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一切的王忠嗣,脑袋不是一般的大,这一仗关乎大唐国运,而且有玄甲军和陌刀军作为后备队,按道理来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但是面对的毕竟是吐蕃军神,这些年在他手上走过的大唐名将数不胜数,大多都是败多胜少,王忠嗣心里明白,自己需要再谨慎一些。
这时,一个小兵跑上城墙上,对着王忠嗣大声报告道:“大将军,有益州快马来报,请大将军检阅!”。
王忠嗣一把抢过小兵手上的密信,一把扯开,发现信中就是短短一句话:吐蕃大乱,请大将军看准时机,一举而下。
看到这里,王忠嗣立马喜笑颜开,立马对着一边的李林浦说道:“李相,真是天赐良机,天赐良机啊!”。
见李林浦满脸疑问,王忠嗣立刻继续说道:“吐蕃大乱,收复沙洲,就在今朝,就在今朝!”。
要说起吐蕃内乱,那就要从松赞干布讲起。
隋义宁元年,松赞干布诞生于亚隆札对园的降巴木决岭王宫。
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松赞是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代赞普,当他三岁的时候,其父率兵灭掉了苏毗部落,统一了高原,由一个山南地方的小邦首领一跃成为吐蕃各部的君主。
松赞干布母名萨颓格姆,尼泊尔的公主,藏族传说他从小聪慧,沉毅,多才多艺,故其臣僚奉以尊号松赞干布。
一些流传到大唐的史书记载也都称赞他“为人慷慨才雄”,“骁武绝人”,“多英略”,“通达工艺、历算、武技”,是一个聪明而有才干的英雄。
松赞干布之所以能成为这样的人物,这是与他的家庭和所受的熏陶、教育分不开的。
他是朗日论赞的独生子,吐蕃赞普的合法继承者,家庭和吐蕃臣民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大的幸福和发展。
从幼年起他就在骑射、击剑、武术等方面受过严格的训练,十岁以后已经成为武艺超群的勇士。在文化修养方面,他能背诵赞普的世系,十分熟悉历史英雄传说。
他喜欢吐蕃民歌,长于诗歌创作,常常在宴会上即兴赋诗。
朗日论赞十分关心对松赞干布在品德方面的培养。为他选择的朋友,都是道德品质好、行为端正、诚实谨慎的人,如吐蕃著名的大相尚囊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经常一同骑射、游猎、唱歌、跳舞,也喜欢做陆博、围棋等游戏。松赞干布虽是王子,他对待朋友都是推心置腹,以诚相见,性格豪爽而无骄贵习气,因而深得人心。
松赞干布出生以后,就过着宫廷豪华优越的生活。当时的琼巴,不仅是政治中心,经济也十分繁荣。
商贾云集,远方的食盐、布帛、以及松耳石、珠翠等装饰品,珍奇的物品,也都运到这里,王宫的仓库中收储着各类珍宝和特产,供给王室的需要。
松赞干布就是在这种物质条件下度过他的童年。
朗日论赞依靠綝·臧古、巴·鱼泽布、农·仲波等原苏毗贵族的力量兼并了吉曲河流域等地,赐给他们领地和奴隶,这样新贵族的地位就超越了旧贵族,王权因此大为增强。
却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引起吐蕃旧臣的不满,因之心怀怨恨,阴谋叛乱。
大唐贞观三年,旧贵族一起举兵进行叛乱,达波、工布、娘波等地区都被叛乱者所据,吐蕃西部的羊同、敌国苏毗也与旧贵族内外呼应。
苏毗王子回到藏博乘机进行复国活动,他们与苏毗旧贵族结合,起兵驱逐琼波·邦色的官吏和驻军,发兵攻打吐蕃,新建的吐蕃王国面临新的危机。
这时,松赞干布年仅十二岁,在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时刻,在他叔父论科耳和宰相尚囊等亲信的大臣拥戴下,登上赞普宝座。
他一方面坚守山南琼结、泽当一带,一方面追查阴谋毒害他父亲的人。
经过一番追查,查出为首的几个人,消灭了许多旧贵族,并消灭了在宫廷内部的敌对势力,局势很快就稳定下来。
旧贵族力量逐渐削弱,羊同的进攻也被在年楚河地区的娘氏力量所抵制。
松赞干布在局势稳定以后,便亲自渡过雅鲁藏布江到吉曲河谷地区进行巡视,受到逻些贵族和庶民的欢迎和拥戴。
彭域地区人们向他进献贡品,并表示对他效忠,北方地区得到巩固。松赞干布见到支持他的人很广泛,对重新统一吐蕃增强了信心。
有些大贵族看到松赞干布年幼,表现十分自负,松赞干布为了招集和训练士卒,与他们曲意周旋。
松赞干布作为王子的骄贵任情,受到压抑,性格变成沉默寡言,少年老成,更符合“松赞干布”的尊号。
藏语“松赞”是端庄尊严的意思,“干布”是深邃沉宏之意。松赞干布在此结托中小贵族,深入民间,问民疾苦,厚赏士卒,经过三年,军队十分精锐。
大约在贞观六年,开始出兵平定叛乱,在人心归服,将士用命的情况下,很快平定了叛乱,攻占了叛乱者所占地方,旧贵族兵败投降。
这样,松赞干布把他们所占有的土地、民众和军队完全收归赞普统辖之下,吐蕃的统一又得到恢复。旧贵族受到严重打击,他们丧失了原有的特权。
松赞干布平定叛乱以后,便产生了迁都的想法。
他北巡彭域时,曾到逻些地区,这里的险要地理形势,秀美的原野,雄峙的布达拉山,令他十分喜爱。
在他平叛之前,曾在这里招集士卒,训练军队,与这里的部落首领及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得到他们的拥戴。
他平定叛乱的武力,都是这里的部落成员,如果想控制着这支兵力,就不能远离这个地区。
山南的琼结、泽当一带,虽然是吐蕃的发祥地,那里有祖先的坟墓,但由于朗日论赞的被害,他始终对那里的旧贵族心存疑虑。
与小而窄的雅隆河谷相比,吉曲河谷地域更为广阔,逻些地处吉曲河下游,是彭域的中心,曾是苏毗的根据地,更加具有高原政治中心的地位。
逻些北有念青唐古拉山作屏障,东连娘波、工布等地,西邻羊同,南依雅隆河谷,位置适中。
迁都逻些,更有利于防御北面的苏毗和西方的羊同,由于以上各种考虑,在平定叛乱后,松赞干布和大相尚囊等人相度形势,决定迁都到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