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减除权臣
微笑卡夫卡2021-04-21 01:592,123

  宋文帝自江陵东下起一直在提防徐羡之等人,即在东下行程上,随行的荆州州府官员都严兵自卫,行台百官都无法接近,中兵参军朱容子更在行程数十日内一直抱刀在船舱外守卫。

  宋文帝即位后,对徐傅谢三人优抚有加,进徐羡之为司徒,傅亮加开府仪同三司,同意谢晦的赴任荆州刺史的请求。

  当时,谢晦非常担心文帝记恨杀兄之事不放他赴任或将荆州另许他人,文帝同意谢晦出镇荆州,以荆州刺史换取谢晦的领军将军之职。

  徐羡之等人顾忌文帝心腹到彦之,预料文帝将以到彦之为中领军。

  于是,徐羡之等人准备让当时暂镇襄阳(今湖北襄阳市)的到彦之出任雍州刺史。文帝坚决拒绝徐羡之的提议,坚持要召到彦之入京为中领军接替谢晦,委以戎政。

  同时,文帝又以原荆州僚属心腹王昙首、王华为侍中,王昙首领右卫将军,王华领骁骑将军,朱容子领右军将军,加上到彦之领中领军,至此,文帝掌控了禁军军权。

  面对文帝一系列强化权力的举措和当时的舆论压势,徐傅二人感受到了威胁,于元嘉二年(425年)主动提出上表归政。

  但在程道惠、徐佩之、王韶之等人的规劝下仍“复奉诏摄任”,尚书、中书二省仍受二人节制。

  当时,傅亮及谢晦多次试图和王华、到彦之等人交结,以图安心。

  但是,王华及孔宁子多次向文帝中伤诽谤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并不断制造和散播针对徐傅谢三人弑君行为的舆论攻势。

  文帝亦有诛杀权臣的意图,虑及谢晦当时以荆州刺史坐镇荆州重地,于是托辞北伐及拜谒陵墓以修建船舰,同时文帝又成功笼络到了檀道济的支持。

  元嘉三年(426年),刘义隆宣布徐羡之、傅亮及谢晦擅杀少帝及刘义真的罪行,要将徐羡之及傅亮治罪,并决定亲征谢晦,命雍州刺史刘粹、南兖州刺史檀道济、中领军到彦之先行出兵。

  徐羡之闻讯自杀,傅亮被捕处死,谢晦则出兵反抗,但知檀道济协助刘义隆讨伐即惶恐不已,无计可施,不久谢晦军队溃散,谢晦试图逃走,但被擒处死。

  宋文帝刘义隆在消灭徐羡之等权臣后下诏派大使巡行四方,奏报地方官员的表现优劣,整顿吏治。

  又宣布一些年老、丧偶、年幼丧父及患重疾而生活困难者可向郡县求助获得支援,更广开言路,欢迎人民进纳有益意见和谋策。

  文帝亦多次去延贤堂听审刑讼。

  元嘉十七年更下令开放禁止平民使用的山泽地区,又禁止征老弱当兵的这些伤治害民的措施,要求各官依从法令行事。另在历次天灾时都会赈施或减免当年赋税以抚慰人民。

  宋文帝亦鼓励农桑,元嘉八年即下诏命郡县奖励勤于耕作养蚕的农户和教导正确农作方法,并将一些特别优秀的农户上报。

  元嘉十七年又下令酌量减免农民欠下政府的“诸逋债”,后更于元嘉二十一年悉数免除元嘉十九年以前的欠“诸逋债”。

  又下令租借种子口粮给一些想参与农耕但物资缺乏的人,更赐布帛奖励营治千亩田地的官民;元嘉二十一年夏季因连续下雨而出现水灾,影响农业。

  刘义隆除了下令赈济外,还在秋季命官员大力励农民耕作米麦,又令开垦田地以备来年耕作,并于元嘉二十二年重新开垦湖熟的千顷废田。

  宋文帝在其统治期间,采取抑制豪强的政策,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并使赋役均摊,国家生产经济因此大力提升,有元嘉之治之称。

  元嘉之治指的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时期(年号元嘉),宋文帝在继承和延续宋武帝刘裕生前推行的多项改革政策的基础上开创的一个盛世。

  因其政治较为清明,又努力推行繁荣经济文化的各项政策,从而出现了短期内经济终于有所恢复、人民生活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

  这一时期,刘宋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大的发展,谢灵运、刘义庆、鲍照、裴松之、范晔、颜延之、祖冲之、何承天等对后世文化影响深远的名人都活跃在这个时代,建康文学史论在这一时期发展到巅峰,《世说新语》、《后汉书》、《三国志注》等旷世名著诞生于这一时期,元嘉之治开创了魏晋以来最好的社会局面,也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

  《宋书》赞曰:“三十年间,氓庶蕃息……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昔汉氏东京常称建武、永平故事,自兹厥后,亦每以元嘉为言,斯固盛矣!”

  元嘉之治,是指宋武帝至宋文帝期间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宋武帝刘裕由于出身底层,深知底层百姓的疾苦。于是,刘裕从他掌权到称帝前后,推行了多项改革政策。

  在政治上,他体恤民情,集权中央,整顿吏治,重用寒门,以策试选拔官吏,弥补九品中正制的缺陷,废除苛法,轻徭薄赋,赈济穷人,打击豪强士族,限制士族地主兼并土地,还地于民。主持“土断”,并精简许多侨州郡县,扩大政府的赋役对象。同时,发展教育,大力笼络文人,弘扬文化,广收图籍和书籍。

  在军事上,由于宋武帝刘裕在晋末南征北讨,平定孙恩、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军阀势力,又灭桓楚,西蜀、南燕、后秦等国,使刘宋疆域的北部防线到达潼关、黄河一带,为江淮流域的百姓休养生息提供了北方大片缓冲的屏障地带。

  公元422年,在位仅三年的宋武帝刘裕死后,长子刘义符即位,两年后,被辅政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因“嬉戏失德”而遭到杀害,立刘裕三子宜都王刘义隆,史称宋文帝。

  宋文帝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宋书·良吏传序》),在位三十年间,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开创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继续阅读:第236章 :元嘉之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纵饮狂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