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元年(494年)七月二十日,萧鸾派萧谌、萧坦之等在办公楼里诛杀曹道刚、朱隆之等人,然后率兵从尚书省进入云龙门。
王晏、徐孝嗣、萧坦之、陈显达、王广之、沈文季都跟着进来。萧昭业当时在寿昌殿,听说外面有变,便派人关闭内殿各房阁,让太监爬到兴光楼上察看情况。
回来报告说:“看到一个人穿着军装,后随数百人,全副武装,在西楼下。”
不一会儿,萧谌领兵先入宫来,截阻寿昌阁,萧昭业跑到爱姬徐氏的房里,拔剑自杀不中,用帛包扎着脖子,乘小车出延德殿。
萧谌一入殿时,宫中宿卫将士都拿着弓盾准备拒战,萧谌对他们说:“我们要找的不是你们,你们不要乱动!”
宿卫相信他,等看到萧昭业出来,他们还想奋战,萧昭业竟一言不发。萧昭业出西弄,便被杀死,时年二十二岁。小车拉着尸首出徐龙驹府宅,按照王礼殡葬。余党也都被杀掉。
七月二十一日,以皇太后王宝明名义下诏,追贬萧昭业为郁陵王,并提议立新安王萧昭文为皇帝。
七月二十五日,萧昭文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延兴。任命萧鸾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宣城郡公,文武官员赏赐官位二等。
延兴元年(494年)十月,进升萧鸾为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给予特殊的礼遇,进爵为宣城王。
萧昭文虽然身居帝位,但朝政大权掌握在萧鸾的手中,萧昭文的起居饮食等事项,统统都要征询萧鸾准许后才可以进行。
一次,萧昭文要吃蒸鱼菜,太官令说没有得到萧鸾的命令,竟然不给他吃。
同年十月初十日,萧鸾以皇太后名义下诏,以萧昭文年幼多病,不明政事,难当重任为由,废黜其皇帝之位,让萧鸾入宫继位,并降封萧昭文为海陵王。
建武元年(494年)十月二十二日,萧鸾以齐高帝第三子身份即皇帝位,是为齐明帝。
萧鸾即位后,猜忌他的同宗,信任典签,叫他们监视每个王侯。
并且在任期间屠杀同宗,萧道成与萧赜的子孙几乎都被萧鸾诛灭。齐明帝每当杀害一个藩王,总是于夜间派兵包围其住所,翻墙破门,喝喊而入,把他的家产全部操封没收。
江夏王萧锋,德才兼备,萧鸾曾经对他讲道:“始安王萧遥光极有才干,可以委以重任。”萧锋回答道:“萧遥光之于殿下您,正如殿下之于高皇帝一样。
卫护宗庙,安定社稷,他确实可以寄于厚望。”萧鸾听萧锋如此一说,被人点破了心事,不禁大惊失色。
等到萧鸾大杀诸位藩王之时,萧锋派人给萧鸾送去一封信,在信中嘲讽、责斥他。
萧鸾因此而非常害怕萧锋,不敢到萧锋的住所去抓获他,于是就让萧锋在太庙中兼任祠官之职,然后在夜里派兵去庙中捕获他。
萧锋从太庙中出来,进到自己车中,那些前来杀他的兵士也要上车去,但是萧锋不让他们上来,他力气非常大,徒手与这些人击打,使好几个人倒在地上起不来,最后还是被杀。
建安王萧子真,派典签柯令孙去杀。萧子真吓得钻进床底下藏起来,柯令孙用手把他拉出来,他给柯令孙下跪磕头,乞求免于一死,情愿为奴仆,但不被答应,照样被杀害。
巴陵王萧子伦,则派中书舍人茹法亮去杀。萧子伦其人,性情英勇果敢,当时任南兰陵太守,镇守琅邪。
琅邪城中有守兵,萧鸾担心萧子伦不肯轻易屈服,任人宰杀,就问典签华伯茂如何办。
华伯茂说:“大人您如果派兵去收拾他,恐怕不能很快达到目的。如果把这事委托与我办理,只以一人之力就可以办妥。”
于是,华伯茂就亲自手执配有毒药的酒,声称为御赐,逼使萧子伦喝下去,萧子伦理正自己的衣服、帽子,出来接受诏书,并且对茹法亮说:“先前,太祖灭宋而自立。
如今的情况,也是天数所定,在劫难逃。你是曾奉事过武帝的老人了,受指使而来,当是身不由己,奉命行事而已。这酒绝非是平常饮宴的酒。”
说完接过酒杯,一仰而尽饮之,受毒而死。死时他年龄才十六岁,茹法亮以及周围的人无不感动而流泪。
齐明帝追效宋明帝所为,自翦宗枝。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削弱了齐朝的统治基础。其死后数年,南齐就灭亡了。
萧鸾任内长期深居简出,要求节俭,停止边地向中央的进献,并且停止不少工程,私下却很奢侈。
萧鸾晚年病重,相当崇信道教与厌胜之术,将所有的服装都改为红色;萧鸾还特地下诏向官府徵求银鱼以为药剂,外界才知道萧鸾患病。
永泰元年七月三十日(498年9月1日),萧鸾病死,时年四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高宗,葬于兴安陵。
抵御北魏南征:永泰元年(498年),魏主元宏下令征发冀、定、瀛、相、济五州兵卒二十万,大举南伐。
孝文帝引兵直趋襄阳,彭城王元勰等三十六军前后相继,众号百万,吹唇拂地。兵至赭阳,留诸将攻取,自率兵南下奔袭宛城,当晚攻克外城。
齐南阳太守房伯玉据内城率众坚守,魏军不能取胜。孝文帝留咸阳王禧等人攻南阳,自引兵至新野,又遭到齐新野太守刘思忌的顽强抵抗,直到十月,仍然不能攻下。
齐明帝急派大将崔慧景率步骑二万余人增援襄阳。十一月,南齐韩秀芳等十五将投降北魏,魏兵才在沔水以北取得一次胜利。
战争相持到第二年三月,北魏终于攻占了雍州的南阳、新野、南乡等郡,刘思忌被杀,房伯玉被迫出降。
继而大败崔慧景、萧衍于邓城,斩首、俘获二万余人。孝文帝乘胜率众十万围攻樊城,齐雍州刺史曹虎闭门自守。
但涡阳一战,魏军失败,一万多人被杀,三千多人被俘,军资器械财物损失上千万。北魏急调步骑十余万往援涡阳,才迫使齐军撤退。
九月,孝文帝得知齐明帝死讯,乃下诏称说“礼不伐丧”,引兵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