挠着头说不出话来。
徐应怜环视四周越来越多的村民,提高声音说道:“咱们村里的妇女,个个心灵手巧。我不过是从省城学了点新花样,就想跟大家分享。学会了这门手艺,不仅能给自家人做衣服,还能接点活计补贴家用,有什么不好?”
人群中的妇女们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交头接耳地议论着。徐晓雯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在了人群边缘,听见这话,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几步。
“我报名!”王婶第一个举手,“我年轻时就爱摆弄针线,可惜没人教!”
“我也要学!”春桃从人堆里挤出来,小脸激动得通红。
陆陆续续地,有七八个妇女表示愿意尝试。李铁柱见状,悻悻地嘟囔着“反了天了”,扛着锄头走了。
当天下午,徐应怜的小院里挤满了人。徐晓雯带来了从知青点借来的黑板,春桃帮忙搬来了长凳。孟寻洲则把自己备课用的粉笔贡献了出来。
“先从最基础的量体开始。”徐应怜拿着一根皮尺示范,“每个人的身材都不一样,合身的衣服首先要准确的尺寸...”
妇女们认真地学着,有的还拿出小本子记笔记。徐晓雯在一旁帮忙纠正动作,时不时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
就在这时,院门被猛地推开,李铁柱拉着一个瘦小的妇人闯了进来:“来来来,你不是想学吗?当着大家的面学!我看你能学出个啥名堂!”
那妇人低着头,手腕被拽得通红,正是李铁柱的妻子张桂芳。院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这一幕。
徐应怜放下皮尺,走到张桂芳面前,轻轻拉过她的手:“桂芳婶,欢迎你来。”
然后转向李铁柱,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李叔,我们这儿只欢迎诚心学习的人,不欢迎看热闹的。”
李铁柱没想到这个平日里温温柔柔的小媳妇敢这么跟他说话,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王婶趁机把他往外推:“去去去,老爷们儿别在这儿碍事!”
在一片哄笑声中,李铁柱被“请”出了院子。
张桂芳这才抬起头,眼里含着泪花:“应怜,我……”
“没事的,婶子。”徐应怜拍拍她的手,“咱们从最基础的开始学。”
课程进行到一半时,孟寻洲悄悄回来了,站在院角看着这一幕。
他的妻子站在一群妇女中间,自信地讲解着,时不时得到徐晓雯的补充。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求知的光芒。
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妻子所说的“迷路的孩子找到了方向“是什么意思。不仅是徐晓雯,这里的每个女人,都在通过一根针、一块布,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晚上,夫妻俩躺在床上,孟寻洲轻轻抚摸着妻子因连日操劳而粗糙的手指。
“我走后,你别太累着自己。”他心疼地说。
徐应怜靠在他肩头:“没事,我现在可有帮手了。晓雯真的变了很多,今天还主动提出要帮我整理布料。”
孟寻洲沉默了一会儿:“她...是不是...”
“是什么?”徐应怜抬头看他。
“没什么。”孟寻洲摇摇头,换了个话题,“我打听过了,县里的进修班每个月有两天假,我可以回来看看。”
徐应怜眼睛一亮:“那太好了!到时候我给你做件新衬衫,用省城带来的那种挺括的料子,保证让你在县里也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