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蓄势待发
微笑卡夫卡2021-06-20 18:083,136

  大宝元年(550年)正月,陈霸先大军从始兴出发,抵达大庾岭,击败奉萧勃之命在南野(今江西南康以南约十五公里处)拦截的蔡路养,乘胜进驻南康。

  陈霸先被萧绎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改封南野县伯。

  此后近一年半时间,陈霸先与响应侯景的高州刺史李迁仕在南康一带展开了拉锯战,终于擒斩李迁仕,大宝二年(551年)六月发兵南康,沿赣江北下。

  陈霸先发兵南康时,战局发生了转变,萧绎部下大将王僧辩、胡僧祐、陆法和等在巴陵(今湖南岳阳)、郢州(今湖北武汉)一带击败侯景主力,叛军大将任约、宋子仙被擒,侯景从攻势转为守势。

  湘东王萧绎授陈霸先为通直散骑常侍、使持节,加封信威将军、豫州刺史,领豫章内史,改封长城县侯。

  不久之后又加授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六郡诸军事、军师将军、南江州刺史。

  大宝二年(551年)八月,陈霸先准备与萧绎部下都督王僧辩会师。由于陈霸先名声在王僧辩之上,故王僧辩心存畏忌。

  当时,王僧辩等西路各军正好缺粮,情势不妙,而陈霸先已贮有军粮五十万石,陈霸先迅速馈送三十万石给西路各军,打消了王僧辩的顾忌,也在西路各军中赢得了威信。

  当时侯景废掉简文帝萧纲,立豫章王萧栋为帝。陈霸先闻讯派长史沈衮奉表去江陵向湘东王萧绎劝进。

  十一月,湘东王萧绎授予陈霸先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五郡诸军事、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等职务,领会稽太守、豫章内史。

  大宝三年(552年)正月,陈霸先南路征讨大军从豫章(今江西南昌)出发,这时已有甲士三万人,强弩五千张,舟舰二千艘,水陆俱下,另有前军五千由骁将杜僧明统领,已抵达湓口(鄱阳湖入长江口)。

  二月,王僧辩等西路大军又从寻阳起行,在白茅湾(今安徽怀宁以东)与陈霸先会师。王僧辩与陈霸先登坛设誓,缔结盟约。

  征讨大军沿路攻克芜湖、姑熟(今安徽当涂),三月在建康与侯景展开了大决战,终于彻底摧毁了侯景势力,侯景被杀。

  《陈书·本纪第一·高祖上》:三月,高祖与诸军进克姑孰,仍次蔡洲。侯景登石头城观望形势,意甚不悦,谓左右曰:“此军上有紫气,不易可当。”

  乃以叉步贮石沈塞淮口,缘淮作城,自石头迄青溪十余里中,楼雉相接。诸将未有所决,僧辩遣杜崱问计于高祖。

  高祖曰:“前柳仲礼数十万兵隔水而坐,韦粲之在青溪,竟不渡岸,贼乃登高望之,表里俱尽,肆其凶虐,覆我王师。

  今围石头,须渡北岸。诸将若不能当锋,请先往立栅。”高祖即于石头城西横陇筑栅,众军次连八城,直出东北。贼恐西州路断,亦于东北果林作五城以遏大路。

  景率众万余人、铁骑八百余匹,结阵而进。高祖曰:“军志有之,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应。

  今我师既众,贼徒甚寡,应分贼兵势,以弱制强,何故聚其锋锐,令必死于我?”乃命诸将分处置兵。贼直冲王僧志,僧志小缩,高祖遣徐度领弩手二千横截其后,贼乃却。

  高祖与王琳、杜龛等以铁骑悉力乘之,贼退据其栅。景仪同卢辉略开石头北门来降。荡主戴冕、曹宣等攻拔果林一城,众军又克其四城。

  贼复还,殊死战,又尽夺所得城栅。高祖大怒,亲率攻之,士卒腾栅而入,贼复散走。景与百余骑弃槊执刀,左右冲阵,阵不动,景众大溃,逐北至西明门。

  景至阙下,不敢入台,遣腹心取其二子而遁。高祖率众出广陵应接,会景将郭元建奔齐,高祖纳其部曲三千人而还。僧辩启高祖镇京口。

  大宝三年(552年)五月,北齐派辛术在秦郡(今江苏南京六合区)围攻严超达,陈霸先命大将徐度领兵帮助严超达固守秦郡。

  北齐率领七万大军,将护城河填平,修筑起土山,并且借助地道攻入,形势十分危机。

  陈霸先亲自率领万余人来解重围,纵兵从四面打击北齐军,弓弩万箭齐发,北齐平秦王中流矢而死,梁军斩首数百级,北齐收兵退军。

  陈霸先整队班师,派记室参军刘本仁去江陵报捷。

  《陈书·本纪第一·高祖上》:五月,齐遣辛术围严超达于秦郡,高祖命徐度领兵助其固守。齐众七万,填堑,起土山,穿地道,攻之甚急。

  高祖乃自率万人解其围,纵兵四面击齐军,弓弩乱发,齐平秦王中流矢死,斩首数百级,齐人收兵而退。高祖振旅南归,遣记室参军刘本仁献捷于江陵。

  七月,广陵侨民朱盛、张象潜合兵一处袭击北齐刺史温仲邕,北齐遣使来告知此事,陈霸先率兵马渡过长江来接应。适逢北齐使者来南朝梁,请求南朝梁割让广陵。

  王僧辩同意了此事,将此事告知陈霸先,于是陈霸先率军返回南徐州,江北之人跟随陈霸先军队南下的有一万余口。

  湘东王萧绎授陈霸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等职务。

  王僧辩率大军去湘州(今湖北红安县)征讨陆纳之时,湘东王萧绎命陈霸先代为镇守扬州。十一月,湘东王即位于江陵,改大宝三年为承圣元年。

  湘州平定之后,王僧辩回朝,陈霸先不久又回京口。

  《陈书·本纪第一·高祖上》:七月,广陵侨民硃盛、张象潜结兵袭齐刺史温仲邕,遣使来告,高祖率众济江以应之。

  会齐人来聘,求割广陵之地,王僧辩许焉,仍豹高祖,高祖于是引军还南徐州,江北人随军而南者万余口。

  承制授高祖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余并如故。

  承圣三年(554年)三月,梁元帝进陈霸先为司空。

  十一月,西魏破江陵,梁元帝萧绎被杀。王僧辩与陈霸先商定,以晋安王萧方智为梁王、太宰,秉承皇帝旨意,又派遣长史谢哲奉表劝进。

  十二月,晋安王萧方智自寻阳而来,入居朝堂,给陈霸先班剑二十人。

  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为北齐军势所慑,屈事北齐,迎立北齐扶植的贞阳侯萧渊明为梁帝,以萧方智为太子,陈霸先苦劝无效。

  同年九月,陈霸先与徐度、侯安都、周文育等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是为梁敬帝。

  陈霸先任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领扬、南徐二州刺史,仍诏陈霸先可甲仗百人,出入殿省,掌握了南朝梁的实权。

  《陈书·本纪第一·高祖上》:壬子,诏授高祖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持节、司空、班剑、鼓吹并如故。仍诏高祖甲仗百人,出入殿省。

  王僧辩被杀后,其余部起兵反陈霸先。绍泰元年(555年)十月,震州刺史杜龛与义兴太守韦载、吴郡太守王僧智等据城抗陈霸先。

  杜龛遣杜泰率精兵五千攻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东),陈霸先之侄陈蒨坚守,迫使杜泰不克而退。

  陈霸先派部将周文育攻义兴(今江苏宜兴),交战不利,陈霸先遂自率军东讨,攻拔其城外水栅。

  绍泰元年(555年),谯(今安徽和县)、秦(今江苏六合)二州刺史徐嗣徽举州投降北齐,乘陈霸先东讨义兴之机,暗中与豫州刺史任约密谋以精兵五千袭京师建康,占据石头城。

  陈霸先说降韦载后回救建康,派周文育攻杜龛,以救长城。又命裴忌助黄他攻吴郡(今江苏苏州),王僧智弃城逃吴兴。

  十一月,北齐遣兵五千渡江,占据姑孰(今安徽当涂),以援徐嗣徽、任约。陈霸先于冶城(今江苏南京朝天宫一带)立栅以阻绝援军。

  北齐又命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领兵万人于胡墅(今江苏南京长江北岸)渡江,向石头城送米三万石、马干匹。

  陈霸先得知,撤军返回建康,命侯安都夜袭胡墅,烧北齐船只千余艘,断其粮运,并在大航(今南京镇淮桥东)修缮侯景旧垒,派兵据守。

  北齐军亦于石头城南秦淮河南岸筑两栅,与梁军相拒。徐嗣徽等攻冶城栅,陈霸先亲率铁骑精甲出明门袭击。徐嗣徽军大败,遂以柳达摩留守石头城,自往采石迎接北齐援军。

  十二月,陈霸先派侯安都带领水军,袭击了徐嗣徽在秦州的家小,俘获数百人。陈霸先命人连接战船堵住淮河口,切断徐嗣徽的水路。

  陈霸先攻克北齐军石头,水南二栅,柳达摩等人渡过淮水布阵,大败北齐兵马。

  徐嗣徽、任约等率领北齐水步军万余人准备进入石头城,陈霸先派兵据江宁阻击,北齐军不敢进,驻屯浦口(今江苏南京北)。

  陈霸先派侯安都率水军袭击,大破北齐军,徐嗣徽、任约等乘孤舟逃走。

  陈霸先围攻石头城,断其汲水道路,城中无水,北齐将柳达摩遣使向陈霸先求和,陈霸先遂与齐结盟,签订和约。

继续阅读:第266章 : 才子皇帝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纵饮狂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