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转性可真够快的
来财2025-06-25 10:552,543

培训班开课的第二天,张桂芳的手指就已经被针扎了七八次。她咬着嘴唇,看着布片上歪歪扭扭的线迹,眼眶又红了起来。

  “桂芳婶,别急。”徐应怜蹲在她身边,轻轻握住她颤抖的手,“我第一次拿针时,差点把整块布都缝到自己裙子上呢。”

  院里的妇女们笑了起来,紧张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徐晓雯拿着炭笔走过来,在张桂芳的布片上画了条直线:“婶子,您就沿着这条线缝,别盯着针尖,看远一点。”

  春桃蹦跳着端来一碗凉茶:“桂芳婶,喝口水再试。我娘说您腌的酸菜全村最好吃,手肯定巧着呢!”

  张桂芳抹了抹眼角,小口啜饮着凉茶。阳光透过枣树叶的缝隙,在她粗糙的手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深吸一口气,再次拿起针线,这一次,针脚明显整齐了许多。

  “成了!”王婶第一个拍手,“我就说桂芳能行!”

  徐应怜欣慰地看着这一幕。

  两天来,这个怯懦的妇人在大家的鼓励下,一点点找回了自信。她想起昨晚孟寻洲说的话:“你不仅教她们手艺,还在帮她们找回声音。”

  院门吱呀一声响,所有人的动作都顿住了。李铁柱探头进来,目光扫到妻子手中的针线,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饭都凉了!还不回家做饭?”他粗声粗气地喊道。

  张桂芳的手一抖,针掉在了地上。徐应怜正要开口,王婶已经站了起来:“李铁柱,你吼什么吼?桂芳正学在兴头上呢!”

  “学这破玩意儿能当饭吃?”李铁柱大步走进来,一把抓起妻子缝了一半的布片,“这缝的是啥?狗爬似的!”

  张桂芳的脸刷地白了。徐晓雯突然站起来,声音清亮:“李叔,桂芳婶刚学两天就能缝直线了,我在城里学了一个月还缝不直呢。”

  李铁柱愣住了,显然没想到城里姑娘会替自己妻子说话。徐应怜趁机拿回那块布片,指着上面的针脚:“李叔您看,这一针比一针好,桂芳婶手巧着呢。等学会了,给您做件新褂子,保准比县里买的还合身。”

  院里的妇女们七嘴八舌地帮腔,李铁柱被说得哑口无言,最后只嘟囔了一句“早点回来做饭”,就转身走了。

  张桂芳长舒一口气,感激地看了大家一眼,重新拿起针线。这一次,她的背挺得笔直,眼神格外专注。

  傍晚下课时,徐应怜正在收拾布料,忽然听见院墙外传来李铁柱的声音:“...真能给我做褂子?”

  “应怜说再学半个月就能做简单的了。”张桂芳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兴奋,“我先用碎布练手,等熟练了就用你那件旧褂子改...”

  脚步声渐渐远去,徐应怜和徐晓雯相视一笑。春桃凑过来小声说:“我爹说李叔在村口跟人吹牛,说他婆娘要给他做'城里式样'的新衣服呢!”

  三天后,张桂芳带着一块深蓝色的布料来了,说是李铁柱从箱底翻出来的。

  “他让我...让我先练练手。”她羞涩地说,眼角眉梢都是掩不住的喜色。

  徐应怜帮她裁了一件对襟短褂的料,手把手教她上领子。徐晓雯则在一旁画了详细的示意图,标出每一处缝线的顺序。

  “桂芳婶,您这针脚越来越密了。”春桃惊叹道,“比我缝的都好!”

  张桂芳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家那口子昨晚还问我,要不要把他那件旧褂子拆了当样子...”

  王婶哈哈大笑:“这李铁柱,转性转得够快的!”

  随着时间推移,培训班的气氛越来越活跃。徐晓雯除了教画图样,还开始教大家识字和简单的算术。

  “记尺寸、算布料用得着。”她解释道,黑板上渐渐多了“衣长”“胸围”等工整的字样。

  最让徐应怜惊喜的是,妇女们开始互相帮助。王婶教张桂芳锁扣眼,张桂芳帮春桃调整缝纫机的线张力,连村里最害羞的刘寡妇都主动提出教大家绣花。

  这天下午,孟寻洲提前从学校回来,看见院子里架起了几根竹竿,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成衣。妇女们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这是...?”他惊讶地问。

  徐应怜脸上洋溢着自豪:“我们第一批成品!桂芳婶给李叔做的褂子,王婶的孙女的小裙子,还有春桃给自己做的衬衫...”

  孟寻洲走近细看,每件衣服都针脚细密,样式虽然简单但做工扎实。最让他惊讶的是,每件衣服的领口或袖口都绣着小小的花样.

  张桂芳的是一串麦穗,王婶的是一朵牡丹,春桃的则是几只翩飞的蝴蝶。

  “晓雯说,这叫'个人标志'。”徐应怜小声解释,“她说城里的好裁缝都有自己的记号。”

  夕阳西下,妇女们抱着自己的作品欢天喜地地回家了。徐晓雯留下来帮徐应怜收拾院子,两人把剩下的布料按颜色分类,整齐地码放在木箱里。

  “应怜姐,”徐晓雯突然说,“我收到家里来信,说有可能让我年底回上海。”

  徐应怜的手顿了一下:“那...挺好的啊?”

  “我不知道该不该高兴。”徐晓雯低头抚平一块布料,“三个月前,我做梦都想回去。可现在...”

  她环顾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小院,“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帮上忙了。”

  徐应怜放下手中的活,认真地看着这个曾经的“情敌”:“晓雯,你不仅帮了忙,还改变了很多事情。你看桂芳婶,现在走路都抬头挺胸的;王婶说她孙女穿上她做的裙子,逢人就炫耀是'奶奶牌'的...”

  徐晓雯的眼圈红了:“可我以前那么...”

  “谁没有犯过错呢?”徐应怜拍拍她的肩,“重要的是你现在做的事。”

  夜深了,孟寻洲点亮油灯,看见妻子还在灯下整理这几天的教学笔记。

  他轻轻放下一杯热茶:“别太累,明天还要送我去县里呢。”

  徐应怜这才惊觉时间已晚,急忙合上本子:“东西都收拾好了吗?我给你新做的那件衬衫放在最上面,还有那双千层底布鞋...”

  “都收拾好了。”孟寻洲握住她的手,“倒是你,我不在这两个月,别光顾着忙培训班,记得按时吃饭。”

  月光透过窗棂,在两人之间洒下银色的光斑。徐应怜突然想起什么,从箱底取出一个小布包:“这个给你带上。”

  孟寻洲打开一看,是一把精致的铜尺:“这是...?”

  “我爹留给我的。”徐应怜轻声说,“他以前是木匠,说好手艺离不开好工具。你教书育人,也需要量才施教的'尺子'。”

  孟寻洲心头一热,从行李中取出一本包着蓝布的书:“我也有东西给你。”

  书页翻开,是一本详细的裁缝图样集,每一页都有工整的笔记。

  “在县里旧书店淘到的,想着对你教课有用。”

  徐应怜小心翼翼地翻着书页,忽然在一张夹着的纸条上看到一行字:“应怜的裁缝铺设计图”。

  纸上画着一个小院子的平面图,标注着“工作区”“教学区”“样品展示”等字样。

  “这是...?”

  孟寻洲有些不好意思:“我瞎想的。等你在村里教出更多徒弟,说不定真能开个小作坊...”

  徐应怜的眼眶湿.润了。她想起三个月前,自己还是个连省城都没去过的农村媳妇;而现在,她不仅有了手艺,有了学生,还有了梦想。

  “寻洲,”她靠进丈夫怀里,“我们会越来越好的,是不是?”

  “当然。”孟寻洲轻吻她的发顶,“你教我的,迷路的人总会找到方向。”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五章 拨款买缝纫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成为恶毒前妻前,我被全家宠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