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拾遗一行人跟着李三来到位于朱雀大街的府邸,因为李客的爵位并不是之前就准备好的,而是圣人临时起意,所以侯府并没有准备好。
加上此次大战之后,李客也会恢复越王之位,宗正寺就没有必要在多此一举的建造侯爵府邸了。
大家不过是看,李客会被恩封为亲王还是降爵为郡王罢了
太宗贞观十一年,定爵制九等:一等为王,食邑万户,正一品。
二等为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
从一品;三等为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等为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等为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从二品;六等为开国县侯,食邑一千户,从三品;七等为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等为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
九等为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各封爵还授给世袭的永业田,亲王10000亩,郡王5000,国公4000亩,郡公3500亩,县公2500亩,侯1400亩,伯1000亩,子800亩,男500亩。
亲王是中国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是中国古代皇室贵族中地位仅次于皇帝的高级爵位,亲王的正妻为亲王妃(汉朝称为王后),地位视同皇帝最高等的妾室贵妃或皇贵妃,亲王的嫡长子立为世子,诸子封为郡王,亲王可世袭。亲王的嫡母为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生母如为妃嫔,则视亲王封号尊封为某王太妃或某国太妃(汉朝称为王太后),随亲王就藩封国,无子的妃嫔仅可尊封为皇太妃。
亲王为一国之君,清朝之前的亲王均立国,封号一般为国号,如秦王、周王、楚王、齐王等。
皇帝的称号为朝号加谥号加帝,如汉文帝、汉武帝等,亲王的称号为国号加谥号加王,如鲁荒王、蜀献王、楚昭王、梁孝王等。
秦始皇统一诸国后,创“皇帝”为号,原先的诸国君主仍旧称王。
皇帝是天下之君的称号,王是一国君主的称号,但只有较大国家的国王才可称亲王,小国国王仅可称郡王。
在古代中原王朝内,亲王是国一级君王的称号,郡王则是郡一级君王的称号。
皇帝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创的天下之君称号,而历代的亲王则是沿制秦朝之前的诸国君主。
其封国也大致相似,如燕王为燕国君主,赵王为赵国君主等,诸王的宫邸规制“亚天子一等”。
“王”在汉语中为国君之意,即国王,国王又分亲王和郡王两等。
按照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传统,一般天子的伯叔兄弟诸子封国者为亲王,其封号即为国号(如秦王、周王、楚王等),而周边附属国的国王则为郡王(如朝鲜王、越南王、琉球王等)。
也就是说,亲王只封授给皇帝家族的皇室成员,郡王则封授给向中央王朝称臣朝贡的附属国国君。
郡王亦可作为皇室成员中次亲王一等的贵族封爵(一般皇太子及亲王之子封郡王),在部分朝代,也有少数以功臣而得封郡王者。
天下之君称帝,一国之君称王,亲王是王的第一等。亲王是本国的君主,对上臣服于天下之君的皇帝,对下统领本国军政文武。
大唐以武立国,所以大唐的亲王既管军政,又管民生,手下都配有一位文相,一位武相,文相管国政,武相管军队。王宫的亲兵护卫多达一万五六,同时亲王还可以指挥本国的驻军。
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
“亲王冕服俱如东宫,第冕旒用五采”;“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导,红组缨,两玉瑱”;“冕冠,玄表朱里,前圆后方,前后各九旒。
每旒五采缫九就,贯五采玉九,赤、白、青、黄、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纩充耳,用青玉”。
亲王冠服:助祭、谒庙、朝贺、受册、纳妃服衮冕,朔望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服皮弁。
贞观二十六年定,冕服俱如东宫,第冕旒用五采,玉圭长九寸二分五厘,青衣纁裳。
天命三年又定冕服、皮弁制,俱与东宫同,其常服亦与东宫同。
亲王的服制朝冠和皇帝一样,有帝王所使用的冠冕,只是皇帝的冠冕是十二旒,而亲王和皇太子的冠冕是九旒。
世子冠冕用八旒,郡王冠冕用七旒,臣下不可用旒。
亲王妃的冠服也和皇后一样,身着凤冠及翟衣,区别是皇后的凤冠为“六屏”,而亲王妃的凤冠为“四屏”。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
西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郑樵《通志·职官略》:“北齐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
又曰:“至隋炀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废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
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自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
李客就算是被封为郡王,李拾遗会被封为世子,其余几个兄弟也会被封为国公。
正在李拾遗在马上胡思乱想的时候,前面带路的李三停下了脚步,下马走到李拾遗的身前对李拾遗说道:“少爷,府邸到了!您稍等片刻,小的前去叫门!”。
李拾遗点了点头,李三立马前去叫门,因为春桃已经到了,所以没有费什么口舌,就将李拾遗迎了进去。
李拾遗嘱咐了吴季几句,就跟着仆役前往正堂,长安的管家是李客身边的老人,是家里的家生子,李客见他忠心可靠,就派他打前站,顺道伺候李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