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川见项凡沉默不语,只是将那储物袋推了回来,他面如死灰,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屋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更添几分凄凉。
项凡并非铁石心肠,沈川当初在符箓之道上确曾指点过他,魔修动乱时也算一同逃过难,这份情谊他记在心里。只是尸骨林凶险异常,他如今刚突破炼气四层,实在不想轻易涉险。
“沈道友,你我相识一场,若有他法,我定不会推辞。”项凡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只是那尸骨林……”
沈川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最后一丝光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急忙从怀中又摸索出一物,那是一枚暗淡无光的玉简,表面甚至还有几道细微的裂痕。
“项道友!我知道你对符箓之道颇有钻研!”沈川声音嘶哑,却带着一丝急切,“这是我早年偶然得到的一部制符师传承,只是……只是有些残缺。但我观摩过,里面关于制符基础的讲解,详尽无比,远非市面上那些大路货色可比。若道友不弃,便以此为酬劳,求道友出手相助!”
制符师传承?
项凡心中一动。他如今的制符水平,全靠着神识空间的回溯与模仿,以及沈川当初传授的一些基础。若能得到一部系统的传承,对他的助益不言而喻。
他伸手接过玉简,入手冰凉,便感觉到一股古朴沧桑的气息。
沈川见项凡似乎意动,连忙补充道:“这部传承虽然没有记载多少具体的符箓绘制之法,但对于如何绘制符文、如何理解符箓结构,都有着鞭辟入里的讲解。我资质愚钝,未能领悟多少,但想来对项道友这般天资之人,定有大用!”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肉痛之色,“只是此物珍贵,我……我只能让道友查验十息时间,以辨真伪。”
十息?项凡眉头微挑,这时间也太短了些。寻常修士,十息功夫恐怕连玉简的第一段都看不完。
但他并未多言,只是点了点头:“好。”
沈川见他答应,心中稍安,却也紧张万分,生怕项凡看不上这残缺的传承。
项凡将玉简贴在眉心,神识小心翼翼地探入。就在神识接触到玉简内信息的刹那,他心中默念一声:“回溯!”
刹那间,神识空间如复印机一样,无数信息流如流星一般涌入项凡的脑海。玉简中的内容,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在他“眼前”飞速掠过。每一个字符,每一幅图谱,都在神识空间中留下了清晰的烙印。
“项道友,时间……”沈川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提醒,声音带着有几分催促。
“呼——”项凡长出一口气,将玉简从眉心拿下,递还给沈川。他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遗憾之色,轻轻摇了摇头:“沈道友,这传承确实精妙,可惜……我资质有限,也无法理解当中的奥妙,而且里面的内容残缺得厉害了些。”
沈川闻言,顿时陷入了沉思。这玉简已是他最后的希望。
项凡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模样,心中虽有些不忍,但面上却不动声色。这传承的价值远超他的想象,若非有神识空间这等逆天手段,十息之内,他根本不可能将其完全复制下来。如今既然已经到手,自然要将利益最大化。
沈川失神片刻,猛地一咬牙,仿佛做出了什么艰难的决定。他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本略显陈旧的兽皮册子,双手奉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与哀求:“项道友,这是我多年炼制基础符箓的一些心得体会,或许……或许对你更有些用处。”
项凡接过那本沈川的符箓制法心得,随意翻看了几页。上面用朱砂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基础符箓的绘制要点、常见错误以及一些独到的改进之法,字迹虽然算不上工整,但内容却颇为实用。对于初学制符之人,这份心得的价值,甚至不亚于一些普通的符箓本身。
项凡合上册子,沉吟片刻,终于开口:“沈道友,你的心意我明白了。这样吧,这份心得我收下。至于尸骨林一行,事关重大,我需要一天时间仔细考虑,明日此时,你再来此地,我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
沈川闻言,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希望。虽然项凡没有立刻答应,但至少没有直接拒绝。他连连点头:“多谢项道友!多谢项道友!大恩不言谢,无论道友最终是否出手,沈某都感激不尽!”
项凡点了点头,将沈川送出了院门。
夜色深沉,项凡关紧院门,回到静室。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盘膝坐下,心神沉入了那片神秘的神识空间。
随着他的意念一动,那部刚刚“复制”下来的玉简内容,便清晰地在他脑海中浮现。
一部泛黄的古籍虚影在神识空间中缓缓展开,封面上四个古朴的篆字映入眼帘——《符道全解》。
“果然是好东西!”项凡心中一喜,光是这个名字,就透着一股不凡的气息。他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开篇并非直接讲述符箓绘制,而是阐述了符道的本源与至理,玄奥繁复,以项凡目前的境界,看得是云里雾里。他索性直接跳过这部分,看向后面关于制符基础的内容。
“符者,天地之纹,敕令之引也……”
“符之构成,不外三部:符头、符身、符尾。”
项凡精神一振,这正是他目前最需要的系统知识。
《符道全解》中记载,所谓符头,乃引动天地灵气之关键,如同开启宝库的钥匙。不同的符头,对应着不同属性的灵力,如引火之符头、聚水之符头、凝金之符头等等。
而符身,则是由各种基础符文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组合而成,是符箓发挥效用的核心。这些基础符文,如同构成语言的文字,数量繁多,变化万千。但《符道全解》中却提纲挈领地指出了二十四个最为核心的“元符文”,认为天地间一切符箓的符身,皆可由这二十四个元符文的变体与组合衍生而来。
项凡仔细研读着这二十四个元符文的形态、含义以及它们与不同符头的配合之法,只觉得一扇全新的大门在自己面前缓缓打开。以前他绘制符箓,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今有了这理论指导,许多以往困惑之处,都豁然开朗。
接下来,便是关于画符的基础。《符道全解》中强调,画符如习字,需从最基础的笔画练起。“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提、钩、折,这看似简单的书法基础,在符箓绘制中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种笔画的轻重缓急、笔锋的藏露转折,都直接影响着符箓的灵力流转与最终效用。
“原来如此,以前我画符,只求形似,却忽略了其中的‘神韵’,难怪成功率一直不高,绘制出的符箓威力也平平。”项凡恍然大悟。这《符道全解》的讲解方式,确实如同沈川所说,细致入微,仿佛有一位名师在耳边循循善诱,手把手地教导。
他越看越是欢喜,这《符道全解》绝对是一部了不得的传承!若能将其完全参透,何愁符道不成?
然而,当他看到关于“符尾”的描述时,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
《符道全解》中言:符尾者,锁灵敕令之枢纽,亦是符箓千变万化之源。若说符头是钥匙,符身是宝库中的珍宝排列,那符尾便是那锁住宝库大门,并决定宝物如何发挥作用的最后一道禁制。同样的符头与符身,配以不同的符尾,其符箓的功效、威力、乃至激发方式都可能截然不同。
“掌握了符头与二十四元符文,便能理解大部分符箓的构成,并尝试解析和学习新的符箓。但符尾的存在,却让学习和创造新符箓变得依旧复杂无比……”项凡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这《符道全解》虽然为他指明了方向,但符道之路,依旧漫长而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