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段旧事重提起
“只有顾府尹的棺椁,安排在今夜出城。”李义和在虞风城多年,他又是李虹的左膀右臂,与顾明中倒也见过几次。
闻听此言,亓晚书当即就皱起了眉头,下意识就觉出不对来,怎么会这么巧呢?李虹今日外出,顾明中的棺椁今日出城,不对,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
他素来机敏,即便现在正在病中,即便他已经连着四天,没有好好睡过一觉,可这些,依旧不妨碍他的城府与计谋。
唯有七日前,顾明中的死,他没算到。
在祁安帝当政时,顾明中的父亲,曾经因为一桩贪污案,一家三口皆被含冤入狱,秋审后,判了男子流放边疆,女子没入奴籍。
顾父日日在大牢里喊冤,喊到嗓子哑了,也无人理会,当时此案几乎成了定局,只待秋日一过,刑部将案情文书呈上御前,由圣上过完目,便会行刑。
偏偏那日,刑部尚书将案情文书送到御书房呈给祁安帝过目的时候,穆慈皇后带了自己煮的血燕窝来找祁安帝。
然后就那么巧的,那份文书又一次被祁安帝递过去给她看了,边和燕窝,还问她觉得如何。
穆慈皇后与祁安帝算得上伉俪情深,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祁安帝才不会理会这些,反而时常就一些朝中政事,询问穆慈皇后的意思。
由此可见,祁安帝是个爱与朝中大臣们唱反调的,不过好在,他们的皇帝不着调,皇后却温婉大方,绝对担得起一国之母的称号。
她懂得进退的道理,也知晓人心复杂,更明白朝堂鱼龙混杂,与祁安帝在私底下如何相处暂且不说,最起码在明面上,当着朝臣们的面,她绝不会任由祁安帝乱来。
有时候祁安帝存了玩心,便丝毫不顾来奏报的大臣们的脸色,旁若无人般的拿起奏折就给坐在身边的穆慈皇后看,问她意见。
穆慈皇后便冲他温温柔柔的笑,笑里满是柔情,然后顺手把刚盛好的莲子百合粥递过去,并不搭理祁安帝。
……一度让大臣们很是安心。
这一次也一样,刑部尚书原以为,穆慈皇后会如往日那般,把祁安帝递过来的案情文书轻轻的推回去,然后轻叹一声,喊:“皇上。”
不过凡事总有意外。
穆慈皇后没有把那份案情文书推回去,反而接了过来,当着刑部尚书的面,就这么堂而皇之的看了起来,底下刑部尚书脸都黑了。
半晌过后,穆慈皇后把文书放下,抬眼,看了一眼刑部尚书,问他:“顾侍郎一家的案子,是大人审的?”
刑部尚书闻言,直觉不对。
果然,下一刻,他就听见御案之上,祁安帝身边的穆慈皇后开口说道:“此案是冤案,大人回去重审吧。”
语气还算温和。
刑部尚书额头冒着冷汗,想等祁安帝开口训斥皇后,毕竟,不管怎么说,后宫不得干政是老祖宗留下的祖训,祁安帝平日里再胡闹,想必也是有分寸的。
然而,他并没有等来祁安帝对穆慈皇后的不满,反而笑意盈盈的道:“皇后好生聪慧,只是看了案情文书就知道顾思齐是冤枉的了。”
言语之间,不仅没有训斥之意,还丝毫不怀疑皇后说的话,甚至隐隐有赞同之意。
吓得刑部尚书回去的当晚就病倒了。
后来,顾思齐的案子重审,证实,他的确是被冤枉的,顾家因此,虎口脱险,算是有惊无险,顾思齐也从同僚们的口中,知道了是穆慈皇后指出他的冤情,才使得他这桩已成定案的冤案,有机会重审。
顾明中出发去往虞风城的那一日,顾思齐拉住他的手,红了眼圈,说:“你我父子此一别,怕是重逢时日不多,父亲对你的期盼不多,只盼你寻个喜欢的女子,平平安安过一生。”
顾明中看着自己发须皆白的老父亲,说:“父亲的教诲,孩儿从未该忘。”
可是,顾思齐忘了,在顾家脱险,知道是穆慈皇后为他喊冤枉之后,他还对自己的孩子说过,说:“明儿啊,我们顾家的命,都是皇后娘娘救的,将来若有机会,你一定要报答她,知道吗?”
年仅十五岁的小顾明中乖巧的点点头,说:“爹,孩儿记住了。”
是以,在亓晚书拿着那一枚可证明他就是祁安帝与穆慈皇后之子身份的玉佩来找他,要他把虞风城布防图交给他的时候,顾明中给了。
连亓晚书都惊讶于他的干脆。
顾明中却只是笑了笑,说:“穆慈皇后救过我顾家,莫说只是一座虞风城,便是要我顾明中的命,明中,也不敢不给。”
或许,就是因为顾明中的过于干脆,以致于亓晚书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去看顾他,直到赴十三,带来了顾明中自戕的消息。
顾明中的死,在亓晚书的意料之外。
但那时他忙着抓余怀因,根本来不及细思其中的事情。
直到今日,顾明中发丧,心思电转间,他就已经把自顾明中在府衙自戕后,心里头连日来的那份隐隐的不安与今日发生的事情,如串珍珠一般,串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