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吐蕃内乱(二)
微笑卡夫卡2021-06-21 09:463,121

  贞观七年,适应形势,松赞干布把都城从山南琼结,迁到逻些。

  随着都城的迁徙,许多依山而居的部落也纷纷迁到平原中居住,更多的人从事农耕,过去的游牧也改变为定居放牧,促进生产的发展。

  迁都逻些,使吐蕃真正据有西藏高原心腹地区,可以居中控制四方,为吐蕃的发展与强盛提供了有利条件。迁都以后,平原出现了大片农田,牛羊遍野,马匹肥壮。

  吐蕃国力日益强盛,松赞干布开始他统一西藏高原的计划。当时吐蕃北面的诸羌中,最大的是苏毗,平叛以后,虽然苏毗的进攻被遏止,但其威胁仍然存在。

  所以松赞干布决定派具有政治和军事才能的宰相尚囊出征苏毗。

  尚囊在打败苏毗的抵抗后,采取招抚的办法,宣传松赞干布接纳归附者的政策,对苏毗庶民与吐蕃本部民户一样对待,使之安居乐业。

  允许苏毗贵族保留自己领地,按规定缴纳贡赋,所以很快就招降了苏毗各部,从此吐蕃的国土扩展到青海南部。

  在吐蕃西南,和田之南有羊同(又称象雄),朗日论赞时,曾与吐蕃联姻。

  平叛以后,松赞干布亲自征讨羊同,羊同因而再次臣服吐蕃,松赞干布将妹妹赛玛噶嫁给羊同王为妃,对他进行笼络。

  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攻打吐谷浑进兵唐边境时,羊同也出兵随征,也曾与吐蕃使臣朝见太宗皇帝。

  但羊同王不甘心役属于吐蕃,对征调财物深为怨恨,屡次进行反吐蕃活动并发生军事冲突。羊同王对赛玛噶疏远,宠爱原有王妃,赛玛噶也决意消灭羊同王。

  贞观十八年,松赞干布发兵攻入羊同,杀了羊同王,羊同部众都归附吐蕃,收为编民。这样,松赞干布完成了西藏高原的统一。

  以后羊同人和吐蕃境内人民经济文化关系更加密切,逐渐融合形成统一的藏族,使吐蕃国西部边疆得到开发。

  在迁都逻些以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泥波罗(尼泊尔)国也开始与吐蕃通聘。

  泥波罗当时已进入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都很发达,国王鸯输伐摩于贞观四年开始摄政,实行重商政策,极力开展对外贸易。

  泥波罗的工艺品极为精巧,其雕刻、绘画、建筑等都达到很高水平,为了向吐蕃推销手工艺品,与吐蕃进行贸易,主动派使者到吐蕃通聘。

  松赞干布为了建设都城,需要泥波罗人帮助,便立即答聘,在修建布达拉山顶的红宫时,招聘不少泥波罗工匠。

  在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向泥波罗求婚。

  贞观十三年,鸯输伐摩国王把他女儿尺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同年松赞干布派禄东赞、吞米等去泥波罗迎娶尺尊公主。

  尺尊公主入藏时带来释迦佛像、琉璃宝钵、珍宝绫罗、男女仆从等。尺尊公主的入藏,使吐蕃和泥波罗的关系更为亲密。

  松赞干布灭掉这两个王国后,不仅消除了来自西、北部方向的威胁,而且有利于吐蕃兵员、军粮和马匹的补充。

  使之得到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为吐蕃王国的发展强大提供了物质保障。

  平定内乱、征服诸羌、重新统一西藏之后,富于政治远见的松赞干布一面积极主动地派遣使者赴邻国泥婆罗,互相进行贸易。

  推销手工艺品并聘请工匠及艺人传授建筑、绘画、雕刻技艺;一方面与唐王朝取得联系。缔结和发展了藏汉两族的贸易。

  松赞干布对于盛唐有着深远的仰慕之情,贞观八年,他派出使者赴长安与唐朝通聘问好。唐太宗派使臣冯德遐持书信前往致意。

  松赞干布见到冯德遐,非常高兴,松赞干布听说突殿与吐谷浑都娶了唐朝的公主,于是遣使跟随冯德遐入朝,送上金宝,奉表求婚。

  当时太宗没有同意,使者返回后,对松赞干布说:“刚到大国(唐朝)的时候,对我很好,允许嫁公主。”

  “恰好吐谷浑王入朝,在中间挑拨离间,因此礼薄,不许嫁公主。“

  松赞干布于是与羊同联合,发兵打吐谷浑,吐谷浑抵挡不了,逃到青海之上。

  贞观十二年秋,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攻击唐朝的松州,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

  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

  唐军主力侯君集部还没出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已经打败了吐蕃军

  。牛进达率领少量唐军袭击吐蕃军营,仍然斩获一千多吐蕃首级(轻兵袭击吐蕃军营来不及带走大部分被杀敌人的首级,这种情况下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

  表现了强大的战斗力,松赞干布大惧,率部退出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等地,遣使谢罪。松赞干布派遣其宰相禄东赞致礼,进献黄金五千两、以及其他珍宝数百。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贞观十五年,松赞干布25岁,唐朝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赞干布亲率禁卫军劲旅从吐蕃远道出迎。

  文成公主一行往西由倒淌河、日月山等地到达黄河河源附近的柏海(扎陵海),与松赞干布迎亲的队伍相会。

  松赞干布对李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与文成公主返回吐蕃,对自己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

  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筑城邑、立宫殿,文成公主不喜欢吐蕃人的赭面习俗,松赞干布下令停止赭面习俗。

  自己也换下毡裘,穿上丝绸衣服,还派吐蕃贵族子弟到唐朝国学去学《诗》、《书》,又请唐朝识文之人管理吐蕃的表疏。

  永徽元年,松赞干布驾崩,享年三十四岁,其死因众说纷纭:一说是由于尺尊公主感染了瘟疫后传染给了松赞干布,不久松赞干布便在彭域的色莫岗逝世。

  另一说松赞干布是被仇视佛教的苯教教徒暗杀而死的。

  次年吐蕃以极为隆重的葬礼,在琼结的吐蕃历代赞普王陵之间为松赞干布建起了一座很高大的坟墓,称之为“木日木波”。

  由于其子共日共赞早逝,遂由孙芒松芒赞嗣位,大论噶尔·东赞摄政。

  噶尔·东赞是吐蕃豪强,掌控塔布之世家的噶尔家族长子,自小继承家业,跟松赞干布也结伴长大。

  贞观十六年,噶尔·东赞随松赞干布讨伐羊同(即象雄),费时三年,成功征服了这个国家,统一了雪域高原。

  吐蕃大相娘·芒布杰尚囊因征服孙波而受到松赞干布的重用,大臣琼波·邦色心中嫉妒,使用离间计陷害并害死了尚囊,继任大相之位。

  后来琼波·邦色邀请松赞干布到自己的封地藏蕃视察,试图谋害赞普。

  松赞干布命令噶尔·东赞前往藏蕃安置赞普的牙帐。但噶尔·东赞发现了奸谋,将其报告松赞干布。结果琼波·邦色被迫自杀,噶尔·东赞继之为大相。

  永徽元年,松赞干布去世,其孙芒松芒赞即位,由大相噶尔·东赞辅政。噶尔·东赞掌权期间,致力于安定吐蕃内部,进行一系列制度改革。同时也继承了松赞干布的对外扩张政策。

  永徽三年,噶尔·东赞发兵征服洛沃(今阿里地区)和藏尔夏(今后藏地区)。

  显庆元年,噶尔·东赞率十二万大军攻灭白兰部。同时为避免唐朝的压力,噶尔·东赞采取积极和好的策略,两次向唐朝请求和亲。

  显庆四年,噶尔·东赞开始对青海湖一带的吐谷浑展开大规模入侵。

  龙朔三年,吐蕃彻底灭亡吐谷浑,河源郡王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引残部投奔凉州。

  至此,青藏高原大部处于吐蕃的统治下,再也没有政权可与其抗衡,此后,噶尔·东赞一直居住在吐谷浑故地,招抚吐谷浑旧部,处理善后事宜。

  乾封元年,噶尔·东赞在从吐谷浑故地返回逻些城,不幸途中染疾。

  乾封二年,噶尔·东赞病逝于吐谷浑的日布。

  噶尔·东赞死后,其子赞悉若、论钦陵相继担任大相,继续把持吐蕃的政权和兵权,威望甚至超过了赞普一族。

  大相禄东赞在吐谷浑逝世,芒松芒赞亲政,并任命尚论查莫为大相,不久又将尚论查莫改为副相,以禄东赞的长子噶尔·赞悉若多布为大相。

  赞悉若的各个兄弟都把持着各地兵权,其中禄东赞的次子噶尔·钦陵赞卓(论钦陵)领兵镇守吐谷浑地区。

  咸亨元年四月,吐蕃攻陷龟兹拨换城,唐朝罢四镇。

  为了攻灭吐蕃以彻底铲除西部边境之患,高宗派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并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将,率五万大军讨伐吐蕃。

  薛仁贵令郭待封率两万人于大非岭守辎重,薛仁贵帅部前行,击吐蕃于河口,大破之,斩获甚众。薛仁贵部到达乌海。

  郭待封不执行薛仁贵的计策,领辎重踵进,被吐蕃二十余万军队打败,悉弃辎重。

  薛仁贵部返回大非川,吐蕃论钦陵将兵四十余万进攻,唐兵大败。薛仁贵与论钦陵约和而还。

继续阅读:第140章 :吐蕃内乱(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纵饮狂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