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 才子皇帝
微笑卡夫卡2021-06-20 18:053,209

  整个侯景之乱,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萧绎,他像一条蛰伏的毒蛇,一直在等待着自己的机会,侯景之乱就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梁武帝晚年求佛,导致朝臣把所有重心全部放在了寺庙上,大量的人员为了逃避赋税全部委身进入寺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侯景之乱的前期,朝臣们甚至无法集齐兵马的粮草,梁武帝向各地驻守的王爷们求救,也是收效甚微。

  这时的萧绎也没有做好准备,他正在全力编撰自己的奇书《金楼子》,虽然也派兵抵抗侯景,但也是做做样子。

  其实当时包括梁武帝都没有将侯景放在心上,认为王师一到侯景就会土崩瓦解,建康城中还是一片歌舞升平。

  只有两个人知道,这场**一定会波及整个南朝,一个是陈霸先,一个就是王僧辩,所以二人都在晋州附近收拢部队,准备战斗。

  侯景进入建康之后,萧绎才如梦初醒,赶紧收拢自己的部队,准备进军勤王。

  萧绎在普通七年出任镇西将军、都督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整个南朝的精华腹地已经在他手中,也可看出梁武帝对他的宠爱。

  侯景之乱时,他的老父亲梁武帝更是授萧绎为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公,承制行事。

  更是命整个南部诸王都听命与他,萧绎这时是他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候。

  可在建康的侯景确是坐立不安,虽然自己已经攻破了建康,但自己毕竟是北魏降将,根基根本不稳。

  当时建康城中的世家大族早就逃了出去,支持他的只是一些奴隶罢了,而且建康城中的粮草几乎消耗殆尽,国库根本没有钱,有钱的是僧人。

  在当时每一个僧人寺庙都数之不尽的僧兵,来保护寺庙中的财产,战斗力比守城军更是高出几个档次。

  侯景的粮食在席卷天下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多少了,况且连年水灾,南朝百姓手中也没有多少存粮。

  侯景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他不得已派自己的谋士去跟寺庙谈判,讨要出粮食来。

  可更让侯景尴尬的事是,和尚根本就没有在乎侯景,认为他就是一个小叛军,根本就没有给出一粒粮食。

  这也不能怪和尚们,之前的南朝君主都十分礼净寺院,甚至有时候打仗都需要向寺庙借贷,这也养成了他们嚣张跋扈的心理。

  侯景的谋士还没有说明来意,就被赶出了寺庙,之后屈辱的给了三担粮,说这还是看在打击大将军的面子才给的,要不不燃这些都没有。

  侯景的谋士将这三担稻子放到了侯景的面前,侯景面沉如水,心中也是被气得火冒三丈,看在自己的面子上才给三担稻子。

  堂堂侯景的脸面就值三担稻谷,但侯景没有鲁莽,而是问左右自己该如何行事?

  侯景的部下和幕僚大都是跟侯景从北魏逃过来的,虽然在南方待了多年,也没有收到过这种奚落。

  下面的将领纷纷请命要攻破寺庙找回场子,侯景也同意了,当天夜里侯景的大军就攻进了寺庙,将敢反抗的僧人全部斩杀殆尽。

  并从寺庙当中抢出来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粮食,债券,并在第二日东市上全部焚烧,建康百姓全部沸腾,侯景也得到了支持。

  侯景得到最多的并不是粮食,而是梁武帝三次出家,群臣赎买的金银,那是梁朝的三年税收,也让侯景真正成了气候。

  整个梁朝的寺院在三天之内就得到了消息,他们先是震惊,之后就是害怕,多年安逸的生活让他们有一些目中无人。

  认为皇帝都礼遇他们,就认为自己真的可以无法无天了,南朝的道德高僧聚齐之后,一直讨论该如何应对。

  加上侯景的大军已经兵临金州附近,那边的寺庙更加的繁盛,所以他们就将目光投到了萧绎身上。

  而此时的萧绎并没有把侯景放在心上,而是全力提防自己的兄弟们,其实南梁当时还有挽救的可能,但是这一点点的可能彻底覆灭了。

  占据荆州的萧绎意气风发,写出绝美诗篇: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

  可见当时萧绎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人在得意的时候,就会摔跟头,同年梁武帝饿死在建康,其各地的诸王兄弟都写信给萧绎,让他进军建康。

  那个时候萧绎是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只要率领大军平定叛乱,这个皇位就是他萧绎的了,可是萧绎做出了他人生当中最错误的决定。

  要说萧绎真是一个可怜之人,从小身体就有残缺,出生之时就是一个独眼龙,但是梁武帝并没有嫌弃他,反倒是十分爱惜他。

  将南朝最重要的荆州交到他的手中,荆州那是兵家必争之地,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因为是重要关口,南朝在荆州一般驻扎大军。

  当地的王爷就是最高的军事主帅,像什么陈霸先,王僧辩都是在他的账下听命,萧绎对他们也是十分的器重。

  本来的陈霸先并没有反意,但是萧绎的一个昏招让陈霸先明白,萧绎担不起南朝的重担,才想到自立山头的。

  梁武帝饿死的当年,王僧辩已经在建州一线稳定住战局了,但是粮草不齐,多次上书萧绎,请求调拨粮草。

  这时的萧绎把主要目光盯在了岳阳王萧詧的身上,岳阳王萧詧是萧绎的大哥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

  多年以前梁武帝就将萧詧分封到岳阳,来制衡萧绎,因为荆州的出口就是岳阳,只要岳阳不沦陷,整个荆州兵就出不来。

  当年周瑜,鲁肃就是在岳阳抵抗关羽,训练水军的,这也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而萧詧能得到这个位置,也是昭明太子萧统给他求来的,其中的含义就不言而喻了。

  昭明太子萧统也是一代才子,大名鼎鼎的《文选》就是出自他的手里,只不过他比较倒霉,侯景之乱的时候,刚跑出城门就被叛军杀害了。

  算起来,岳阳王萧詧比萧绎更有资格继承大统,这就在萧绎心里横了一刀,所以在他萧绎眼里,岳阳王萧詧是比侯景更加可怕的敌人。

  所以他萧绎亲自带人抵达岳阳一线,准备先解决岳阳王萧詧,岳阳王萧詧也不是吃素的,赶紧带兵对峙,来保住岳阳。

  这件事就无比的搞笑了,前方正在讨伐叛军,自己阵营中的两个王爷先打起来了,这让王僧辩很是头疼。

  但岳阳王萧詧也不是行兵打仗的材料,刚刚开战就差点丢到了襄阳,这可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军事重镇。

  一旦襄阳丢失,整个四川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大军可以沿着汉水直接挺进成都,岳阳王萧詧也是吓完了。

  就派使者联系北周的宇文泰老先生,请求他的帮忙,从而做出了让整个南朝势力崩溃的决定,把襄阳直接献给了北周。

  宇文泰当时刚刚代替了北周,见有这种做梦都梦不到的好事,自然是欣然接受,直接派人接手襄阳,派兵直接支持岳阳王萧詧。

  岳阳王萧詧见自己也没有发挥空间,也直接投降了北周,与此同时武陵王萧纪(萧绎的弟弟)在成都称帝了。

  萧绎当时的内心是十分崩溃的,刚摁下葫芦,但马上起了瓢,但王僧辩在前方的确吃紧,就把手中的兵力调拨给了王僧辩。

  之后派使者,以成都为条件,请北周剿灭武陵王萧纪,一来二去,南朝真的只剩下半壁江山了。

  陈霸先明白,这帮人是成不了大器的,再让他们打几年南朝都快被北周统一了。

  但所幸的是,高欢当时还没有驾崩,立马出兵,才没有让北周继续扩大战果,但是当时高欢身体也不好,宫廷斗争也十分的激烈,也无暇顾及其他了。

  王僧辩的日子也不好过,陈霸先看他粮草实在是没有了,直接从自己的库存中调拨了三十万担,才让王僧辩稳住了架势。

  要不然侯景一旦突破了王僧辩的前线,萧绎,陈霸先,王僧辩都得下海打鱼玩去了。

  在陈霸先和王僧辩的努力下,侯景节节败退,主要是沿途的寺庙为这几个人贡献一切,和尚他们是实在害怕侯景了。

  萧绎在胜利中迎来了自己的辉煌,他在江陵继位为帝,还有就是他的鸿篇巨著《金楼子》完成,其书堪称雄文。

  在发兵讨伐朝廷叛贼侯景的过程中,因为猜忌,先后杀掉了弟弟桂阳王萧慥,侄子萧誉,并袭击兄长萧纶。

  派人杀害孙子辈的萧栋,武陵王萧纪派儿子萧圆照援助萧绎,而萧绎将其阻挡在白帝城城下,另一个侄子萧圆正率领部下接受他的部署,他却将其囚禁在岳阳,让他片刻不得离开。

  萧绎舍弃最大的敌人侯景,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残害自己的兄弟骨肉身上。

  其实有人一直劝他回到建康,起码建康防线可以抵挡住攻势,更加安全,但是萧绎没有前行。

  老天给的礼物都是要求回礼的。

  登上大位之后,萧绎给宇文泰写信,要求重新划定边界,言辞中尽是嘲讽之意,宇文泰派常山公于谨、大将军杨忠等将领以五万兵马进攻江陵。

  萧绎大败,让御史中丞王孝祀作降文,随后,便率太子等人到西魏军营投降。不久为襄阳都督萧詧(岳阳王的弟弟)以土袋闷死。

  陈霸先彻底的登上了历史舞台。

继续阅读:第267章 :丰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纵饮狂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